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載體:讓儀式傳播助力民族凝聚力提升 ——全媒體時代國家儀式傳播創新研究
摘 要:國家儀式是由國家政府部門主導的制度化和程式化的活動,是體現一個民族與國家最高精神文化具體的政治、文化與藝術工程。本文結合當前全民國防教育傳播實踐,從國家儀式與媒介儀式傳播的關系入手,圍繞“沉浸傳播”“場景適配”“第二身份”“文化記憶”等問題,探討全媒體時代國家儀式傳播創新之道。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國家儀式;全民國防教育;傳播創新;文化認同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增強公民的國防意識,是文化自信自強的具體體現,更是全媒體時代必須直面的一道重要課題。當前,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國防教育工作,設立各類紀念日,建立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籌劃舉辦重大國家儀式活動,在凝聚社會共識、助力民族凝聚力提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結合當前全民國防教育傳播實踐,從國家儀式與媒介儀式傳播的關系入手,圍繞“沉浸傳播”“場景適配”“第二身份”“文化記憶”等問題,探討全媒體時代國家儀式傳播創新之道。
一、國家儀式的概念與內涵
國家儀式是由國家政府部門主導的制度化和程式化的活動,是體現一個民族與國家最高精神文化具體的政治、文化與藝術工程,是一個具有高度精神實質的抽象而實在的載體。國家儀式包括國家典禮、紀念儀式、傳統節日等大型儀式活動,它既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也是民族精神的表達,更是形塑與穩固國家認同與社會認同的重要載體。2014年,全國人大以立法的形式將每年的 9月 3 日、9 月 30 日、12 月 13 日分別設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15年以來,黨中央確定了“1+1+3”的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建設方案,即黨中央制定一個指導性文件,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一部法律,有關方面分別制定黨內、國家、軍隊三個功勛榮譽表彰條例。圍繞紀念活動和榮譽表彰活動等開展的國家儀式傳播,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也是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最直接與最有效的手段。
二、國家儀式與媒介儀式傳播
從儀式傳播的類型來看,當前主要涉及到三種類型的傳播,分別是“競賽型”儀式傳播、“征服型”儀式傳播以及“加冕型”儀式傳播。“競賽型”儀式傳播主要是關于英雄事跡的表述,在此基礎上引申出體育比賽、智力競賽、游戲比賽等,這種競賽具有固定性、公開性、周期性、對抗性等特征,強調在對抗中通過英雄行為的傳播呈現榮耀,增進團結和集體記憶。“征服型”儀式傳播“突出的是只有非同一般的措施才能化解的僵局,強調任務的艱巨以及風險的巨大”。比如,神舟系列飛船多次挑戰太空的直播,“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的直播等,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反響。“加冕型”儀式傳播更強調莊嚴性、神圣性,必要時刻意與事實保持一定的距離,在時間、空間、地點的選擇上都有嚴格的設定。“加冕型”儀式傳播在重現和傳遞歷史記憶、傳承民族精神與構建文化傳統、構建與維護國家秩序、凝聚國家與社會認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國家儀式的視角來看,“加冕型”儀式傳播最為嚴肅和莊重,因為涉及到歷史記憶與民族情感,在全民國防教育中所產生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最強?;“征服型”儀式傳播強調挑戰的勇氣與無畏精神的傳播,可以有效激發國民的挑戰欲與自豪感。比如,神舟系列的傳播就兼具全民國防教育與科普教育功能,挑戰太空的同時有效激發了愛國熱情;“競賽型”儀式傳播在國家儀式傳播中主要表現為對大型體育盛會的呈現,如冬奧會的報道、軍運會的報道、國際軍事比賽的報道等,在呈現激烈對抗與博弈的過程中展現軍隊形象,傳播國防和軍隊建設相關理念與知識。
