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紙媒布局音頻傳播的思考
摘 要:移動終端提供信息的便利性和多媒體化,對新聞傳播的形態產生了重要影響,傳統紙媒在媒體融合發展趨勢的推動下,不斷探索新的傳播方式,而音頻以其傳播方式靈活、收視便利的優勢,成為許多傳統紙媒布局的方向。本文就傳統紙媒發展音頻傳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內容進行探討。
關鍵詞:傳統紙媒;媒體融合;音頻
進入全媒體時代,不斷出現的網絡媒體為人們了解新聞資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移動終端的出現,以其新聞呈現的多媒體化和收看收視的便利性,對新聞傳播的形態產生了重要影響,讓信息傳播的途徑更加廣泛,使得使用手機等移動終端獲取信息的用戶數量與日俱增。對于傳統紙媒來說,同步利用音頻、視頻等方式創新推送信息路徑已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選擇。這其中,音頻以其既可以滿足聽眾的聽覺審美需求,又不占有太多時間的獨有優勢,成為首選。
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同時接觸多種媒介往往會起到適得其反的傳播效果,而網絡電臺、播客、音頻論壇等音頻網絡傳播方式的存在與發展也證明了音頻傳播的價值。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在對信息網絡傳播權進行明確的界定的同時,表明信息網絡傳播必須具備3個條件:面向公眾,公眾能在“自己選定的時間”和“自己選定的地點”獲取被傳播的音頻。
一、傳統媒體為什么要試水音頻
以聲音形態傳播資訊和新聞,在廣播時代就是非常具有用戶黏性的一個服務場景。而今,生活節奏的加快,讓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有了極大變化,用戶利用通勤時間獲取信息逐漸成為一種習慣,碎片時間的推送信息成為一種時尚。同時,需要時間閱讀和過濾的文字信息在傳播過程中逐漸成為弱勢,面對“邊走邊讀”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諸多不便,越來越多的人轉而選擇“邊走邊聽”,使音頻日漸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流。
由于使用場景更加靈活,無論用戶是在駕駛、做家務還是在上下班路上,都可以接收音頻傳播,雖然沒有畫面,但卻給用戶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通過專業主播的解讀,文字以聲音的形式出現在聽眾耳朵里,執筆時的各種情緒波動得以體現,變得更加立體化也更加有趣,較之于看到的新聞,聽到的新聞更具豐富性,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在傳統紙媒積極尋求轉型的當下,新媒體和自媒體的互聯網思維,為新聞內容在不同媒介上轉移提供了便利,移動音頻平臺的發展壯大,又為音頻傳播提供了有力的流量和技術保障。
另外,文字轉聲音的技術也加快了音頻傳播發展的進度。
當前,已經有許多科技公司致力于文字轉語音的技術產品研發。比如國內的訊飛公司,就做了一個主打有聲閱讀的產品“訊飛有聲”,用語音合成技術代替了人工朗讀。該產品不僅能閱讀傳統媒體刊發的新聞,還可以閱讀知乎、公眾號資訊平臺推送的文章,實現了把文字轉語音工具、聽書網站、新聞資訊的“三合一”,實現了“一鍵朗讀”。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每篇文章都能以轉換成語音的方式提供給用戶,畢竟人工朗讀的技術還在從實驗期走向成熟期的路上,要達到人們期望的效果,可能還要在探索的道路上行走一段時間。人們經過研究發現,以類似真人的聲音+語音合成的方式實現文字的語音閱讀,顯得更為容易一些。
訊飛公司在微信里面,植入了一款文字轉語音的小程序“訊飛快讀”,用戶使用該工具時,需要通過手動把文字復制,或者搜索公眾號文章才能聽到語音朗讀。微信小程序里還有個產品叫“飛鳥聽聽”,也可把文字轉成語音。目前,很多軟件公司都具備文字轉語音的技術,還有少數公司,其產品甚至可以把機器音做得和真人聲音十分接近的程度。
在如今媒體轉型的關鍵時期,“融媒體”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和潮流。音頻作為融媒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理念、技術和做法給媒體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路徑。
對于音頻信息傳播來說,技術成熟后,更重要的是產品的呈現方式和用戶的收聽體驗。
二、部分紙媒的探索與經驗
近幾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基于互聯網的音頻產品和有聲內容大量涌現,成為網民獲取聲音資訊、娛樂、服務的重要渠道。此外,包括《人民日報》等在內的諸多傳統媒體,也紛紛通過圖文微信公眾號增加了音頻播報內容。
