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爱-第1页,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精品欧美一区免费观看α√,孩交精品乱子片免费

融媒矩陣 軍事記者

本刊編委會

主 任 李? 軍? 孫繼煉

副主任 雷 雨

編 委

陳廣照??夏洪青 林乘東 

徐雙喜? 張曉祺 趙風云?

張 鋒 姜興華

總 編 輯 徐雙喜???????

副總編輯 張曉祺? 趙風云

執行總監? 張 鋒

主  編 姜興華

副 主 編 呂俊平

美術編輯 李? 玥

發行編輯? 倪曉麗

責任校對?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興華

本刊顧問

胡懷福 冷? 梅 陳國權

陸紹陽 趙云澤? 隋? 巖

王? 楊? 丁玉寶? 楊慶春 

聶建忠 劉鳳橋? 劉紹勇

編輯 《軍事記者》編輯部

出版 解放軍報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總發行處 北京報刊發行局

國內統一刊號 CN11-4467/G2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 ISSN1002-4468

國外發行代號 M6261

本刊代號 82-204

訂購處 全國各郵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價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號

郵政編碼 100832

發行電話 010-66720796

電子郵箱 jfjbjsjz@163.com

怎樣做個好記者

作者:■ 冀惠彥

有一年,安徽電視臺邀請我去做“安徽省十佳人物”頒獎晚會的嘉賓,主持人問我,你心目中的好記者是什么標準?我說了16個字:“不畏困苦、不懼生死、不圖名利、不辱使命。”這也是我干了半輩子軍事記者的切身體會。

當個好記者,首先要有敬畏之心

南宋大學者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所謂敬畏之心,就是指人類在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面前所懷有的一種敬重與畏懼心理,它能讓人懂得自警與自省,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作為新聞工作者,應心存敬畏。

在我33年的電視軍事新聞工作生涯中,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1998年,我到伊拉克采訪,美英對伊拉克發起“沙漠之狐”行動的第二天,我們拍攝了美英聯軍狂轟爛炸的場景,我在爆炸聲中編輯出了自己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條戰地新聞,題目叫《美英轟炸巴格達紀實》。片子傳回中心,值班領導在審片時,把題目更改為《巴格達遭美英轟炸紀實》,播出后引起了強烈反響,還獲得了當年的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這個獎我慢慢淡忘了,但值班領導對新聞標題的改動,卻讓我銘記于心,雖然只是增加了一個字,把“美英”兩字在標題中的位置做了調整,但報道的立場卻大為不同。