三、全媒體時代創新國家儀式傳播的著力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全媒體時代,隨著元宇宙等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家儀式傳播表現出新的特質,需要以創新思維加以審視,把握好著力點。
(一)營造關于國家儀式的沉浸式傳播與體驗
傳統媒體時代,對于國家儀式的傳播而言,借助直播雖然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在場感”,但場景和氛圍的體驗在視聽中難以獲取,電視直播只是在消除了重要信息元素后的“儀式軀殼”,儀式傳播的意味較弱。當前,隨著元宇宙技術的發展,“沉浸式媒體”在國家儀式傳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所謂“沉浸式媒體”,是指可以結合虛擬現實技術、全息影像技術、數字孿生技術等,在人類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諸多方面營造類人體驗的媒體。對于用戶而言,可以擺脫新聞直播中的諸多限制。比如,播出中時間因素的影響、記者視角的干預、導播“上帝視角”的干擾等,用戶可直接切入儀式現場,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價值判斷進行選擇,對于時間與意義的認知也更多來自臨場的觀察和體驗。比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盛大慶典直播中,為了更好地呈現這一盛大的國家儀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通過“新技術+”打造多項視覺盛宴,積極推進“5G+4K/8K+AI”的新戰略,打通大屏和小屏,聯通前方和后方,從單屏獨家進化到多屏互動,從單純觀影升級為跨時空全信息的立體體驗,推動“閱兵”直播跨屏視聽體驗帶來新升級。2022年,在兼具征服色彩和國家使命的“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中,央視在大本營架設VR全景相機進行直播,珠峰美景環收眼底。此外,央視還布設了多臺5G+4K網絡推流一體機,在大本營標志性地點架設開通多路信號,從不同視角帶領用戶欣賞珠峰美景,帶來震撼體驗。
(二)基于場景適配精準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
如果說沉浸體驗帶來的是人感官的延伸,解決的是用戶之間隨時隨地隨感聯結的問題,那么,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則是要解決用戶在不同場景中及時精準的信息體驗、情感滿足以及有效參與及互聯問題。當越來越多的信息與服務依賴場景這一變量時,場景成為信息、關系與服務的核心邏輯,并成為上述要素連接的紐帶,進而成為新的“入口”。2022年9月14日至17日,第九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裝殮交接迎回安葬工作實施。這是自2014年起我國連續9年接迎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安葬。作為重要的國家儀式,迎接志愿軍烈士遺骸儀式與軍人葬禮儀式的傳播意義重大。為了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與情感需求,做好相關的儀式傳播,相關媒體紛紛增強議程設置,增強傳播的策劃性與針對性。央視新聞不僅帶來傳統電視直播,央視和中華英烈網的各路終端更是在客戶端、微博、今日頭條、抖音、嗶哩嗶哩等平臺開設直播通道,真正做到了在電視、網頁、微端的直播全覆蓋,用戶可自由選擇不同端口觀看高清現場直播,還可通過虛擬在場參加“展演”,在同步直播中感受儀式的神圣。
儀式傳播中,除了基于場景向用戶精準“投喂”信息外,滿足用戶情感體驗以及交互需求也成為題中之義。如前所述的2022年的迎接志愿軍烈士遺骸儀式與軍人葬禮儀式的傳播中,主流媒體更加注重情感的喚起與共鳴。比如,人民網推出“淚目!這是志愿軍烈士拼命戰斗過的痕跡”,央視新聞連續推出“殲-20為志愿軍烈士遺骸護航”“那年共赴戰場 今天接你回家”“志愿軍老戰士說想起戰友就想掉淚”等多個標簽與話題引起積極反響;抖音上“AI修復志愿軍年輕時的樣子”“沈陽出租車打出‘英雄回家’標語”“志愿軍烈士遺骸裝殮儀式”等短視頻成為爆款。除了信息的傳遞外,更主要的是提供了用戶參與話題討論以及情感交流、共鳴與同享的空間,在某種程度上可打破不同圈層之間的壁壘,讓用戶在特定的場景中“見證”歷史事件,參與到這場盛大儀式的話題中。
(三)打通虛擬與現實激活多域空間身份認同
