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采寫新聞精品力作的八個維度
摘 要:雖然獲獎不是新聞人的初衷,但是,把每件作品都當做獲獎作品對待,應該成為新聞人的工作態度。本文從近年來獲獎作品中尋找采寫新聞精品力作的八個維度,希望對新聞追夢路上的同行者有一點啟發。
關鍵詞:獲獎作品;新聞采寫;八個維度
每個新聞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認可,或者說內心都有一個“獲獎夢”。但一篇新聞作品能否獲獎,受很多條件的制約,由多方面因素決定。本文從近年來獲獎作品中尋找采寫新聞精品力作的八個維度,希望對新聞追夢路上的同行者有一點啟發。
一、選擇重大題材
對于新聞人來說,題材的選擇就是要對社會生活中真實發生的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進行取舍。從歷屆獲獎作品來看,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基層關心矚目的焦點熱點,社會經濟領域的先進經驗、重大突破等,都是可以進入新聞作品的報道題材。以近幾年為例,重大的題材有:改革開放40周年、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工作、五四運動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都是全社會關注的,也應該是我們新聞作品著力關注和把握的重點。
有人說,這些重大題材,對大媒體、資深記者有優勢,而對于小媒體、年輕記者來說,有難度。這其實是個認識誤區。對一個媒體人來說,重大題材所蘊含的“大局觀”才是記者職業能力的核心要素。事實上,在很多獲獎作品中,“小切口反映大主題”“窄視角折射寬領域”現象,不僅是一種常態,更是一種趨勢。比如,江西日報的獲獎作品《一個小山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靖安縣高湖鎮古楠村探索鄉村振興之路的啟示》,通過一個小山村的昨天、今天、明天來反映和展現鄉村振興這樣一個大問題、大主題。
《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范敬宜有一個著名的觀點:“一個真正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文筆、外語、口才當然是重要的條件,但若要成為出類拔萃的新聞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大局。”《經濟日報》原總編輯艾豐也有一句名言:“記者要想總理的事”。說的都是一個道理:新聞人要有大局觀。寫作技巧只能決定“怎么寫”,而大局觀則決定你“寫什么”。作為新聞人,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站在鎮長、縣長、省長的角度,站在營長、旅長甚至軍長的位置,考慮問題、研究對策,想市長、旅長的“大事”,這樣你選取的題材、寫出來的稿子,才會被受眾認同,才有現實指導意義,也能更好地體現新聞傳播的輿論價值。
二、確立鮮明導向
新聞作品中蘊含的價值觀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聞作品的意義闡述是否“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澄清謬誤、明辨是非”?……新聞作品的導向,是對社會輿論的評價和引導,看似事小,卻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社會穩定大局。
宣傳工作提倡百家爭鳴,觀點可以多元,但導向必須鮮明。從歷年的獲獎作品中,我們都看到了這一原則的貫徹。堅持團結、穩定、鼓勁的主旋律,正面宣傳為主,廣泛傳播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宣傳先進典型、鮮活經驗,反映凡人善舉、暖心故事,有的作品還開展了建設性的輿論監督,起到了有效引導社會輿論的作用。比如,經濟參考報的獲獎作品《過度兜底,一些貧困地區醫保基金被花“禿嚕”》,對有些地方不顧現實,發揮所謂的“超能力”實施救助政策,進行了批評。這種現象如果繼續存在的話,可能對整個社會醫療保障制度產生不利影響。對這種不良現象進行輿論監督,反映了媒體人強烈的導向意識。
比如,我們采寫的稿件中常見一種表述:行前,領導交代某某工作組,“抓不出問題,你們就不要回來!”領導布置任務,到下面去查問題,從內部來說,可以這么交代,但是不宜在公開報道中這么表述。為什么?因為這句話隱含了一個不良導向:工作組下基層,不是為了促進工作的,而是為了確保抓出問題,這顯然不是我們采寫稿件的初衷,容易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三、抓住新鮮事件
事件的新鮮性、新聞性和時效性,是新聞作品特別是消息類作品的根本。
