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徐占虎 發布:2024-03-02 07:01:26
無錫聯勤保障中心某部官兵27年書寫助學故事——
“少年軍校”的第10塊牌匾
■徐國建 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 特約記者 尤昕南
該部官兵與中坊小學學生在一起。 殷 德攝
2月26日,是新學期開學的日子。在福建省上杭縣廬豐畬族鄉中坊小學,全體師生舉行儀式,迎接“八一愛民學校”牌匾落戶學校榮譽墻。
“這是第10塊牌匾了。”中坊小學教師黃麗珠看著一塊塊金色的牌匾,向記者如數家珍地介紹,“這是上杭縣頒發的‘素質教育合格學校’、這是龍巖市頒發的‘農村示范小學’、這是福建省頒發的‘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我們還是福建省首家少數民族‘少年軍校’。這么多年,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學校發展越來越好,這與子弟兵的關心幫助分不開。”
10塊牌匾的背后,傾注著無錫聯勤保障中心某部官兵27年“學雷鋒、獻愛心”的真情關愛。
閩西革命老區是“紅軍之鄉”,但在20世紀90年代,中坊村是有名的山區貧困村,村小學辦學條件十分簡陋。1997年,該部官兵到中坊村駐訓,村民們雖然生活拮據,卻拿出存糧補貼官兵、主動擔任向導,積極支持部隊開展訓練。在與村民們的交流中,老區教育事業的落后觸動了官兵的心。
“要想紅旗飄萬代、重在教育下一代。”在上級和友鄰單位的支持下,該部官兵發起“回饋老區百姓、反哺紅土新苗”活動,為中坊小學捐資建設“勁旅教學樓”。聽說部隊要給孩子們新建教學樓,當地村民自發前往工地,清理場地、挖土鋪路。沒過多久,中坊小學的學生就搬進了明亮、寬敞、安全的新教學樓。
“我們都叫這棟樓‘同心樓’,在它建成前這里只有3間土房。”學校的老教師賴貞紅向記者介紹校園這些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軍民同心,帶來的變化令人驚喜。”
27年來,部隊官兵捐款捐物,致力于改善學校教學條件。在官兵支持下,中坊小學成為全縣首個實現互聯網多媒體教學、擁有標準化塑膠運動場的村級小學;被省、市表彰為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農村示范小學。這些年來,共有200多名受到該部官兵資助的中坊村學生考入大學。2020年,部隊被表彰為全國擁政愛民模范單位。
“2021年9月我從賴旭文老校長手里接過‘沉甸甸’的接力棒,加強和部隊共建交流,爭取辦學更優質、更有特色。”該校校長李智勇說,“近幾年,部隊不僅幫我們改善學校教學設施等硬件條件,更從精神上關懷畬鄉孩子,幫助學生們鑄魂勵志。”
官兵發現,學校里少數家庭困難學生和留守兒童易出現自卑、敏感等心理。因此,在做好援建工作的基礎上,他們著眼學生健康成長,和當地教育部門一起,組織學生到古田、才溪等地開展紅色教育行活動,在學校成立福建省首家少數民族“少年軍校”,選派素質全面的官兵擔任“軍訓輔導員”,定期到學校普及國防知識,開展軍訓、組織軍體運動等特色活動,著力培養山區孩子自信自強自立的品質。
操場上,整齊走隊列的“少年軍校”學生口號響亮;教室里,《少年軍校校歌》歌聲飄揚。榮譽墻上的10塊牌匾,映照著山區學生求知奮進的道路。
看軍事 上軍號
軍事資訊 早知道
掃描下方二維碼
下載中國軍號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