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爱-第1页,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精品欧美一区免费观看α√,孩交精品乱子片免费

融媒矩陣 軍事記者

總編輯 ??張曉祺

主  編 ? ?姜興華

副主編 ? ??楊慶民

美術兼發行編輯 ? 倪曉麗

美術兼校對編輯 ? 周敏君

責任校對 ?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興華

?

本刊顧問

袁永軍 ??冷 梅 陳國權

陸紹陽 陳昌鳳 ?趙云澤

隋 巖 ???廖燕靈 丁玉寶

?祁宇博 ???顧寶祚 韓壽庚

劉鳳橋 ? 劉紹勇 ????濮端華

陳 飛

?

編  輯 《軍事記者》編輯部

出  版 解放軍報社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總發行處 北京報刊發行局

國內統一刊號 CN11-4467/G2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 ISSN1002-4468

國外發行代號 M6261

本刊代號 82-204

訂購處 全國各郵局

出版日期 雙月15日

每期定價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號

郵政編碼 100832

發行電話 010-66720796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印裝有誤 負責調換)

存真求實:用樸實的話語還原真實的現場 ——陸詒戰地新聞實踐對新時代軍事記者的啟示

作者:■王京育

摘 要:陸詒是我國著名戰地記者之一,他的新聞采寫風格細致寫實,多用具體、完整、權威的事實展示戰事情況。陸詒上戰場下基層,以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寫就新聞報道,堅持存真求實,用樸實的話語還原真實的現場,其新聞實踐值得新時代軍事記者學習和研究。

關鍵詞:陸詒;戰地記者;存真求實

陸詒是我國著名戰地記者之一。1931年8月,20歲的陸詒辭去薪酬不菲的小學教員工作,入職《新聞報》。半年后,淞滬戰爭爆發,陸詒主動請纓參加戰地采訪??箲鹌陂g,他多次奔赴前線采訪報道,足跡遍布正面戰場各大戰區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發表了大量戰地通訊和人物訪問記。

陸詒的新聞采寫風格細致寫實,多用具體、完整、權威的事實展示戰事情況。陸詒上戰場下基層,以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寫就新聞報道,堅持存真求實,用樸實的話語還原真實的現場,其新聞實踐值得新時代軍事記者學習和研究。

一、深入細致采訪,用具體、完整、權威的事實說話

陸詒的戰地報道采寫細致深入,在字里行間運用具體、完整的描寫,再現具體情節,尤其擅長人物外貌、動作描寫,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初訪蔡廷鍇》一文中,他這樣描寫蔡廷鍇?:“蔡將軍是高個兒,剃平頂頭,一張曬得黑黑的廣東農民的臉,穿一套黃呢軍服,紐扣也沒有扣好,不斷地抽煙?!辈虒④姷男蜗筌S然紙上,即使沒有見過蔡廷鍇的人也能通過這段文字想象到主人公的形象。陸詒不僅善于呈現立體、豐富的人物形象,也善于運用具體、完整、權威的事實再現戰爭的殘酷。例如,他在1938年4月12日《新華日報》上發表的戰地通訊《踏進臺兒莊》中寫到:“四月六日晚間九點半,我軍重炮彈擊中了敵人的彈藥庫,動搖了敵陣,前鋒部隊沖進臺兒莊寨子,手榴彈如雨下,展開白刃戰,把原來困守臺兒莊一角之殘敵七八百人解決了!只有一小部分,狼狽的向臺兒莊近郊退卻?!?/p>

擊退敵人的過程,在這短短幾行描寫中鮮活呈現,時隔多年再看,那驚險時刻仍歷歷在目。陸詒的戰地報道集中體現了他深入、細致的采訪風格,通過具體翔實地描述,給人以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陀^、具體的寫作風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聞報道的可信度。

全媒體時代,各種現代科技設備的運用能夠迅速傳送實時畫面,但是文字描寫的作用仍不可取代。深入、具體、細致的描述能夠幫助受眾在頭腦中形成事件輪廓,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對于新時代軍事記者來說,文字工作的能力依然是看家本領,能否迅速搶到第一手重大新聞,真實、深入、完整地呈現給讀者是檢驗新時代軍事記者政治素養的“試金石”。

二、親臨一線,上戰場下基層,到群眾中去

1985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陸詒的《戰地萍蹤》一書,收錄了其1932年至1940年采訪娘子關激戰、徐州突圍等戰事的報道。其中的《百靈廟勞軍》《盧溝橋前線》等作品反映了陸詒在戰地一線采訪的真實狀況,成為當時受眾了解戰事消息的重要渠道。根據權威專家研究顯示,在臺兒莊戰役的決勝時刻,不少記者都回徐州躲避炮火了,專發官方的戰報,陸詒和范長江卻冒著生命危險來到距離中心戰場最近的地方。

正是陸詒冒著生命危險的采訪,才有了他在《踏進臺兒莊》一文中對戰場余燼未滅的景象的描述?:“下午一點半,踏進臺兒莊西門,眼前是一副斷壁殘垣的焦土景象!全城再也找不出完整的房屋……在寨子內,還有不少忠勇的我軍的尸首,有的雖然全身焦黑了,但仍屹立在墻角旁,左手持著手榴彈,右手持著步槍,作出奮勇搏擊狀……”

