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全媒體時代軍事廣播創新發展
摘 要:當前,軍事廣播在媒體融合發展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但面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亟待破解。本文通過分析現狀、解析矛盾,對軍事廣播全媒體發展之路,提出發揮獨家優勢、主動設置議程、利用多元技術、進行深度傳播,以及貼合受眾需求、加大監管力度等建議,以期為軍事廣播創新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全媒體;軍事廣播 ;創新途徑
2021年全國兩會,恰逢“十三五”收官、 “十四五”開局,舉世矚目。而對于主流媒體來說,在報道兩會盛況時也是紛紛用5G、4K、AI、MGC、VR等各種新技術,文字、圖片、視頻、直播、H5等多種形式一起發力,儼然成為全媒體時代的一次視聽盛宴。在這次全媒體時代“視聽盛宴”中,軍事媒體圍繞融合創新進行了有益嘗試,引起了廣泛關注。實踐證明,全媒體時代,軍隊媒體在新聞傳播上更需創新主動,尤其是在軍事廣播方面,面對新媒體沖擊,更需發揮自身特色優勢,依托數字科技和互聯網載體進行內容生產和發布,通過媒體融合來展現軍事廣播自身的實力。
一、全媒體時代軍事廣播發展面臨的困境
當前,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軍事新聞融媒體建設愈發趨向成熟,形成了以“兩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作為傳播渠道的全媒體發展格局。軍事新聞廣播百花齊放的同時,也給軍事廣播發展帶來諸多挑戰。
(一)軍事廣播融媒體的輿論議程設置有待加強
筆者認為,軍事新聞的最大優勢就在“軍事”二字,內容為王占據主導位置。但由于機制、創新、人才等因素制約影響,軍事廣播主動引導輿論的議程設置略顯不足。客觀地說,軍事廣播新媒體平臺發布的信息雖然主題鮮明,但缺乏創新點,流量、閱讀量、熱度尚達不到理想效果。筆者做過隨機調查顯示:某單位90%的人員更關心是否刊發有本單位稿件,而不管內容如何。因此,軍事廣播融媒體的輿論議程設置有待加強。
(二)軍事廣播在輿論的帶動引領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
以2021年全國兩會為例。其間全網累計生成相關信息量級超過千萬,在新媒體社交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登上熱搜、熱點榜的兩會相關話題超500個。而據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監測發現,兩會相關熱門Top10內容均由主流媒體發起和帶動,累計熱度均以千萬計。由此可見,主流媒體在充分運用全媒體技術后,在議題設置、引領輿論、把握主旋律等過程中的“帶頭”地位已不可動搖。但相比其他主流媒體,軍事廣播受技術水平、人才儲備、約束機制等因素影響,其作為主流媒體的輿論帶動引領作用,一方面顯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又相對偏弱,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全媒體時代軍事廣播人才隊伍建設和運行模式亟待提升
廣播的優勢在于移動性、伴隨性,但隨著全媒體時代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受眾的新聞消費習慣發生根本改變,傳統新聞五要素不再能完全滿足受眾的需要,時效、新穎、互動等成為了受眾最大的興趣點。為此,作為軍事廣播從業者,必須轉變傳統新聞理念,尋找內容上的創新點,革新傳播內容和方式,契合受眾興趣點,提高軍事廣播傳播效益。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比,傳播有時具有滯后性,有時無法達到新媒體隨時隨地傳播的效率。為此,軍事廣播必須向新媒體的運作模式學習,盡量縮短新聞傳播時差,滿足受眾對新聞傳播的新需求。
