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爱-第1页,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精品欧美一区免费观看α√,孩交精品乱子片免费

搜索 解放軍報

一次為中央紅軍戰略轉移起到探路先遣隊作用的突圍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作者:褚 銀 責任編輯:杜汶紋
2024-08-05 09:58:22

為中央紅軍戰略轉移起到探路先遣隊作用的突圍——

紅6軍團的西征

■褚 銀

1934年8月7日—10月24日,紅6軍團西征與紅3軍會師要圖。資料圖片

1934年7月初,湘贛蘇區的中心區域被敵人占領,進攻中央蘇區的國民黨軍已經向蘇區腹地全面推進,中央紅軍在蘇區內戰勝國民黨軍已不可能。當時,只有一條出路——實行戰略轉移。為中央紅軍主力轉移探路的重任落到了紅6軍團身上。

紅6軍團是1933年6月中旬,根據中革軍委的指示在湘贛、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紅軍主力的基礎上組建的,下轄第16、第17、第18師(第18師南渡袁水進入湘贛革命根據地與第17師會合后,部隊保留師的番號,縮編為第52團)。軍團當時未成立領導機關,由第17師首長統一指揮,全軍團共7500余人。

7月23日,中共中央書記處、中革軍委向紅6軍團及湘贛軍區發出訓令,決定:“六軍團離開現在的湘贛蘇區,轉移到湖南中部去發展廣大游擊戰爭,及創立新的蘇區。”訓令指出:“破壞湘敵逐漸緊縮湘贛蘇區的計劃及輔助中央蘇區之作戰”“最大限度的保存六軍團的有生力量”“確立與紅二軍團(1931年3月改稱為紅三軍)的可靠的聯系,以造成江西、四川兩蘇區聯結的前提”。訓令還就這次行動的組織領導作了規定:任弼時為中共中央代表,隨軍行動,“并與蕭克、王震三人組織六軍團的軍政委員會,弼時為主席”。訓令對預定轉移方向和計劃作了具體指示:第一步到桂東地域,發展游擊戰爭;第二步到新田、祁陽、零陵地域發展游擊戰爭和創立新的蘇區;第三步渡過湘江,向新化、溆浦兩縣間的山地發展,并由該地域向北與紅3軍取得聯絡。

任弼時和軍團領導人接到訓令后,立即進行了緊張的西征前的準備工作。根據中央指示,成立以任弼時為主席,蕭克、王震為委員的軍政委員會,領導紅6軍團轉移。任弼時主持召開軍團政治工作會議,并作《爭取新的決戰勝利,消滅湖南敵人,創造新的蘇區與新的根據地》的報告。報告指出:在敵人大舉進攻到來之際,目前政治工作應是為著爭取新的決戰勝利,消滅敵人,創造新的根據地。會后,軍政委員會對部隊進行政治動員,調整后方機關,分散安置傷病員和不便隨軍行動的人員,從地方武裝中挑選2000多名青壯年和500余支槍補充軍團,健全第18師黨的機關,增編第54團,配齊部隊各級領導成員,積極打草鞋、做干糧,并進行行軍、偵察、警戒等方面的軍事訓練;還抽調250名地方干部隨軍行動,作為創建新革命根據地的骨干,對留下的地方武裝做了堅持根據地的妥善安排。為了迷惑和牽制敵軍,8月初以獨立第5團一部偽裝成軍團主力,在牛田、津洞、萬安一帶佯動。

8月7日下午3時,紅6軍團(連同隨營學校學員)共9700余人從遂川的橫石、新江口地區出發,踏上西進的征途。為不過早地暴露紅軍的行動企圖,突圍點選在敵人兵力薄弱、易于攻破的粵軍和湘軍的結合部五斗江到白牛嶺地段。軍團偵察連和先頭部隊偽裝成國民黨軍,為先頭部隊開道,晚上10點順利地收繳了駐守上水藻林保安團哨兵的槍支,一舉消滅了保安團。接著,部隊又日夜兼程,連續突破敵人在衙前和五斗江之間、遂川與黃坳之間、遂川至七嶺之間、寒口到廣東橋的封鎖線,勝利突破湘、贛、粵三省國民黨軍設置的封鎖線,于11日抵達湖南省桂東縣以南的寨前圩,并以一部兵力攻占了寨前圩以南的沙田,將寨前圩至沙田之間的20余座國民黨軍碉堡占領并大部摧毀。至此,紅6軍團成功突出重圍,并將國民黨軍的戰略西線撕開了一個口子。

12日,紅6軍團在寨前圩村邊的一個河灘上舉行全軍團干部大會,慶祝突圍勝利,誓師西征。會上,任弼時正式宣布軍政委員會為紅6軍團最高領導機關,蕭克為軍團長兼第17師師長、王震為軍團政治委員兼第17師政治委員、李達為軍團參謀長、張子意為軍團政治部主任。

當晚,第17師第49團作為西征部隊先遣團率先從桂東縣寨前圩出發,直奔郴縣。主力部隊隨后跟進。經連續幾個夜晚行軍,15日進抵泉水、東江一帶。16日, 進入郴縣縣境。部隊一部由郴縣進入宜章平和,經賣牛嶺、溫家,再輾轉進入郴縣鐵山里,向桂陽方向前進。當日晚,先遣團避開敵人嚴密封鎖的通道,走小道,攀懸崖,擺脫敵人,于17日越過粵漢大道,經走馬嶺,迅速通過耒陽、郴縣公路,進入桂陽縣境后,經金義,繞過桂陽縣城再經仁義圩、梓木圩,19日抵達七里坪。當晚,第49團第3營向新田縣城發動攻擊,殲滅國民黨保安團守城之敵。但是,城北外二羊嶺上炮樓異常堅固,在20日上午團主力進城后,才將碉堡內的敵人全部殲滅。當日晚,軍團軍政委員會在新田小源公祠召開團以上干部會議。會議決定,部隊進入新田縣城作短暫休整,及時補充給養,開展擴紅工作,重傷病員留下就地養病治傷。23日,主力部隊西進,急行軍140里。當晚24時,抵達湘江東岸、零陵以北的蔡家埠。此時,湘桂國民黨軍共9個團已先期到達湘江西岸嚴密布陣,企圖截堵紅軍西進。