夏衍在《戰地萍蹤》一書的代序中說,“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后,我從香港脫險回來,他(陸詒)也從新加坡撤退到印度,翻過阿拉甘山,再經險峻的滇緬公路,比我后兩個月才到達重慶”。客觀條件如此艱苦險惡,陸詒和夏衍依然克服了。在路途的艱辛中隨著戰事行進轉移,體現了“腳力”的深刻寓意。陸詒曾說過,當記者就是要跑路,要跑才能得到新聞。

陸詒的新聞實踐充分說明,親臨一線,上戰場下基層,到人民群眾中去的作風,是新聞報道質量的堅實保證。正如他在一篇文章中總結回憶了自己第一次戰地采訪的“處女作”,他這樣寫道?:“回顧這段工作還是失敗多,而成果少。究其原因,除了政治上幼稚外,所采取的采訪方法,還在沿用老記者那套專走上層路線的方法,而不是眼睛向下,掌握群眾的脈搏,深入到士兵和群眾中去,發掘可歌可泣的新聞來源?!?/p>

這對今天的媒體人是有警示作用的。隨著信息網絡的發達,有的記者已經習慣于通過整理網絡信息形成新的新聞報道。這是一種取巧的方式,雖然速度快、效率高,但弊端多。網絡的開放性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新聞的失實失真問題時有發生,特別是一些假大虛空的信息,如果不仔細甄別就收集采用,會產生惡劣后果。一名優秀的軍事記者的新聞信息的來源,不應只依賴官方發布的通稿或在網上“捕捉”消息。不深入部隊,不深入基層,就難以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權威性。這就應了那句話,新聞是“跑”出來的。

陸詒到戰場去、到群眾中去的做法讓他的新聞報道中有許多可聞可感之處。新時代軍事記者采訪的著眼點要聚焦軍事演習、軍事訓練、官兵生活,與基層官兵同吃同住同訓練,不能紙上談兵,閉門造車。要深入基層,蹲到哨卡,切身感受身邊人身邊事,用生動、寫實的文筆,將新時代我國軍事發展訴諸筆端,銘刻新時代人民軍隊發展成就,展現新時代官兵使命擔當。

三、多聽八方聲音,不能道聽途說,不能只聽一家之言

從剛入門的新人到成長為一名成熟的戰地記者,陸詒這一路上并非一帆風順。

由于時局復雜,身處動蕩年代的采訪對象有的可能口是心非,輕信采訪對象的言論,對新聞報道的真實性來說有著致命打擊。1933年,日軍大舉進攻熱河,陸詒到承德采訪湯玉麟。湯玉麟接受了陸詒、路透社記者、美聯社記者的采訪。湯玉麟對三位記者的表態均是“外傳我也是滿洲國官吏,其實從‘九一八’事變以來,我同他們沒有來往。我湯某身為軍人,對國家只知守土安民,如日軍進攻,唯有奮起抵抗,盡我天職”。陸詒便把湯玉麟的話照實發稿。那時他并不知道其他兩位記者的稿件內容。事實證明,湯玉麟只是表面上積極抗日,實際上當天上午就下令撤退,造成熱河失守,日軍直撲承德。事后陸詒認為造成通訊信息有重大失誤的原因在于他輕信了湯玉麟的一家之言,沒有多方打探消息。雖然他后來及時發回前線嘩變的消息,并且寫了《湯玉麟如此“守土”》借以澄清事實真相,但是他認為“輕信”還是造成了“敗筆”。

陸詒因輕信而被騙的經歷一方面反映了地方軍閥的虛偽,另一方面也提醒軍事記者要多聽八方聲音,不能道聽途說,不能只聽一家之言。“聞一知十,由此及彼”對于新聞采編工作并非是“褒義詞”了。只聽取一家之言,所得報道的視野就會狹窄,新聞報道就會成為“一言堂”的載體。多聽八方聲音,在不同的聲音中洞見事情發展的原貌,這樣的新聞報道就更具有可信度和權威性。對于軍事記者而言,多思考、勤跑動是獲得優質一手新聞的有效方式,不能做新聞的“二傳手”。缺少個人的實地調查采訪,沒有獲得八方聲音,是難以寫出優質的、真實的新聞報道的。長此以往,只會不斷弱化軍事記者的采訪、寫作能力,在真正進行戰地新聞采訪時,不能及時有效地輸出戰事信息。

誠然,軍事記者不是未卜先知的全知全能人物,但是職業的特殊性要求軍事記者應當具備良好的判斷力。對軍事記者而言,這種分析判斷能力不是僅僅依靠在學校接受的新聞傳播學教育就能得到,而是在不斷地采訪實踐中持續獲得并積累。在報道新聞內容時,應當多渠道、多角度獲得新聞信息,運用具體的、歷史的眼光看待問題,通過對當下狀況的全面分析,從而得出較為貼近實際的報道。

(作者單位:解放軍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