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助力世界抗疫的響亮聲音
摘 要:《解放軍報》推出的國際抗疫報道,彰顯中國立場有理、回擊謊言謬論有力、提出應對之策有節,讓閃耀著中國智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稿件中所展現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與世界同舟共濟抗擊疫情的人道主義精神,也成為國際社會解讀“中國為什么能”的生動注腳。
關鍵詞:國際輿論斗爭;統籌兩個輿論場;維護國家形象
抗擊疫情既是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也是一場輿論戰。202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關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的匯報,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當前,國際輿論斗爭局勢空前紛繁復雜。新聞媒體應當對輿論環境做出充分的判斷,一方面向世界展現中國戰勝疫情、迎接挑戰的信心、舉措和成效,另一方面堅決駁斥“抹黑中國”的謊言謬論,積極維護國家形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報社國際新聞編輯室及時推出“凝聚攜手抗疫合力 堅定共克時艱信心”和“抗疫銳觀察”兩組專欄報道,以國際評論、述評為主,配合實時資訊、新聞圖片,在《解放軍報》國際要聞版刊出。這兩組系列報道立足宏觀視野、彰顯家國情懷、展示我軍行動,生動體現中國與世界同舟共濟、休戚與共的責任與擔當,立體呈現我軍攜手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情懷與作為;同時,針對西方一些媒體和政客顛倒黑白、污名化中國的“甩鍋”言論,進行了強有力的批駁與回擊。
一、緊扣立意謀篇布局,傳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輿論引導是宣傳工作的命脈和靈魂。圍繞重大主題進行的系列報道,必須確立并圍繞中心立意謀篇布局,這樣才能確保導向鮮明、立意高遠。習主席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時強調指出,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愿向其他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這一理念如一根紅線,始終貫穿于“凝聚攜手抗疫合力 堅定共克時艱信心”系列報道之中。
(一)堅持“以我為主”
重大國際新聞報道不能人云亦云,充當他人的“傳聲筒”和“揚聲器”,而要堅持“以我為主”,在堅持真實、客觀、公正報道的同時,努力運用能夠體現中國立場的事實、角度和語言加以報道和評論。新冠肺炎這種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這組系列報道巧妙地引用外國友人的話語,來豐富我們的理念闡釋。《從全球抗疫看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文引用西班牙共產黨主席森特利亞的話表示:“當這種災難波及世界的時候,我們都再一次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恰逢其時。我們都生活在地球村,應該共同與災難作斗爭。”《守望相助見真情》一文中,引用了一位意大利友人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當你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才能知道誰是值得交往的朋友。我們必須要銘記中國人民給予的幫助,珍惜我們的友誼。”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正是這些引用,進一步拓展了我們的表達、傳遞了我們的理念,在變動不居的時代,每一個人、每一個國家都休戚相關、命運與共。
(二)加強內涵挖掘
國際新聞報道所蘊涵的新聞觀、價值觀,同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緊密相連,在報道中應用和發掘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有助于加強傳播力、影響力,有助于形象生動地詮釋這組報道的中心立意。《共同唱響守望相助的歌》一文說,在世界抗疫戰場上,音樂等藝術形式給人們帶來溫暖、希望和力量。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同舟共濟,聚力全球抗疫,在全球抗疫的艱難時刻,中國式“投桃報李”,到來得這般及時,展現得如此生動。日本投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國報之以“青山一道,共擔風雨”;韓國投以“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中國報之以“道不遠人,人無異國”;伊朗投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中國報之以“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文章中折射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讓有些國家所抱持的“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信條相形見絀,更讓有些國家所秉持的零和、遏制等過時冷戰政策顏面掃地。
二、把握時機聚焦熱點,展現全球抗疫中的中國力量
(一)講究實效聚焦熱點
