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策劃:彰顯專題新聞的思想價值
摘 要:《火箭兵報》策劃的深化“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四課”模式系列宣傳,將歷史與現實、觀點與實踐、點與面有機融合,讓讀者從觀察與思考中深刻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是一次報紙專題策劃的成功實踐。
關鍵詞:策劃;專題新聞;主題教育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源于軍事戰略的策劃,伴隨著媒體的問世而成為新聞宣傳的重要“戰法”。策劃質量往往直接關系紙媒宣傳的興衰成敗。尤其在融媒體蓬勃發展新時代,新興媒體因傳播的快捷時效而獨領風騷,傳統紙媒在非事件性新聞的專題宣傳中,必須靈活運用策劃,彰顯新聞的權威性、思想性,使媒體“四力”更加充盈。
策劃分宏觀、中觀和微觀多個層面,具有系統性、創新性、超前性、動態性特點,呈現從單一的宣傳計劃到宣傳體系的發展,從宏觀到微觀的延伸,從宣傳運作形式到競爭核心環節的嬗變。對于專題新聞宣傳而言,必須憑借策劃彰顯思想價值。2019年,《火箭兵報》策劃的深化“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四課”模式系列宣傳,將歷史與現實、觀點與實踐、點與面有機融合,先后刊發消息、言論、紀實通訊和10篇系列解讀,讓讀者不僅從探索與創新中全面品讀“四課”模式的成果與經驗,而且從觀察與思考中深刻感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受到火箭軍部隊首長與廣大官兵的廣泛關注與熱評,“中國火箭軍”微信公眾號同步轉發,閱讀點擊量達萬次。
一、在“史”與“時”的結合上,彰顯專題新聞的思想跨度
新聞策劃是媒體對已占有的新聞線索、新聞資源,按照新聞規律進行有創意的立體多元謀劃和設計,制訂出科學、周密的報道計劃,使宣傳主題思想達到一定規模、層次、深度,釋放最大思想價值。
政治工作是我軍政治建軍的最大優勢。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建軍的主陣地,承擔著塑造人的靈魂、改造人的思想、走進人的內心、改變人的觀念的重要使命。火箭軍部隊在深化“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中,探索總結出統籌大課、互動小課、媒體微課、官兵評課“四課”模式,以此建造主題教育一流主陣地、構造主題教育新型供給側、創造主題教育“網絡+”新途徑、打造主題教育新版“度量衡”,創新主題教育迸發新活力。編輯部在策劃這個主題新聞時,從歷史與現實兩個維度彰顯思想跨度。
以“史”為“經”,挖掘思想的傳承內涵。教育的目的是解決思想問題,這一特性與生俱來。90年前召開的古田會議,針對“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問題”,人民軍隊從此走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新路,開創了我軍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的先河。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便伴隨軍隊的發展而發展,而教育內容決定著教育解決的問題和教育的形式。“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其內容縱深決定了教育形式的傳承性,這也就成為專題新聞策劃的邏輯起點。
以“時”為“緯”,挖掘思想的創新元素。每個時代都具有帶著鮮明的這個時代印記的問題,每個時代都具有帶著這個時代顯著特征的教育方式。因此,教育因時而變、因人而變、因主題而變。進入新時代,面對信息、融合、體系政工新理念,大學生、打工仔、小老板、公務員等新的教育對象,網絡+、多媒體新介質,改變著教育的運行樣式和接收方式。在策劃中把握時代感這個維度,使“四課”模式宣傳充滿理念創新、手段創新的亮點,從而使主題教育的傳承性與時代性經緯交織,在相得益彰中放大思想價值。
二、在“虛”與“實”的結合上,展示專題新聞的思想深度
“新”是新聞的生命,是媒體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創新是新聞策劃的第一要素。但創新不是標新立異的隨心所欲,必須要有科學性。新聞策劃是一個理論課題,也是一個實踐課題。同樣,主題教育也既是一個理論課題,更是一個實踐課題。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編輯部在策劃“四課模式”這個專題新聞時,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配置和整合新聞資源,解讀教育的特點規律、實踐路徑,既有量的“重度”,又有質的“深度”。
