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求深:跨越時空的受眾意識——雷燁戰地新聞實踐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
摘?要:戰地記者雷燁被稱為“多產高產的前線記者”。著眼樹立和強化軍事記者的受眾意識,本文結合雷燁的戰地新聞實踐提出,軍事記者眼中要有“靶子”,傳播時代最強音;心中要有問題,練就穿透迷霧直抵關鍵的能力;筆下要有細節,傳遞真實細膩的情感。
關鍵詞:雷燁;戰地新聞實踐;受眾意識
抗日戰爭時期,戰地記者雷燁被稱為“多產高產的前線記者”。他24歲投身革命,曾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前線記者團晉察冀組組長,29歲壯烈犧牲在抗日戰場。他拍攝的《日寇燒殺潘家峪》等照片、采寫的《我們怎樣收復了塞外的鄉村》等戰地通訊,讀來歷久彌新,業內專家稱其“具有跨越時空的受眾意識”。
受眾意識是指在采訪報道中,記者心中要有讀者(觀眾)觀念,是提高新聞傳播質效的關鍵一環。著眼樹立和強化軍事記者的受眾意識,本文結合雷燁的戰地新聞實踐提出,軍事記者眼中要有“靶子”,傳播時代最強音;心中要有問題,練就穿透迷霧直抵關鍵的能力;筆下要有細節,傳遞真實細膩的情感。
一、軍事記者眼中要有“靶子”,傳播時代最強音
雷燁是一名記者,更是一名戰士,他以相機紙筆做刀槍,戰斗在第一線,記錄重大事件,反映重要時刻。
直擊時局反映重要事件。雷燁新聞實踐是從抗大開始起步的。他采寫的《創造抗戰突擊隊員的斗爭》和《抗大同學畢業上前線》長篇報道,分別在1938年8月4日和9月1日,發表于我黨第一張在全國公開發行的機關報《新華日報》,并且都配發了毛澤東同志題詞。《抗大同學畢業上前線》同時還配發了由雷燁拍攝的歡送會上毛澤東同志致訓辭以及畢業學員的照片。雷燁還撰寫了2萬多字的長文《談延安文化工作的發展和現狀》,在《抗敵報》上連載發表,對團結和鼓舞文化工作者,以文化形式對敵人展開斗爭起到了重要作用。
聚焦一線瞄準火熱的戰斗場景。雷燁不是專職的攝影記者,但他拍攝的照片卻飽含感情。《八路軍戰斗在喜峰口》是雷燁1942年在長城喜峰口戰役即將打響時抓拍的八路軍戰士靜待敵人進入伏擊圈的經典畫面。照片中,三名背對鏡頭的戰士,手搭扳機,槍口指向前方,時刻準備戰斗。畫面的遠處,蜿蜒崎嶇的長城,荒涼的群山,構成了蒼涼雄闊的意境,堅貞不屈的八路軍戰士形象躍然紙上,真實再現了烽火連天的歲月里軍民波瀾壯闊的戰斗場景。
把人民群眾和官兵當成作品的主角。雷燁作品的“主角”幾乎都是人民群眾和官兵。類似如前所述的《八路軍戰斗在喜峰口》的戰士畫面,也時常出現在通訊中。如《那是從喀喇沁趕來的牛群》一文中這樣寫道:“哨兵窺望著林蔭上空火花似的星星。今夜,我們的隊伍的宿營地,就在寧靜的納爾河上!”以細膩的筆觸,深沉的情感,表達了在艱苦環境里八路軍戰士斗志昂揚的精神風貌。
寫新聞要上關注“天安門”,下關注“田間地頭”。雷燁的戰地新聞實踐啟示我們,軍事記者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重大事件的宣傳報道中傳遞權威聲音,實現最佳傳播效果;要用心用情去感悟,通過實地觀察,深入練兵場、演訓場感受、挖掘和捕捉閃光點,用優秀的作品詮釋精彩瞬間;要把人民群眾特別是基層官兵作為重要報道對象,真實反映他們投身強國強軍實踐的火熱生活,悉心回應他們的關心關切,強化他們對黨的創新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思想認知、情感認同、實踐自覺。
二、軍事記者心中要有問題,練就穿透迷霧直抵關鍵的能力
軍隊的新聞工作離不開抓問題。雷燁在新聞實踐中,始終突出問題意識,找準受眾關注點。
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作為戰地記者,雷燁不僅時刻關注我軍一線的戰況,還把目光投向日軍的罪行。1941年1月25日,豐潤潘家峪村1230人慘死在日寇屠刀下,全村僅有29人幸免遇難。類似的屠村,在當時并非個案。但雷燁感到,潘家峪慘案是日寇侵略中國的縮影,只有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立場上揭露其罪行,才能喚醒更多民眾抗日。他為此寫下了著名的戰地通訊《冀東潘家峪的大慘案》等,把該慘案昭告世界,引起強烈反響。