2019年,《南方都市報》在喜馬拉雅新媒體平臺推出《南都快訊》《南都音頻早餐》等音頻節目,覆蓋民生、社會、財經等新聞領域。依托于強大的采編能力,《南方都市報》不斷推出人工生產音頻產品,在喜馬拉雅等新媒體平臺投入大量推廣資源用于音頻產品分發,在音頻領域形成強大的內容矩陣。
除了報紙,期刊同樣通過生產音頻信息產品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比如眾所周知的《三聯生活周刊》(以下簡稱“《三聯》”),長期以來憑借優良的選題、深入的調查、鮮活的報道、獨到的文風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面對新媒體的沖擊,《三聯》注重在創新融合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2015年,《三聯》的主編曾提出“快慢之間有中讀”的觀點,他認為閱讀紙質書是“慢閱讀”,手機上的碎片化閱讀是“快閱讀”,“中閱讀”就是介于兩者之間的閱讀狀態。
2017年《三聯》“中讀”APP面世,以音頻作為核心產品形式,盡管“中讀”音頻是知識付費型欄目,但絲毫沒有影響受眾的訂閱熱情。這首先源于“中讀”策劃的優質音頻內容,比如其策劃推出的“中國群星閃耀時”“宋朝美學十講”等,都是廣受業界和受眾好評的音頻產品;其次,就是受益于“中讀”音頻的傳播方式,牢牢抓住了那些在通勤時間、散步時間無法閱讀卻又想要獲取資訊、學習知識的受眾。通過“中讀”音頻平臺,《三聯》不僅將音頻內容銷售給了受眾,還通過這一平臺接收讀者聽眾的內容反饋,收集信息并不斷優化產品體驗,為受眾提供全方位的高品質內容與服務,進而實現了“中讀”音頻產品和《三聯》傳統紙媒的融合發展。
三、提升采編人員的全媒體技能
傳統紙媒發展音頻傳播具有很多新興媒體不具備的優勢,例如已有的采編力量、豐富的選題策劃經驗、沉淀已久的品牌號召力等等。但不可否認,面對全新的媒體融合形式、越來越細分化的受眾需求以及多樣的傳播終端,傳統紙媒試水音頻傳播還需要不斷調整策劃、采編思路,提升全媒體技能。
具體來講,傳統紙媒發展音頻產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考慮受眾對音頻內容的不同需求。例如對年輕人來說,這是他們在睡前、午休和通勤路上的消遣;而對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說,“聽”是比“讀”更加便捷獲取信息的手段,為此,媒體應根據不同的受眾需求推送不同的音頻內容,安排不同的播報風格。
其次,音頻比文字更適應人腦的思考速度和情緒傳遞,用戶一邊聽,一邊就可以理解內容,直接建立起對新聞事件的有效認知。對深度內容來說,這或許是一種更順應“注意力經濟”的呈現方式,使音頻在改變內容的呈現和傳播形式時,也對內容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
與傳統紙媒報道在稿件開頭會交代很多信息的做法相比,音頻報道正好相反。當聽眾聽音頻報道時,不論他們反應和理解的速度有多快,他們聽到東西的速度是一樣的。所以,音頻傳播里的句子需要更短,包含的信息更少,句子結構一定要簡潔。報道主旨一定要明確,只解決一個首要問題,不能像紙媒那樣,一個報道里可能涉及多個主題。因此,慣用的倒金字塔結構和主題陳述在音頻腳本中并不適用。
再次,音頻報道必須有一條清晰的敘事線,在開頭提出問題,在結尾回答問題。結尾的問題最好由受訪者而不是記者來回答。新聞的大部分內容應該是由受訪者來講述,記者只是在必要時起連接、轉承、引導的作用。這和傳統紙媒報道的寫法有所不同。傳統寫法主要依靠作者精煉的主題陳述來傳遞主要信息,引用受訪者的話也只是為了給文章增色和渲染情感。而音頻報道,受訪者的作用更加突出。
因此,傳統媒體記者必須提升自己全媒體采訪的技能。同時要學會收集受訪人之外的聲音,比如采訪地點或報道背景中的環境音響。這些聲音可以向聽眾透露新聞細節,推動情節發展,使報道更具真實感和吸引力。
2020年5月,美國普利策獎評委會在官網公布了第104屆普利策獎獲獎名單。一個特殊的變化是,當年的獎項列表中第一次新增了“音頻報道獎(Audio Reporting)”。
首個“音頻報道獎”頒發給了播客作品《外面的人群(The Out Crowd)》。這一報道由知名播客《這就是美國生活(This American Life)》與《洛杉磯時報》和Vice新聞的媒體人聯合創作,講述了被特朗普政府“留在墨西哥”(Remain in Mexico)的政策影響的人們。
而今,當全球新聞媒體行業都在經歷全媒體融合發展時,音頻傳播又一次融入人們的生活,文字新聞的目標用戶正在從“讀者”變成“聽眾”,《紐約時報》《衛報》等老牌媒體也在思考文字以外的新出路。普利策專門設立“音頻報道獎”,更是音頻新聞“走上臺面”的標志。在此背景下,傳統紙媒布局音頻傳播,已成為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
(作者單位:《中國人才》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