2010年1月13日,在地球另一端的海地發生大地震,近20萬人遇難,其中還有在海地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中國警察。震后14小時,我們報道組成員就隨運送中國國際救援隊的專機出發。從抵達海地到發現8位中國維和警察的遺體,我們和救援隊一起連續工作了80多個小時,采制的大量報道,被一百多家國際媒體采用。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大,就越有人感到不舒服,當時,美國有一家媒體刊發出中國國際救援隊“只救中國人”的報道,一時間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我們及時在救援現場報道了中國救援隊搜救聯合國派駐海地多位高官的新聞,并獨家采訪了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他高度評價中國政府和中國國際救援隊的消息,同樣被100多家國際媒體采用,在爭奪國際話語權中搶占了先機,向世界發出了強有力的中國聲音。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既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只有心懷敬畏才能知方圓、守規矩,忠于職守、鞠躬盡瘁。2001年初,原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組織《世紀初年走邊關》大型采訪報道活動,采訪組從浙江溫嶺兵分南北兩路出發。幾個月后,南路報道組出現因病減員情況急需補充兵力,我們想到了原廣州軍區電視報道骨干毛劍鋒。我專程趕到廣西南寧,與毛劍鋒談話并布置任務,由于這個任務來得很突然,而且一去就是大半年,我擔心他會提出什么困難,但毛劍鋒二話沒說,第二天就坐長途車去追趕報道組,幾天后我就看到了他發回的新聞。南路報道組進入西藏后,日夜兼程,發回了很多質量較高的報道。可是,讓人痛心的事情發生了,他們乘坐的采訪車在行駛途中因為爆胎造成翻車,毛劍鋒被甩出車外撞在石頭上壯烈犧牲。當時,他的手中還有一條采編完畢尚未發出的新聞,我含著眼淚對這條新聞進行了精心的編輯制作,并找到美工,將他的名字加上了個黑框。這條新聞在《新聞聯播》播出時,看著毛劍鋒帶黑框的名字出現在屏幕上,我的眼淚再次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記者這個行當在最具危險性的職業中排名前十,但有理想的新聞工作者不會因此止步。我曾6進伊拉克進行戰地采訪,戰斗激烈時,炸彈爆炸的氣浪險些掀翻我手里的攝像機,還被關進過當地監獄,備受生死未卜的折磨;曾在剛果(金)的熱帶雨林中采訪維和官兵感染瘧疾,兩次病危,九死一生;還曾在蘇丹遭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追擊,駕車狂奔數公里逃命。到國外動亂地區采訪要冒一定風險,在國內應對突發事件同樣需要膽量。重慶開縣發生井噴事故時,我在彌漫著有毒氣體的環境中堅持工作一晝夜;淮河抗洪,我和官兵們堅守險堤20多小時,如果決口,一夜之間,我們就可能被洪水從安徽沖到江蘇;汶川抗震,我乘坐的沖鋒舟翻進紫坪鋪水庫,在水中掙扎時,腦子里突然冒出個奇怪的想法,晚上央視的新聞節目里,我的名字會不會也打上黑框;2003年爆發“非典”,北京是重災區,第一個病例發生在原解放軍302醫院,院里有位叫姜素椿的老專家,年過七旬仍到一線搶救危重病人,不幸被感染。病中他研究出血清治療“非典”的療法。記者得知后紛紛前往采訪,但考慮到“非典”傳染性強,院方并不配合。中午,醫院的政委出來說:“不怕死的跟我去吃飯、不許分餐。”我知道,這是政委想借此勸記者回去,那時候,誰還敢在外邊吃飯?更別說在與“非典”患者一墻之隔的醫院了。大多數記者悄悄散了,去吃飯的只有我們3個人。政委被感動了,破例讓我們采訪了剛剛出院的姜素椿。有人勸我,“非典”病愈患者有無傳染性目前還沒有定論,遠遠拍個鏡頭算了。但我想,人家面對面搶救病人都不怕,我有什么理由害怕一個已經痊愈了的“‘非典’克星”呢?

心存敬畏,是一種境界。敬畏之心,是取得更高成就的基石,敬畏萬物,才能擁有萬物。

當個好記者,應當具有進取之心

進取心是成功的起點,有了成功的起點,才有成功的人生。具有強烈的進取心,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

我多次參加大閱兵直播的組織、協調、拍攝工作,在職時,參加了1999年國慶閱兵、2009年國慶閱兵、海軍成立60周年海上閱兵、澳門閱兵。退休之后,還相繼參加了93大閱兵、香港閱兵、沙場閱兵、南海閱兵等。20年間,我始終站在那個最擔責任的位置上。有人問我,你是學攝像專業的嗎?我說不是,是偷偷摸摸學的。我33歲入行,那時對電視新聞還一無所知,工作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不懂攝像,片子很難編好,我就利用外出采訪的機會,看別人如何操作,有意無意地問一些拍攝方面的問題,然后趁辦公室沒人的時候扛起攝像機琢磨。終于有一天,有個緊急任務人手不夠,我鼓起勇氣說讓我試試,大家驚訝地問,你會扛機器?后來,我拍出的第一條新聞節目順利通過審查并播出。搞電視的同志都知道,編輯不懂攝像,就無法指導拍攝,滿足不了編輯需求;同樣,攝像也要懂得編輯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只有這樣,拍攝的畫面才能剪接點清楚、節奏統一、景別規范,起幅落幅充分,故事性完整。所以說,記者和編輯這兩個崗位是不能截然分開的,電視新聞工作的特性要求記者、編輯,要做文武雙全的全能戰士。