善用發散思維抓問題。發散思維,也稱為擴散思維、求異思維,是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在拓寬采訪視野的同時還能豐富報道思路,更能引發受眾關注。1939年,雷燁主動要求隨軍挺進冀東抗日最前線采訪。當時,敵我斗爭異常殘酷,雷燁在采寫直接反映戰場一線作品的同時,還拍攝了《熊熊的篝火》等思想性和藝術性兼具的照片。這些照片除在《晉察冀畫報》(1943年第3期)出專輯外,還被《人民戰爭必勝》(1988年)畫冊采用,深受群眾喜愛。
站在大局抓問題。雷燁注重站在大局抓問題,一方面記錄著日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累累罪行;另一方面深入群眾,組織領導群眾斗爭,用充滿感情的作品,真實反映冀東八路軍馳騁灤河、挺進熱南、突破“偽滿國防線”,英勇抗擊侵略者的英雄事跡。他的詩歌《灤河曲》、報告文學《我們怎樣收復了塞外的鄉村》、散文詩《新收復的鄉村為什么擁護八路軍》等,反映了群眾的呼聲,增強了軍民抗戰信心斗志,體現了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強大戰斗力。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雷燁的戰地新聞實踐說明,軍事報道既要反映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和解決當前重大的、迫切的問題,又要反映基層的呼聲,回應官兵的所思所想,為官兵排憂解難;要將問題意識挺在前,抓習以為常的“小問題”,帶著問題去觀察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新情況新變化新趨勢,避免新聞的淺層化和表面化;要拓寬視野,直擊部隊建設的難點、痛點、堵點,深刻剖析,促進問題解決,有效指導工作。
三、軍事記者作品中要有細節,傳遞真實細膩的情感
雷燁的作品善用細節傳遞真情實感,這完全得益于他善于捕捉細節和抓取細節。
抓取能夠傳遞新聞事實的細節。雷燁不僅記錄日寇的罪行,更記錄八路軍戰士艱辛的戰斗生活。如前所述的《熊熊的篝火》是1942年冬雷燁跟隨部隊轉戰塞北時抓拍的一張照片。照片中,八路軍戰士因沒有宿營地露宿于寒風凜冽的山林中,沒有棉衣御寒,只能點燃篝火取暖,寧肯“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也堅決不去打擾老百姓。畫面中的細節,傳遞出八路軍戰士風餐露宿的艱苦生活和積極樂觀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這與解放戰爭中感動世人的10萬解放軍官兵和衣露宿上海街頭的照片異曲同工。
抓取具有視覺沖擊力的新聞細節。1941年,雷燁報道了駭人聽聞的潘家峪慘案。他在撰寫的通訊《冀東潘家峪大慘案》中寫道:“機關槍就嘟嘟地向密集的人群掃射起來,人整排整排地都倒下了。墻外的獸軍,還把未趕進去的小孩,捉起來往院里扔,往石頭上摔,用硫磺彈,把這座院子燒著了。”這些細節真實記錄了日軍的暴行,把潘家峪的慘狀傳遞給了外界。
抓取能引起受眾共鳴的細節。雷燁在《我們怎樣收復了塞外的鄉村》一文中寫道:“孩子們穿著戰士們在秋天贈予的綠色的襯衫……在火線和戰士們歡笑,孩子們竟答應向戰士叫聲叔叔以爭取他唱一支歌或奏一次口琴。”文中對孩子和戰士的細節描寫飽含深情,折射出民眾渴望勝利、渴望和平的心聲,軍民魚水情躍然紙上。由此可見,軍事新聞的細節要獨到、有內涵,例證要新穎、恰如其分,讓文字靈動起來、鮮活起來。
細節決定成敗。雷燁的戰地新聞實踐說明,一篇有生命力感染力的新聞,要深入思考,細致觀察新聞現場,迅速及時地抓取典型而精彩的畫面細節。軍事記者要圍繞人類共通的情感,尋找看似平常卻不尋常的細節;要注重從采訪對象的互動中,發現與眾不同的細節;要用“第三只眼”,捕捉特定環境下局外人欲知但又不知的細節;要善于在眾多細節中取舍,抓住廣大受眾特別是官兵最關心關注的細節,增強軍事新聞報道的生命力感染力。
(作者單位: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責任編輯:姜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