鑒于敵情變化,軍團主力向東折回進入海拔1500多米的陽明山,發現此間地瘠人稀,地區狹窄,不利于發展。加上國民黨軍以4個師的兵力從南北西三面向陽明山地區包圍過來,形勢十分危急。任弼時等遂決定放棄在此建立革命根據地的計劃,改取“兜圈子”的方法甩開敵人,尋找有利時機搶渡湘江。25日,軍團立即離開陽明山,直取祁陽縣的白果鎮。國民黨軍誤以為紅6軍團要返回湘贛蘇區,急忙調兵阻擊,沒想到紅6軍團已經南下嘉禾,待國民黨軍趕至,紅6軍團已進入廣西。9月4日,紅6軍團乘虛西進,未發一槍一彈,由興安縣界首以北鳳凰嘴地區安全渡過湘江,進占西延城(今資源縣)。

8日,任弼時、蕭克、王震在大埠頭以西的車田接到軍委《關于紅6軍團以后行動的補充訓令》,要求他們放慢行軍速度,暫時在城步、綏寧、武岡等地積極行動,牽制更多敵人,與即將突圍轉移的中央紅軍配合行動,并規定了具體行軍路線。補充訓令還對今后的方向作了明示:第三步的任務是轉移到湘西北,在川黔湘邊境與紅3軍取得聯系,協同紅3軍在湘西及湘西北的鳳凰、松桃、乾城(今吉首市)、永綏地域,背靠貴州建立鞏固的根據地,以吸引更多湘敵向湘西北方向移動。

接到補充訓令后,軍團領導認真進行分析研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當日,部隊由車田出發西進,準備取城步、綏寧、武岡地區,但未成功。后來準備在綏寧以西打擊西進的湘敵,不料在小水地區,遭到窮追不舍的湘軍第19師第55旅的突然襲擊,第52團與大部隊失去聯系,陷敵包圍,遭敵居高臨下猛烈火力射擊,傷亡140多人,團長田海青壯烈犧牲。

鑒于遭敵襲擊,再加上靖綏以北地區有敵重兵圍堵,軍團領導當機立斷,改變原來計劃,奪路南下,襲取通道縣城,過渠水向西,20日進入貴州省清水江流域的黎平地區。13時,朱德電示紅6軍團行軍路線:“由現地域經清江、青溪、思縣到達省溪、鉛仁、江口地域,然后設法與二軍團首長取得聯絡。”23日,軍團主力從清水江的南嘉堡出發,分由錦屏縣的瑤光及清江縣的南孟兩地渡清水江,進入苗族、侗族人民的聚居地黎平地區。

10月3日14時,中革軍委致電紅6軍團從黃平撤離。擬經甕安縣猴場搶渡烏江的紅6軍團,速向江口前進。遵照中革軍委命令,4日,紅6軍團主力由松洞北進至甕安縣的猴場。先頭部隊進抵烏江南岸,設法與紅3軍聯系。因中革軍委嚴令“絕未令你們渡烏江向西行動”,遂放棄渡烏江計劃。5日,從猴場調頭向東北面的江口地區前進,第二天進至石阡縣甘溪附近的走馬坪。

7日拂曉,紅6軍團按第17師、軍團部、第18師的序列向甘溪東進。上午到達甘溪鎮后,部隊休息時,與桂軍第19師遭遇,并陷入湘、桂、黔三省國民黨軍24個團的包圍。由于這一地區山高溝深,不利于大部隊行動,一部被敵截斷(后與紅3軍會合),主力轉入石阡、余慶、施秉之間的高山密林,同國民黨軍周旋。與此同時,紅3軍主力由黔東蘇區邊沿梵凈山西麓南下接應。

23日凌晨,紅17師第50團在梵凈山麓江口縣堰邊溪的木根坡與紅3軍會合。24日,軍團主力進至黔東印江縣木黃,與率部前來接應的賀龍、關向應等會合。26日,兩軍進至四川酉陽縣的南腰界,召開了慶祝兩軍會師大會。兩支部隊會師后即進行整編,統一調配干部。根據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指示,紅3軍恢復紅2軍團番號。賀龍任軍團長,任弼時任政治委員,關向應任副政治委員。紅6軍團由蕭克任軍團長、王震任政治委員。兩軍團共同行動時,由紅2軍團指揮部統一指揮。至此,紅6軍團順利結束了從湘贛蘇區突圍單獨轉戰至湘鄂川黔的西征。

歷時兩個多月的突圍西征,紅6軍團跨越湘贛桂黔省境,行程5000余里,沖出數倍于己的國民黨軍追截堵圍,歷盡千辛萬苦到達黔東地區,保存了紅軍力量,策應了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并為此后形成紅軍新的戰略力量創造了條件。對于紅6軍團西征,蕭克后來回憶說:六軍團突圍西征,比中央紅軍早兩個月,實際上起到了為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進行偵察、探路的先遣隊作用。

圖片制作:賈國梁

責任編輯/邵景院 實習編輯/李汝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