進取之心與職業精神是相輔相成的。職業精神,表現在對電視軍事新聞事業的忠誠度和對本職工作的一種執著,不達目的不罷休,才能做到不辱使命。1998年到2013年,15年間我去了6次伊拉克,每一次戰地采訪,若按專業分工得去不少人,但人多花錢就多,本著節約的原則,就得一專多能,我既是攝像、編輯,也是出鏡記者,還客串軍事顧問,時不時還要拎上酒瓶子,找當地官員和其他媒體去公關。伊拉克戰爭期間我去了5次,2013年是伊拉克戰爭十周年,我和水均益又去了一次,那一年我60歲,與大家一起拍了五集紀錄片《伊戰十年》。一專多能的要求并不苛刻,不斷學習是我們立足的法寶,進取之心是前進的動力,一旦有重大新聞事件我們才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在許多同事的眼里,我是個比較較真的人。按理說,一條新聞,一件作品,如果主題把握得好,結構搭建合理,故事講得生動自然,就很不錯了。一兩個細節、鏡頭的差異,無礙大局。而我卻不這么看,細節雖不是主體,但它能調動觀眾的認知,贏得大家的信任,提升作品品質,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記者分析判斷的能力,從而促進綜合素質提高。從小處著手,責任心就強了,從細處著想,工作態度就變了。2019年春節前,央視軍事部的7位年輕記者受領了中宣部組織的“新春走基層”報道任務,從策劃、采訪、撰稿、編輯到播出,我都全程參與、監控,盡管我的體力大不如前,但把經驗傳授給年輕人,讓他們多走捷徑,少走彎路,自己也能從中享受到收獲的快樂。他們拍攝的7個走基層節目播出后受到廣泛好評。中宣部2019年首次在全國媒體評選新春走基層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央視軍事部光榮入選先進集體,還上了新聞聯播。

進取之心還表現在高度的專業化上,專業化程度越高,職業化程度也就越高。很多學新聞專業的同志,踏上新聞采編之路會發現,接觸的領域多,需要掌握的知識面兒太廣,僅靠新聞專業知識很難滿足電視軍事新聞采編工作需求,不斷學習是征服一切困難的鑰匙。在各大媒體,經濟學博士、文學博士、法學博士大有人在,我們軍事報道領域,也有了軍事學博士,這些既從事某項專業研究、又懂得新聞采訪的新聞人,從事專業采訪就會如魚得水。

專業化決定了新聞工作者在面對突發事件、重大新聞事件采訪時,可以憑借自身掌握的豐富的專業知識,掌控局面、得到更多更加專業化的信息。我的同事張泉靈雖然從央視離職,但她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專業化記者的不懈努力,令我十分敬佩。當年她在央視時,就已經是半個航天專家了。神舟飛船直播報道中,張泉靈能以自己的方式得到很多第一手材料,從她嘴里說出來的東西,大家都覺得很新鮮。如果沒有專業化的知識,在處理比較專業的新聞事件時,就會覺得有勁兒使不上,抓不住重點。

進取之心,離不開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新聞敏感的近鄰。同事們坐在一起聊天,有的人海闊天空,有的人一言不發。比如跟白巖松一起聊天,你永遠插不上嘴,都是他在說,他為什么善談?因為他善于捕捉細節、善于發現新鮮事。善談是對新聞敏感性的錘煉,而有的人總是三緘其口,把自己的思想封閉起來,不愿思考、不會發現,久而久之,創作新聞作品的靈感就會退化。

當大家都在關注同樣一件事,都在用同一種形式去表達,都在用同一種語態說話的時候,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審美疲勞。努力去尋找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用差異化的方式表達,作品就會引起別人的關注,取得良好的報道效果。好奇心與年齡無關,我在電視新聞這個行當干了33年,還保持著很旺盛的好奇心,什么都想學,喜歡刨根問底。平時參加什么活動,我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思考,都可以找到一些不同尋常之處。每每這個時候,我總是把我的發現與大家分享,目的是培養年輕記者的觀察能力,幫助他們通過區別于常態的思維方式和眼光,發現新聞現場的新奇之處,挖掘新聞事件的報道價值。