二、全媒體時代軍事廣播創新發展的途徑
當前,各類新媒體技術使廣大受眾走進了全媒體時代的視聽盛宴,軍事廣播唯有充分利用這些技術,不斷改革創新,才能得到更好的傳播效益。
(一)發揮獨家優勢,主動設置議程
雖然軍隊透明度日益提高,但“軍事”仍是軍事廣播的“獨家”優勢所在。主動設置議程是西方媒體利用受眾“先入為主”觀念來引導輿論的慣用手法。相較而言,我軍事媒體曾長期處于“守勢”。為此,先聲奪人就顯得極為重要。在軍事廣播宣傳報道上,圍繞政策解讀、演習演訓、新裝備列裝等各方面話題,主動發聲作為,實施精準投放,既達到傳播效果,又避免陷入敵對勢力的輿論陷阱。以解放軍報微信公眾號2021年1月9日發布的《中國邊防部隊1名士兵走失》為例,通過及時權威發布,澄清外媒一些不實報道,防止西方媒體惡意炒作。如若我們當時慢作為或不作為,不僅影響我軍士氣,更可能會影響一系列軍事動作和部署。
(二)利用多元技術,進行深度傳播
軍事廣播宣傳內容很豐富,手段也要多元,順應新時代“互聯網 +”傳播生態和受眾需求的變化,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發揮新媒體優勢,運用 H5、VR、Vlog、現場直播等多種形式,第一時間立體呈現軍情動態,有效匯聚輿論強勢。要在主動設置議程進行權威發布基礎上,針對議題利用多元技術,在軍事頻道、門戶網站、移動客戶端、軍迷自媒體等平臺進行全方位解讀,深度報道、專業解析,不斷加深傳播效果。
(三)貼合受眾需求,實現強效傳播
全媒體時代,受眾特點的變化是軍事廣播融合轉型發展的原動力和指南針,只有結合受眾的新身份、新習慣、新訴求等積極應變,軍事廣播才有可能在新的媒介生態下繼續挺立于軍事傳播的潮頭。筆者認為,應從兩個方面著手改變:一是軍事廣播要多使用平民化的語言,辯證處理好“需要受眾知曉”與“受眾需要知曉”之間的關系;二是在新媒體的沖擊下,軍事廣播雖然靠自身優勢保留了一部分受眾,但這并非長久之計。這就需要軍事廣播從專注聽覺向全媒體傳播轉變,以滿足受眾對信息資訊獲取越來越多元化的需求。以2015年5月初開始的“中國武警交通救援大隊首次出境搶通震損的中尼公路”報道為例,采編記者配備了采訪錄音機、照相攝像機、便攜式音視頻工作站、衛星電話等采訪編輯和傳輸裝備,既是廣播記者,也是全媒體記者。從出境第一天開始到完成任務回國,持續20多天時間,記者克服交通、通訊不暢等困難,白天冒著余震采訪,晚上在帳篷里制作節目,凌晨發回臺里,連續在央廣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國防時空”“新聞和報紙摘要”等傳統廣播欄目和央廣網“央廣軍事”新媒體平臺全面刊播報道,報道也被尼泊爾等多家外媒轉發,充分展示了中國軍隊在尼泊爾地震救災中的良好形象。最后形成的系列報道《中國武警交通救援大隊首次出境搶通震損的中尼公路》獲得當年的解放軍新聞獎。
(四)加大監管力度,保證權威發布
傳統媒體之所以擁有權威性、公信力,是由于監管約束機制、審查發布機制極為嚴格健全。而一些新媒體平臺往往會為吸引受眾眼球,有時會忽視新聞本質。為此,軍事廣播必須處理好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傳播、審核等方面的辯證關系。另外,新媒體平臺大都給予了受眾轉發、評論、交流等功能,某些偏激言論,甚至與事實不符的自媒體新聞和評論,容易誤導受眾,造成負面輿情。為此,必須加強軍事廣播新媒體的監管力度,制訂制度措施,保證給受眾一個具有權威性公信力的軍事廣播新媒體平臺。
參考文獻:
1.CTR媒體融合研究院.《五“化”齊放—CTR2021年主流媒體兩會報道盤點》,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網站.
2.閻安、李安.《當代軍事廣播改革的歷史方位與路徑想象》,載《中國廣播》 2017年第8期.
3.孫杰.《軍事廣播傳播力提升策略研究》,載《傳播力研究》2018年第10期.
4.劉洪濤.《受眾視角下的軍事廣播融合發展策略》,載《中國廣播》2015年第10期.
(作者單位: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