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用好“的”“地”“得”
摘 要:助詞“的”“地”“得”雖屬虛詞、無實在意義,但使用頻率極高、作用無可替代,而使用混亂情況由來已久,造成后果不容小覷。為維護漢語言使用的規范性、文字表達的準確性,消除對受眾造成的困擾,亟待對三者使用進行矯正、規范。用好“的”“地”“得”,通過語法劃分是正途,而抓謂語是關鍵,找動詞、找形容詞是捷徑。
關鍵詞:語法;“的”“地”“得”的正確使用
助詞“的”“地”“得”是獨立性最差、意義最不實在的一種特殊虛詞。它們在現代漢語中雖無實在意義,卻是廣播、電視、報刊、電子網絡等各種媒體使用頻率最高的助詞之一,可以說,語言文字表達離不了“的”“地”“得”,它們在句法功能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覷。
一、使用現狀
從目前使用狀況來看,有時使用混亂、隨意,包括一些中央媒體使用上也欠規范。特別是當今網絡時代,隨著越來越多的網絡語言出現,以及在包括傳統媒體在內的各種媒體上的普遍使用,在為人們交流信息、表達觀點、抒發情感提高便捷的同時,其重表達而輕章法的特點,使“的”“地”“得”使用產生的混亂現象令人堪憂。這無疑會對語言使用的規范性、文字表達的準確性造成侵害,對讀者、觀眾的理解造成困擾,對受眾造成誤導。因而對“的”“地”“得”的使用進行規范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二、原因分析
那么,“的”“地”“得”對人的困擾究竟為何?混亂又出在哪里?筆者認為主要是兩種情形:一是分不清三者,隨意亂用;二是對三者不予區分,一“的”代之。如:“他跑的很快”“他使勁的跺腳”“只有不斷的加強營養,才能長的更快?!?/p>
造成“的”“地”“得”混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沒有從語法上搞清“的”“地”“得”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到“的”“地”“得”的運用會對句子的意思造成不同的解讀。如:“他高興地跳著?!薄八吲d得跳起來。”兩個句子詞語差不多,但意思卻不同。前者是強調“他跳著”,“高興”是他跳的狀態;后者強調的是“他高興”,“跳起來”是他高興的程度。這就是“地”“得”的不同作用。其次,對這個問題缺乏重視,覺得都讀“de”,聽起來不影響理解,因而處理起來常常很隨意。一些網絡媒體上為了一味追求信息傳播的快捷,往往是“蘿卜快了不洗泥”,一“的”到底。這都嚴重影響了漢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性、嚴肅性和準確性。
三、如何區分
如何區分好三個助詞,學術界也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依語法劃分過于煩瑣,因而主張用詞性劃分:名詞前面用“的”,動詞前面用“地”,形容前面用“得”。筆者認為此種分法只適用于一般情況,對有些特殊情況則未囊括進去。如詞性發生變化時:“鋼鐵讓我們的生活發生質的改變。”“改變”本是動詞,可本句中因變為名詞前面要用“的”。再如,“天格外地藍。” 藍是形容詞,但前面不能用“得”,而應用“地”。因而較多觀點認為,最準確的判定標準還是語法:主謂賓,定狀補;“的”定“地”狀“得”后補。筆者贊同后者。原因在于最新版本的《現代漢語詞典》明確寫明“的”“地”“得”分別為定語、狀語、補語標志,那么,這三個助詞的使用,以語法作用為標準才更準確、規范、合理。
既然“的”“地”“得”是一個句子中定語、狀語、補語的標志,那么要正確使用它們,就必須先搞清什么是定語、什么是狀語、什么是補語,然后依次確定,在前面修飾主語、賓語的是定語,用“的”;在前面修飾謂語的是狀語,用“地”;在后面修飾謂語的是補語,用“得”。說來簡單,而在句法分析中,復雜的語法知識卻往往令人眼花繚亂,分析一個復雜句子的成分也常常令人頭疼。
筆者認為,在實際運用中,語法中作定語時“的”用錯的不多,錯處往往出在“地”“得”。而“地”“得”都和謂語發生緊密聯系—在前修飾限定謂語的為狀語,助詞用“地”;在后修飾限定謂語的為補語,助詞用“得”。
那么,搞清謂語就是用準“地”“得”的關鍵。即分析一個句子成分時,最緊要的是要判明謂語為何。找到了它,其他問題就可迎刃而解,謂語動作的發出者即主語,謂語涉及的對象即為賓語。然后再根據修飾限定的對象,決定“的”“地”“得”的使用。這種方法比按部就班地找主語、找謂語、找賓語要省力得多。
具體步驟可分兩步走:
(一)找動詞
我們知道,充當謂語最常見的是動詞(還有形容詞和名詞),因而先找動詞是捷徑。如:
“她愉快地接受了這件珍貴的禮物?!北揪渲袆釉~是“接受” ,為謂語;這個動作的發出者為“她”,“她”為主語;“接受”的是“禮物”,“禮物”為賓語。確定了主、謂、賓,再分別看它們前后的修飾詞,“愉快”在前修飾謂語“接受”作狀語,助詞則用“地”,“這件珍貴”在前修飾賓語作定語,助詞則用“的”。
“這事不能管得太死。”句中動詞是“管”,為謂語。在謂語后修飾限定謂語的只能是補語,因而補語前助詞用“得”。
“鼓點敲得響徹云霄。”動詞是“敲”,為謂語;動作發出者“鼓點”為主語。“響徹云霄”非“敲”的賓語,又在謂語后起修飾作用,只能是補語,因而助詞用“得”。
“他們玩得真痛快。”動詞是“玩”,為謂語;施動者“他們”為主語?!罢嫱纯臁笔恰巴妗钡臓顟B,為補語,因而助詞用“得”。
“他檢查得十分認真?!眲釉~“檢查”為謂語,施動者“他”為主語,“十分認真”在謂語后起修飾作用為補語,助詞則用“得”。
以上句子中僅有一個動詞的較容易把握,有些句子中有多個動詞,就要分析動詞之間的關系,地位并列,則為并列謂語,地位不同,則要看哪個動詞是主要動詞,主要動詞為句子的謂語,其他動詞則可能為從屬成分。如:
“對新戰士面對面地傳、一對一地教?!本渲小皞鳌薄敖獭眱蓜釉~地位相當屬并列關系,同時作謂語。其前作修飾限定的“面對面”、“一對一”都是狀語,助詞用“地”。
“他默默地站起來,狠命地咬著嘴唇,緊緊地握起了拳頭?!本渲袆釉~“站”“咬”“握”是接連發生的一串動作,幾個動作地位相當、沒有輕重,并列作謂語,則動詞謂語前修飾成分為狀語,助詞用“地”。
以上屬地位相當的動詞同時作謂語。還有一種情況是謂語動詞地位不同,這時,主要動詞作謂語。如:
“他累得不想吃東西?!北揪渲杏?個動詞:“累”“想”“吃”,但三者地位不同,分析句義我們知道,此句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累”,“想”和“吃”都是“累”產生的后果,是下一層次的動詞,因而累是主動詞,充當謂語。它后面的“不想吃東西”補充說明累的程度,只能是補語,所以助詞用“得”。
“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本渲杏袃蓚€動詞:“高興”和“蹦”。但句子主要意思是“高興”,“蹦”從屬于“高興”,表示“高興”的狀態。因而“高興”是主動詞,作謂語。它后面的“一蹦三尺高”只能是補語,則助詞用“得”。
“他激動得不知道說什么好?!本渲袆釉~“激動”“知道”“說”地位不同,“激動”是主動詞,作謂語。因而“不知道說什么好”都作“激動”的補語,助詞用“得”。
這些都是典型的動詞作謂語的句子,而有些時候句子中無動詞,就要考慮可能是其他詞在作謂語。這就涉及第二個步驟:
(二)無動詞則找形容詞
我們知道,能充當謂語的除了動詞,還有形容詞和名詞,不過名詞作謂語一般不涉及“的”“地”“得”,因而不加涉及。下面是形容詞作謂語的例子。
“天漸漸地冷起來。”此句無動詞,無動詞則找形容詞。句中“冷”為形容詞,作謂語,因而前面的“漸漸”是狀語,助詞用“地”。
“他紅得很。”此句無動詞,形容詞“紅”作謂語,“很”在后作補語,助詞用“得”。
這里我們要注意幾種特殊情況:
1.要注意詞性發生變化的詞?!拔覀円M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薄罢{查研究”本是動詞,本句中動詞變成了名詞,作“進行”的賓語,在賓語前修飾限定的是定語,因而助詞用“的”。
“我們要讓新兵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發揮”本是動詞,但此句中詞性變為名詞,作“得到”的賓語,因而前面修飾限定部分的助詞用“的”。
“我們要進行深入的學習?!蓖瑯?,“學習”由動詞變為了名詞,作“進行”的賓語,因而賓語前助詞用“的”。
2.要注意某些固定搭配的詞語。如“……似的”“真的……”
“腿針扎似的疼?!?/p>
“天真的很藍?!?
這兩句中雖然“針扎似的”和“真的”分別作謂語“疼”和“藍”的狀語,但由于是固定搭配,“的”不變為“地”。
可以說,掌握了以上方法,抓住了謂語,再注意幾種特殊情況,就可以輕松搞定“的”“地”“得”。
另外,有一小口訣可幫助我們大致掌握“的”“地”“得”用法,也可拿來一用:
“白勺的”有選擇,
名詞前面笑呵呵;
“土也地”真神氣,
喜歡動詞前邊立;
“雙人得”不一般,
形容詞前常出現。
(作者單位: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