“餃子結” 孝順解
■孔昭鳳
姜 晨繪
我和愛人大樹剛認識的時候,他就聲明自己從來不吃餃子。剛結婚那幾年的年夜飯,我也曾幾次嘗試讓他與我一起包餃子,都被他斷然拒絕。好在后來兒子很喜歡吃餃子,我便以此為由,在除夕到來時,理直氣壯地包起了餃子。
2007年的暑假,遠在大樹山東老家的婆婆臥病在床。大樹有任務在身,兒子即將升高三,我只能獨自一人回去看望老人。送別的站臺上,大樹囑托我:“回家記得給娘包頓餃子吃。”從不吃餃子的大樹嘴里說出這句話,讓我既驚訝又疑惑。
到家后,我便張羅起此事。沒想到,餃子端上餐桌后,竟然惹出了婆婆的眼淚。緊接著,婆婆講了一段關乎餃子的往事。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正在讀高中的大樹每天廢寢忘食地讀書。婆婆看著心愛的小兒子很心疼,便時不時地包頓餃子,給他補充營養。
包餃子是個復雜活兒,婆婆獨自一人完成所有工序,常常不小心過了正點吃飯時間,導致大樹好幾次因為等餃子出鍋而耽誤了下午的課。他強烈要求娘不要在正課時間包餃子。娘卻堅持:“上學時間才要吃扛餓的飯,禮拜天休息還不舍得給你吃硬菜呢。”
那年冬至,婆婆再次為了包餃子忙到中午。待大樹放學回家,看到娘還沒做好飯,就沒好氣地埋怨起了娘。辛苦一上午的婆婆,聽了兒子的埋怨,心里自是不悅,便數落了大樹幾句。
正在青春期有些叛逆的大樹,順著娘的氣話,把娘辛苦包好的半蓋簾兒餃子端起來倒進了豬槽里,氣沖沖地返回了學校。婆婆氣得直跺腳,拍著大腿長嘆:“糟蹋糧食是要遭天譴的,我咋就養了這么個倔驢……”那個冬至,婆婆既心疼兒子沒吃飯,又氣自己管教無方,最后一口飯也沒吃。
餃子,從此成了母子倆心中的一團“疙瘩”。婆婆不再在正課時間包餃子,大樹則是在除夕的飯桌上,倔強地以拒吃餃子的方式來懲戒自己。
1978年9月,大樹被本縣一所師專學校錄取了,爹娘很高興小兒子將來可以捧上“鐵飯碗”。大樹卻另有“詩和遠方”。他瞞著父母報名參軍。
后來,當婆婆得知大樹南下當兵的消息時,淚水撲簌簌地流個不停:“別人家的娃兒當兵走前都能連著吃幾頓親戚家的大席面,可憐俺家孩兒,連頓親娘的送行餃子都沒吃上就走了,這一去,還不知等到哪年哪月才能再回家……”
婆婆講的這件往事,令我終于明白大樹為何會那么排斥餃子了。原來這是一個心結。
當大樹得知我知曉了他年少時犯下的“餃子之過”后,便主動向我敞開了心扉:其實,倒掉餃子的那一瞬間,他就后悔了,且不說,當時的行為多傷娘的心,單說浪費糧食也是一種罪過。他當天以不吃飯來懲罰自己。到了晚上,他饑餓難耐地回到家時,原以為等待他的是娘的一頓嘮叨、爹的一頓棍棒,誰知,爹絲毫不知情,娘不僅沒嘮叨,還默默端出一碗熱騰騰的胡辣湯,讓他快點喝下暖暖胃。娘的隱忍與寬容讓大樹更加慚愧了。
新兵連集訓一個月后,迎來了1979年的春節。除夕下午,班長要求大家都到廚房包餃子。大樹像觸電般報告道:“班長,我不會包餃子,請班長分配我其他任務?!蹦莻€除夕夜,大樹站的是飯點的那班崗。下崗后,他看到班長給他留的餃子,便想起了當年自己倒掉的那一蓋簾兒餃子,深深的愧疚之情竟然牽扯著腸胃產生了一陣痙攣疼痛。他趕緊拿了幾個饅頭吃下,才逐漸緩解了胃痛。從此,大樹的胃就真的不再接納餃子了。
在軍營里日漸成熟的大樹,從“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信條中,漸漸透悟了“孝順”的含義:孝順其中一半為順,對父母的孝順里,也應該如在部隊服從命令一般,順應父母的傳統觀念與生活習慣。
1980年的春節,大樹將省吃儉用攢下來的津貼寄回家,并在匯款單附言:給娘買肉包餃子。他通過這樣的方式,向娘承認當年的錯。婆婆拿到匯款單的那一刻,含著淚說:“還是部隊領導會管教,我兒剛當兵一年就長大懂事了?!?/p>
從倒餃子事件之后,大樹再沒有頂撞過父母。每年春節,他都會給娘寄買肉包餃子的錢。在爹娘晚年時,他還為爹娘蓋了新房……這些年,他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自省自悟自勵,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的大樹,在我的耐心疏導撫慰下,又重新愛上了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