以“研”析理,解讀教育專題新聞的科學規律。主題教育是一門專業,也是一門藝術,有其自身的邏輯機理。“四課”模式的內容看似簡單的16個字,卻涉及教育的全流程、全時空,覆蓋教育的全員額、全手段,相互之間既有各自獨立的特點,又有內在聯系的規律,涉及教育的思想性、時代性、情感性、科學性、藝術性、文化性。策劃宣傳時,從單一解析到體系解讀,由淺入深逐一剖析主題教育課堂的冷熱、資源的優劣、主體的多寡、方式的新舊等,以此揭示教育的特殊規律,使“教法”成為一種運行模式,形成一個閉環式教育鏈路,環環銜接、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有“的”放矢,探尋教育專題新聞的實踐路徑。道不遠人。面對教育對象在兵員成分、利益訴求、思想問題等方面呈現復雜性,教育理念、方式、手段體現的創新性,教育實踐中出現了上的課官兵“不點贊”,講的理官兵“老不信”,說的話官兵“說out了”。其實,教育不缺“主義”,不缺“核心價值”,不缺“崇高主題”,癥結在于缺少傳播主題思想的理念、手段和方法,教育實踐與官兵不在同一個頻道、合不上同一個節拍、踏不到同一個鼓點。“四課模式”正是瞄準這些問題靶標開出了“藥方”。策劃系列解讀文章時,牢牢盯住這些“靶標”,在解析矛盾中探尋規律,在實踐結合中尋找鑰匙,將主題教育的主體、資源、課堂、方式等要素與實踐一一觀照,曬問題、剖根源、擺對策,讓人照著就能學能做,為讀者提供了現實指導和實踐路徑。
三、在“點”與“面”的結合上,折射專題新聞的思想厚度
策劃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釋放新聞主題思想,吸引讀者產生興趣并使之以獲得效益。主題教育在人的頭腦里搞建設,沒有深邃的真理說服人,沒有豐富的真情感染人,沒有生動的故事打動人,真理就抵達不了官兵心靈。編輯部在策劃“四課”模式專題新聞時,在一個宏大體系中注重由面的設計向點的運作延伸,使每一篇稿件、每一個標題、每一個故事,都折射專題新聞的思想厚度。在點與面的結合上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因果、多變量地系統思考提煉,設計專題報道由一篇經驗消息配評論員文章、紀實長篇通訊和10篇系列解讀,為增強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提供了范本和啟迪。
以“點”深耕,多角度提煉思想價值。主題教育是每年政治工作的“重頭戲”,“四課”模式涉及教育內容、教育對象、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效果、教育考評方方面面,編輯部在策劃專題宣傳時,運用不同體裁形式,注重從“點”上深耕細作,將“四課模式”從思想性、時代性、主體性等10個方位進行解讀。如《思想站上高山之巔》《搭上時代發展的“高鐵”》《匯聚優質資源上講臺》《讓教育對象站上“C位”》《拇指撳動新質“供給側”》《微課讓教育更鮮活》《心靈土壤盛開真理之花》《找到“金鑰匙”打開心靈之門》《先進文化滋養思想之根》《打造新版“度量衡”》,每一篇對應解讀一個教育特性,而每一篇解讀又細分不同思想點。如《搭乘時代發展的“高鐵”》中,從“問題有多強,時代性就有多強”“創新是通往時代性的必由之路”等三個方面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闡述觀點。《微課讓教育更鮮活》中,以“‘四會’教員緣何變成‘陌生人’”問題作為思想火花引線,由表及里揭示“‘老傳統’蘊含新活力”“‘新優勢’握在受教育者手中”等道理。同時,解讀中廣泛運用撬動心靈的故事和豐富多彩的細節,引發讀者思想共鳴和教益啟示。
以“面”播種,多層次收獲思想成果。主題教育作為一項中心工作,像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讓人在一個整體中領略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樣式、教育的手段、教育的成效。“四課”模式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打開方式,系統把握主題教育的經驗啟示。編輯部在策劃宣傳時,更加注重從“面”上展示專題新聞的思想厚度。從戰略性上揭示主題教育的思想意義—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親自部署、火箭軍黨委首長和機關部隊逐級推動,從戰役上展示主題教育的思想創新—念好“統”字決、做精“互”字文、走活“微”字棋、把住“評”字關,從戰術上昭示主題教育的思想價值—廣泛運用官兵喜愛的微課、小課增強主題教育時代性感召力。同時,展示成果和解讀中又注重展示不同層面、側面的思想維度,比如“主戰場需要主保障”強調教育資源分配,“受教者期待的是精彩”突出教育對象需求,“教育猶如打仗,主動是制勝前提”強調遵循教育規律,“教育效果好不好,備戰打仗見分曉”探討教育考評科學性等,如庖丁解牛一般,讓讀者將主題教育大餐的“神”與“形”盡收眼底并了然于胸。
(作者單位:火箭軍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