普通新聞報道講實效,重大主題國際報道更要講究實效,聚焦熱點。疫情暴發以來,從與外國政要通話、致函到會見,中國領導人自始至終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中國抗擊疫情的堅定信念。《傳遞同舟共濟的中國擔當》一文說,為應對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一方面采取必要財政、貨幣、結構性政策工具,保持經濟平衡、可持續和包容增長;另一方面,中國與世界各國保持緊密經濟合作,在擴大對外開放中有序推動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確保全球產業鏈穩定。
(二)講好故事回應關切
如何統籌國際國內兩個輿論場,講好中國的抗疫故事?其中,及時回答在全球抗疫中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是這組系列報道贏得廣泛影響力的關鍵因素。中國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有力推動復工復產,為全球醫療及防疫物資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撐與保障。《中國“引擎”重啟 助力世界抗疫》一文說,3月31日,自武漢發出的、搭載了166噸疫情防護物資的中歐班列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馳援歐洲多國。這也是自疫情防控以來,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選擇這個時機,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另一方面,疫情在中東、歐美國家加速擴散蔓延,防疫物資緊缺問題非常引人關注。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一個重要項目,中歐班列為歐洲各國送去了必需的物資和設備,也為籠罩在疫情陰云之下的歐洲各國戰勝疫情、恢復經濟生產增添了動力。
(三)立意巧妙貼近受眾
新聞輿論戰場是一個斗智伐謀的廣闊空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接地氣,同樣是重大主題國際報道的實踐性要求,這不僅是指主題思想要接地氣,在新聞內容和表達形式上也要求創新、有突破,力求使讀者入腦入心。跨越山海,守護生命。《一只“中國制造”口罩的自述》一文采用第一人稱的表達方式,形象生動地通過一只產自中國的口罩奔赴國際抗疫一線的過程,介紹了隨著中國疫情的好轉,不少企業復產、轉產、擴產,加入保障口罩生產的隊伍,為世界各國開展抗疫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樣,在《新冠病毒的一段自述》一文中,作者以擬人化的方式,表達了“我害怕,地球上的所有國家都攜起手來全力以赴對付我”的思想,并通過病毒之“口”,介紹了中國成功的隔離措施、防疫經驗以及積極的對外援助。這種新聞寫作方式,角度巧妙,拉近了與受眾的距離,使宣傳內容不再是“高音喇叭”般刺耳,而是在宣傳效果上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三、強化軍隊媒體特色,凸顯中國軍隊抗疫中的真摯情懷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為積極踐行習主席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軍隊在全力參與國內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的同時,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理解、支持和贊揚。
(一)生動展現我軍風采
作為軍隊媒體,及時、客觀、準確報道中國軍隊的抗疫舉措和貢獻,責無旁貸。疫情發生以來,報社編輯部與有關部門以及海外遂行任務部隊取得聯系,了解相關宣傳規定和報道要求,做到報道知分寸、稿件守尺度。見報稿件圖文并茂,及時報道了我軍向巴基斯坦、緬甸、老撾軍隊提供緊急抗疫物資援助并派遣專家組,與俄羅斯、新加坡、巴基斯坦軍隊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分享視頻會議等舉措,充分展現中國軍隊與世界各國軍隊加強抗疫國際合作,以實際行動抵御疫情沖擊,攜手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真摯情懷和堅定決心。同時,報社編輯部還積極與我軍各維和任務區部隊聯系,適時適度反映任務部隊做好自身防護以及作出相應貢獻的生動案例,受到各任務部隊和有關方面的好評。
(二)深度挖掘抗疫行動
從參與維和行動到抗擊埃博拉疫情,從亞丁灣護航到尼泊爾抗震救災……中國軍隊一次次無畏“逆行”,為書寫中國大國擔當貢獻了力量,《解放軍報》國際要聞版一直濃墨重彩進行相關領域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為進一步展現國際社會對抗擊疫情“中國行動”的充分認可,報社編輯部派出采編力量前往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采訪了來自塞拉利昂、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等國的外軍留學生,以他們的視角,進一步呈現外方對中國政府、中國軍隊開展國際抗疫合作的積極評價。這些學員在受訪時表示,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積極派出軍隊執行維和、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給其他國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此次抗擊疫情,中國政府和中國軍隊的表現再次得到廣泛認可和高度贊賞,也更加堅定了他們與中國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決心和信心。
(三)立體呈現安全理念