第一時間采寫、第一時間刊發,搶占傳播制高點,保證新聞作品都能夠做到高時效性、高新鮮度。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作品《23年圓夢,福建晉江水流進金門》,光看標題,就具有了獲中國新聞獎的實力。這個新聞是2018年8月5日發生的,8月6日見報,事件很新鮮。金門跟廈門一海之隔,但金門是一個島,沒有淡水,需要福建沿海地區供應。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特別提出了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因此,政治性更加凸顯,被評委一致推薦為當年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但是,鮮活的新聞事件有時很難碰上,因為很多事件并不是一下就結束的,它會持續一個時期或者時段;而恰恰是新聞背后,那些主題立意的高度、歷史縱深的厚度、真摯情感的溫度,最能打動人心,寫好這種新聞有兩點建議:
一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獲獎作品《浙江為“最多跑一次”改革立法》的采寫,記者前后跟了近一年。2018年初,《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規定》正式列入省人大常委會和省政府的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在之前的近一年時間里,記者采訪專家、旁聽立法聽證會,自己也成了立法的“半個專家”。
二是要有捕捉新聞由頭的耐心。一個好的新聞由頭,能增強消息的時效性、時代感。比如,消息《農民卞康全一家三代守護五條嶺烈士墓70余載》的背景是,當時社會上有人對英雄事跡提出質疑,對烈士英名進行詆毀貶損。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這個時候推出卞康全一家三代尊崇先烈守護先烈的新聞,更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和鮮明的價值取向。
四、找到新穎角度
人們看待世界和認識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樣的。新聞角度,是記者看待世界和認識事物的角度,也是記者挖掘和表現新聞事實的角度。新聞寫作之難在于,找到了好的題材,還要把握事件特點、焦點,選取最佳角度切入。
新聞角度的選取在于追求新聞價值,選好新聞角度,能夠最大程度地吸引受眾,發揮新聞事件對社會的輿論影響。一般來說,新聞價值在一個事實內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只有選擇好角度,才能夠迅速、順利切入,準確鮮明地表現事件的有效新聞價值成分。
最能拓展新聞人角度思維的,是對同題作品的把握能力。這幾年,新聞報道中的同題作品很多,比如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0周年等,大家也都會在這些選題上做文章。G20峰會在杭州召開,這是中國走進世界舞臺中央的一個大事件,是我們的主場外交,大家都很重視,都做了相關策劃。杭州的媒體是主場,近水樓臺先得月,那其他地方怎么辦?這就考驗新聞人的角度把握能力。東北的一家報紙,寫了個《冰城企業家提議引出特殊“國禮”—G20峰會普京送習近平冰激凌》,一個很小的角度,很有特色,贏得了一致的好評。
同樣的題材,材料選取、表達方式也會有巨大差別。反映陸軍考“軍長”的文字消息《13名軍長首次接受戰役指揮能力大考》和文字通訊《今天的考生是“軍長”》,用不同的表達方式,真實記錄了陸軍在錘煉提高指揮員精準籌劃與快速指揮處置能力上出實招、動真格、下狠勁、用真功的精彩瞬間,展示了陸軍機關以上率下、立起“練兵先練將”鮮明導向、大抓練兵備戰的信心決心,雙雙獲得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五、堅持深入采訪
腳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好新聞是跑出來的,新聞人常說的一句話是,腳板底下出新聞。
信息獲取時付出勞動的艱辛程度,往往也是評價一件作品優劣的重要體現,這一點被時間反復證明。穆青寫焦裕祿的時候,不包括前面的調研,六進蘭考,才有了不朽名作《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已故著名軍旅作家魏巍深入朝鮮戰場,在槍林彈雨中采訪了大量志愿軍戰士,用3個小故事,成就了一個當年最著名,時至今日仍然被反復吟誦的經典表達:《誰是最可愛的人》。
在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中,新華社重要時評《關鍵抉擇,必由之路—獻給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采寫,記者經歷了9個月的案頭調查、實地采訪,這篇文章涉及30多個人,60多處地點,都是記者深入采訪得來的。沒有這種扎實的行動,稿子就不可能有血有肉。
深入的采訪,不僅需要人到,更需要心到,即腳力要跟上,腦力也要跟上。《解放軍報》獲獎作品《“陸戰雄獅”:鋼多氣盈骨更硬》,是記者來到中部戰區某師,深入到大山里的多個野外駐訓場,登戰車、進陣地、睡帳篷,用親歷式手法完成的作品。但是,如果沒有深入的挖掘和思考,把“鋼少氣多,這一我軍贏得勝利的重要法寶”這一主題提煉出來,稿件就不會有這樣的思想厚度:現在,裝備變強了,我們的血性和作風有沒有變?是否仍然能夠做到“英勇、勝利”?記者通過生動的現場描述,展現了我軍官兵戰天斗地、挑戰極限的訓練熱情和高昂士氣,鮮明有力地回答了大眾的熱切關注。