進取心包含事業心,進取心決定一個人的工作態度。要想在一個單位站住腳、待得住、有發展,就一定要有事業心。這個事業心表現在對工作的態度,表現在受領領導分配任務的一瞬間心理活動,表現在公事與私事發生矛盾時的第一選擇。一個人能力有大小,能夠彌補這一缺憾的是敬業精神。

當個好記者,還要常懷感恩之心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會遇到許許多多關注并幫助過我們的人,比如一位好老師、一位好同學、一位好鄰居、一位好戰友、一位好領導、一位好同事。在我們有了困難時、遇到危險時、需要幫助時,他們會伸出有力的臂膀,推我們一把、拉我們一下,他們是我們的貴人,永遠不能忘記。感恩是一種人生態度,感恩是一種高尚情懷,在記錄歷史、見證新聞事件的過程中,我們受到震撼、得到關愛、傳遞感動,也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精神得以升華、素質得到提高。

2006年,我帶報道組奔赴非洲,采訪第一批到南蘇丹執行任務的中國維和部隊。當時,官兵們剛抵達任務區,顧不上休息就在攝氏55度的高溫下搭帳篷、建營地。當地的水源,因為靠近疾病傳染源不能使用,而從國內帶去的凈水設備也在運輸途中為了躲避地雷而顛壞。聯合國相關機構只能保障我們每人每天一瓶礦泉水,連喝帶洗都是它。一天早晨,一位小戰士端著一茶缸水對我說:“首長,我給你沖沖頭吧。”我很驚訝,在這滴水貴如油的地方他居然能搞到水 !原來,這杯水是他從上百個用過的礦泉水瓶子里倒出的剩根兒積攢的。水一點一點地淋在頭上,我的眼淚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在新聞最前沿采集到的這些感人故事,我們都編成新聞發回了國內。

我的感動還包括許多與我們只有一面之緣的人們,對我們工作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支持,那是伊拉克戰爭爆發后,我和水均益等4人組成報道組,接到通知僅2小時就趕到首都機場,然后轉道莫斯科、約旦去伊拉克采訪,因時間太緊,個人的生活用品根本沒時間準備。當我們帶著大大小小17件行李下飛機后,突然發現,國航飛機上的乘務員在我們行李的縫隙里塞滿了礦泉水、三明治、干果、咸菜等食品。到巴格達忙于采訪拍攝,頭3天,我們就是靠這些東西解渴果腹,完成了新聞報道任務。

我們的同事中,有很多是入行不久的年輕人。我覺得,一個成熟的新聞人,干事業的黃金年齡段是35歲到45歲之間,但這又是一個特別尷尬的階段,上有老、下有小,怎么處理好家庭和工作的關系,每個人都面臨考驗。說到這兒,我挺愧疚的,母親在世的時候,從來不愿意給我添一丁點兒的麻煩。那年,父親突發心梗病危,她樓上樓下找鄰居幫著把父親抬到醫院,病情穩定了才給我打電話。9年前,我去印度采訪中印聯合軍演,快結束的時候母親打電話說,你出差回來后回家一趟。我從印度回來,下了飛機趕到家,母親說送我去醫院吧。這是老人家這一輩子對我提的唯一要求,這時她患淋巴癌已到晚期。住院后不到一個月就去世了。母親去世的前一天,我參加一項重要的時政活動報道,忙到第二天上午,家人把電話打到辦公室,說母親走了。

在這個年齡段怎樣處理好家庭和事業的關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很大的難題,像病態樣的工作狂,我們未必推崇,但是在特殊時期或非常態情況下,面臨重要的新聞事件采訪任務時,為了理想、為了初心、為了我們的事業多付出一些,雖然也糾結痛苦,但用感恩之心對待,就會覺得這些付出、這些犧牲,算不了什么。

如果要我說自己當記者這么多年的心得,就是“熱愛”兩字。當一個人把軍事新聞宣傳當作一項事業而不是謀生手段、從心底里熱愛它時,就會終生為之奮斗,愿意為它付出一切。

(作者系原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高級記者)

責任編輯:呂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