軍隊新聞媒體的國際報道,要倡導與我國和平發展理念相一致的新安全觀。《開啟全球合作的抗疫模式》一文指出,疫情襲來,美國主導的基于傳統安全的同盟體系加速松散,凝聚力下降;中國倡導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反映了國際社會促合作、要發展的迫切需求。“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團結上。”這組系列報道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理論和思想的力量,話題從合作安全的抗疫模式,延伸到構建全球合作安全機制等更廣領域。
四、回擊抹黑鏗鏘有力,批駁“甩鍋”中國的政治病毒
在當今世界輿論場里,“西強我弱”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美西方一些媒體和政客緊盯重大突發事件、敏感事件,利用傳統和新興媒體制造和擴散反華輿論,采用“將個別問題擴大化、單一問題復雜化、一般問題政治化”的伎倆,極力抹黑中國。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部分美歐國家因為防疫不力成為疫情的新中心,雖然各國政府都在努力抗擊疫情,但是美歐國家一些政客和新聞從業人員卻在社交媒體上發出各種“甩鍋”其他國家的言論,或者借疫情抹黑其他國家“隱瞞疫情”“展開魅力攻勢”等等。一時間,社交媒體中彌漫“新冷戰”氣氛。
(一)及時發聲有力回應
抗擊疫情既是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也是一場輿論戰。正值全球攜手抗疫的關鍵時刻,某些美國政客卻公然使用“中國病毒”一詞,居心叵測地攻擊抹黑中國。對此,這組系列報道以評論的方式給予及時批駁和有力反擊,達到了宣示立場、澄清事實、以正視聽的效果。《“甩鍋”中國治不了美國的“病》一文犀利地指出,美國這樣堂而皇之地制造、傳播虛假消息,不僅不利于國際社會抗疫合作,更會挑起矛盾和沖突。《污名化當休矣》一文強調,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美國國內也刮起了一陣歪風,從病毒名稱、病毒源頭、疫情控制等多個方面,指責中國應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負責,甚至要對中國進行索賠。然而,種種“中國責任論”的背后,分明寫著兩個字:荒謬。無論在事實上,還是邏輯上、法理上,這些論調都是站不住腳的。
(二)統籌謀劃多點發力
當前,各種聲音在網絡空間集聚、共振、博弈,演化出復雜多變的“信息疫情”。這組系列報道強調統籌謀劃,多點發力,打在對方的要害和痛處,擊中錯誤言論的命門。《傳播“政治病毒”危及全球抗疫大局》一文嚴正指出,少數美國政客對中國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見甚至敵意,每當美國國內出現什么問題,“中國”往往是最順手的擋箭牌和替罪羊。余毒未清的冷戰思維,使他們選擇了中國作為“甩鍋”對象。《謠言與政治偏見也是病毒》一文進一步強調,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罔顧事實,不遺余力散謠言、潑“臟水”,其根源是他們固守“西方中心論”的偏狹,不希望看到中國的快速發展與強大,不愿意接受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取得成功。這種基于意識形態偏見和雙重標準的無形“病毒”,毒性更烈、貽害更大。
(三)有破有立凝聚共識
批駁的同時需要全面詮釋中國的全球觀、義利觀、安全觀等一系列全球治理的理念和主張。“當風向改變時,有的人筑墻,有的人造風車。”對于美國一些政客的抹黑行徑,《莫讓“政治病毒”破壞世界抗疫大局》一文旗幟鮮明地表示,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在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幫助國際社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西方一些媒體和政客卻還在打著意識形態的“算盤”,以聳人聽聞的錯誤言行毒化全球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大環境,最終只會妨礙各國抗疫交流與合作。面對這場極其嚴峻的抗疫斗爭,只有徹底放下傲慢與偏見,團結合作,才能最終打贏這場戰斗。
(四)堅定立場引導輿論
需要指出的是,“指鹿為馬”這樣的荒唐事為何會發生?這反映的是話語權問題。當今世界,美西方國家擁有話語權優勢。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近年來就貿易戰、南海問題等輿論熱點,不斷挑戰中國政府的立場和民眾的情感底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際輿論斗爭更趨激烈。這就需要主流媒體堅定立場,保持耐心和定力積極發聲、持續發聲,主動出擊引領輿論、壓縮謠言空間,在抗疫輿論戰場上勇當尖兵。亞伯拉罕·林肯曾說:“最高明的騙子,可能在某個時刻欺騙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所有的人。”事實證明,當今美國一些政客散播的低級謊言和謬論,蒙蔽得了一小部分人,但蒙蔽不了國際社會;可以蒙蔽一時,絕不可能蒙蔽長遠。
綜觀《解放軍報》在要聞版推出的這兩組抗疫系列報道,每篇皆是根據當天時事熱點寫作,特別強調時效性;既講“大道理”,也講“小故事”,特別強調可讀性;稿件立場鮮明文風犀利,特別強調戰斗性。正因為如此,這兩組報道彰顯中國立場有理、回擊謊言謬論有力、提出應對之策有節,讓閃耀著中國智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稿件中所展現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與世界同舟共濟抗擊疫情的人道主義精神,也成為國際社會解讀“中國為什么能”的生動注腳。
(作者分別系解放軍報社國際新聞編輯室主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