六、帶著充沛情感
好的新聞作品,要做到“4個有”:有思想、有新聞、有情感、有美感。前兩個有,是基礎,對所有新聞作品都適用;后兩個有,是升華,是對獲獎作品的特殊要求。從本質上說,新聞作品是一種個人表達,肯定帶著記者的情緒、觀點。有一點無法回避,它們最終要經受公眾情感、公眾審美的檢驗。
《吉林日報》的文字通訊《荒漠上,與草共生的英雄》,記者深入一線,對18年如一日在科爾沁荒漠治沙的萬平、萬曉白父女及其團隊進行了采訪。記者和采訪對象同吃同住,共同回顧、感受他們多年治沙歷程中的艱辛與甘苦,挖掘并再現了一個當代愚公的治沙故事,以景仰、以淚水為讀者勾勒出一個像草一樣卑微,又像草一樣頑強、堅韌的時代英雄形象。作品的新聞性很強,記者帶著感情采寫,細節描寫尤其見長。如“一次大風暴后,他跪在沙地上,爬著將圍欄從沙土中扒出,黢黑的手背被剮出一道道血口子”“萬曉白心如刀絞,她瘋了一樣沖進荒漠,扶起父親。她再也無法忍受年過半百的父親在風沙里一次一次跪倒、一寸一寸爬行”……這些充滿感情的文字,一下子讓人物形象豐滿起來。
過年了,很久沒見過媽媽了?這個讓你擁有安全感的人,她給你生命,呵護你成長。慢慢地,看見她步履蹣跚,你突然醒悟,是有多久,沒有牽過她的手了……這些出自海外網報道專題《牽媽媽的手》的文字,以情感的共鳴取勝。主題短視頻《牽媽媽的手》以視覺撼動心靈,提醒大家在忙碌生活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父母忽視孝心孝道。短視頻在《人民日報》兩微兩端、海外網發布后,迅速被全網轉載,全網播放量超過4.4億。很多媒體在報道中說“這個120秒的短片,溫暖了整個春節”。網友在感慨歲月流逝的同時,更加感恩感懷,同時觸動網友,盡可能多花時間陪伴父母。
七、追求精彩表達
表達,就是用文字或其他手段,比如圖片、音頻、視頻等其他語言,對新聞事件進行轉述。它不僅僅是文章用詞漂亮,作品結構嚴謹,沒有錯別字、沒有病句,還包含著一種話語表達體系,比如,文字的體驗感、時空感、精準程度等。
新聞報道要讓受眾接受信息,對文字的要求就是節奏上簡潔明快、決不拖沓,所以短文、短段、短句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有優美、精彩的細節描寫,也不妨濃墨重彩,特別是長篇通訊,因為這能讓人產生閱讀的愉悅。比如,新華社的《真理的力量》,開篇即充滿著“泥土的芳香”:“老遠老遠的外國啊,一個姓馬的老漢啊。長著一把大胡子啊,說出了咱心里話啊……”文章把馬克思主義的宏大真理與一個農村小鎮的變化緊密結合,用當地農民“聽‘大胡子’的話,就有飯吃、有田種”的樸實話語,揭示出了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實踐威力。
提高表達能力,最基本的一條是:要注意避免差錯。新聞作品的文字語言以及音視頻轉述,要做到準確、清晰、簡潔、規范,避免使用不熟悉的術語或專業詞匯,多用敘述性語言,少用形容詞或副詞,否則極易產生差錯。新聞作品文字上的錯誤,概括起來有10類:事實有誤,引用不準,字詞誤用,搭配不當,字詞重復,生造詞語,語句雜糅,句子成分缺失,數字單位缺失,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等等。
錘煉表達能力,拿出精品力作,是新聞人一生的追求。如果語言表達能力不強,文字下筆弱、不準確,必然會影響思想和觀點表達,進而制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不強,想在媒體融合過程中完成華麗轉身是不可能的。以語言文字為基礎錘煉和鍛造的思維能力、思維層次,是人的核心素質,非一日之功能鑄就。不管怎么變化,以語言文字為基礎、靠語言文字來立身的規則不會變。
八、達成廣泛影響
評價一件作品,還要看其傳播效果如何。受眾接受新聞后的反應,是決定一件作品優劣的重要依據。從近年來的獲獎作品來看,傳播力、影響力的評判已經變得不可或缺。
媒體形態的快速發展,改變了新聞傳播方式。能不能傳輸到達,能不能達成影響?是媒體需要緊密關注、認真對待的問題。從現實來看,簡單高舉“內容為王”的旗幟遠遠不夠,一切基于傳播效果,要求我們樹立“傳輸到達”的理念。為了在媒體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傳輸到達”與其說是一種服務理念,不如說更是一種策略。即時準確的信息到達,方式多樣的信息渠道,豐富到位的信息服務,顯示的是現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的傳播理念和對受眾的充分尊重。
現在,媒體融合的步伐正在加速推進。當下,傳統媒體作品和新媒體作品的關系千絲萬縷。有的是在作品發表前,通過新媒體先聲奪人:通過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先行刊發,然后再在傳統媒體上呈現;或者在傳統媒體發表以后,通過新媒體來進行分眾化、碎片化傳播。所以,現在的傳播效果要遠遠好于過去單打獨斗僅在傳統媒體上發表的情況。對傳統媒體來說,很重要的一個努力方向,就是要進行媒體融合,最大程度地實現對受眾的有效覆蓋,這是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是新聞人急需彌補的一項能力短板。
(作者單位: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