法國社會學教授迪爾凱姆在其專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指出,儀式是一種達到社會團結的方式,它具有社會“凝聚”的功能。“儀式活動通過象征符號的表演、集體記憶的再現、再現體驗的共享等方式,對社群的空間邊界、時間厚度、共享體驗等進行建構,從而產生強大的社群整合力量,使社群成員獲得強烈的群體認同感和歸屬感。”在網絡社會崛起之前,儀式傳播更加注重的是用戶在現實空間的臨場感與共情感。進入到元宇宙世界后,現實和虛擬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平行世界”的理論闡釋與現實發展都得到極大拓展,網絡化生存已經開始從“觀屏”時代進入到“智聯”“智感”“智通”時代,用戶可以發展出完全區別于現實世界的全新虛擬形象與身份參與到儀式傳播中來,“第二空間”的構建以及“第二身份”的認同或將成為影響新聞傳播的重要因素。
為此,在推動國家儀式傳播時,既要高度關注現實世界中作為社會人的認同一面,也要高度關注虛擬空間中作為數字人的“第二身份”或“第二人格”的認同。當前,“第二身份”正在成為與現實身份同等重要的數字身份,虛擬空間的認同價值也將會得到認可。著眼提高全民國防教育傳播質效,從媒體引導的視角來看,未來媒體的發展方向應當同元宇宙的發展理念與邏輯保持一致,在傳播形態、傳播生態、交互方式的開發上確立起用戶的核心地位,滿足國家儀式傳播的場景化表達需求,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現實與虛擬需求;從虛擬應用的視角來看,在數字人的應用場景中,隨著技術與市場的逐漸完善,需要不斷探索“數字人擬人態與心智監測模型”,探索數字人的行為模式與虛擬交互模式,發掘在重要媒介事件中真實人與真實人、真實人與數字人、數字人與數字人之間的互動規律,探索雙界空間中的信息流通及信息影響方式,促進多元空間、多元身份關于國家之“想象共同體”的成型。
(四)探索“+元宇宙”模式延展文化記憶空間
對于國家儀式的傳播,除了達成“展演”“同情”“互動”等效果外,利用元宇宙技術實現歷史與文化記憶空間的建構,豐富和改造儀式敘事是創新儀式傳播的重要取向之一。當前,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全民國防教育資源紛紛開始走向“云端”,各類博物館、主題教育館、檔案館、成就館、兵器博物館等資源已經基本實現了數字化,可以通過網絡展示,達到開放學習、互通交流以及研究提升的效果。比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通過與全國10家博物館、紀念館聯動,推出了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專題展覽“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此次展覽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運用VR全景技術打造線上虛擬展廳,讓身處各地的用戶在“云端”即可觀展,成為全民國防教育傳播創新的有益嘗試。
如果說全民國防教育資源走上“云端”開啟了國家儀式展演與傳播的上篇文章,那么下篇文章則需要在跨界交流、虛擬敘事、歷史解讀上有所突破。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有些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前者主動同熱門游戲牽手,尋求跨界合作,推出了約40萬件虛擬展品,通過將其二維碼巧妙植入到游戲中,用戶可以體驗在不同的平臺和場景中自由切換的快樂。這從另一個側面告訴我們,對于有豐厚全民國防教育資源的博物館來說,在進行全民國防教育傳播中,不僅可以打破地理空間的限制,還能通過游戲來引流,實現“破圈”效應與“融合”傳播,進一步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走深走實。后者推出VR新聞體驗產品《復活節崛起:反叛的聲音》是用來紀念1916年愛爾蘭在復活節周末對戰英國軍隊的歷史性起義一百周年;推出的《1943年:柏林閃電戰》,以BBC戰地記者托馬斯的角度觀看二戰最激烈的場景,虛擬場景的還原以及敘事邏輯的架構是基于BBC檔案中托馬斯的原始廣播。上述兩款VR體驗都允許用戶以第一人稱視角在基于歷史素材重建的環境中進行體驗,重現歷史記憶。這啟示我們,在全民國防教育傳播中,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加上“非線性”的用戶探索敘事,可以激活用戶對歷史的感悟,重構歷史記憶。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
責任編輯:姜興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