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爱-第1页,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精品欧美一区免费观看α√,孩交精品乱子片免费

融媒矩陣 軍事記者

主管單位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主辦單位 ?  解放軍報社

編輯出版  《軍事記者》編輯部


主  編 ?  ?張和蕓 

文字編輯   ?楊慶民

文字編輯兼責任校對 ?  唐曉詩

美術編輯兼發行編輯 ?  倪曉麗

美術編輯兼校對編輯 ?  周敏君

本期值班 ?  張和蕓   

本期技術編輯 ?  許?敏?程?波


本刊顧問

袁永軍  ??冷 梅 陳國權

陸紹陽  ??陳昌鳳  ?趙云澤

隋 巖  ??廖燕靈  ??丁玉寶

?趙貴存  ??顧寶祚  ?鄒維榮 ??

肖一沙 ? 劉紹勇  ?濮端華

陳 飛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總發行處 北京報刊發行局

國內統一刊號 CN11-4467/G2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 ISSN1002-4468

國外發行代號 M6261

本刊代號 82-204

發  行 全國各地郵局

出版日期 雙月15日

每期定價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號

郵政編碼 100832

發行電話 010-66720796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印裝有誤?負責調換)

“用生命拍照”:真實記錄與眾不同的歷史瞬間——解析張崇岫抗美援朝“敢沖鋒”“敢創造”“敢深入”戰地攝影實踐及啟示

作者:周曉鋒

摘要:在槍林彈雨中真實記錄與眾不同的歷史瞬間是中外軍事記者的不懈追求。我國著名戰地記者張崇岫在抗美援朝戰地采訪中,“敢沖鋒”“敢創造”“敢深入”,拍攝了諸多蘊含技術性、現場性、客觀性、時代性的佳作,真實記錄了“最可愛的人”與眾不同的陽剛美,對新時代軍事記者具有重要啟示作用。

關鍵詞:張崇岫;戰地攝影;陽剛美

說起戰地攝影,人們總會想到“用生命拍照”的羅伯特·卡帕和他那句“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的名言。其實,在我國戰地攝影史上,出現過諸多“用生命拍照”的戰地記者。張崇岫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抗美援朝戰爭的五次戰役中,張崇岫“敢沖鋒”“敢創造”“敢深入”,親歷采訪了第二次戰役的新興里戰斗、長津湖戰斗、小高嶺戰斗,第五次戰役的江口洞戰斗、強渡昭陽江、五馬峙伏擊戰,拍攝了諸多蘊含技術性、現場性、客觀性、時代性的佳作,真實記錄下“最可愛的人”與眾不同的陽剛美。

在槍林彈雨中真實記錄與眾不同的歷史瞬間是中外戰地記者的不懈追求。張崇岫1942年參加新四軍,1948年開始學習攝影,1950年冬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九兵團政治部攝影組長,2023年,94歲的張崇岫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解析張崇岫抗美援朝戰地攝影實踐,對新時代軍事記者具有重要啟示作用。

一、“敢沖鋒”才能捕捉見證歷史的真實瞬間

1951年5月16日,中國人民志愿軍20軍某連的戰士們冒著敵人瘋狂的阻擊,沖向昭陽江對岸,身在隊伍中的張崇岫為避免相機和膠卷沾水受潮,將裝膠片的布袋捆在頭頂、將一臺相機捆在肩上,雙手舉著另一臺相機進行搶拍,及時記錄下了渡江戰斗的全過程,拍攝了《涉江追擊敵人》等歷史性畫面。畫面中,經過簡易偽裝的戰士們在過腰的江水中冒著炮火強行渡江,多枚炮彈就在鏡頭前不到5米的位置爆炸,濺起了近10米高的水花,危險程度可見一斑。

讓張崇岫未曾想到的是,這張方寸大小的照片,在未來發揮了難以想象的強大戰力。1952年,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兩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專門發行了4枚郵票,其中1枚的原型就是《涉江追擊敵人》,對正在建設新中國的人民大眾起到了極大鼓舞作用。據張崇岫回憶,自己的戰友就壯烈犧牲在身旁,但“所有戰士都沒有怕的”,鏡頭中的戰士們奮不顧身、英勇向前,甚至沒有人躲避,最終成功渡過昭陽江,完全占領了敵人前沿支撐點,打開了向敵縱深穿插的門戶。

張崇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多次提到一個細節,戰斗時,部隊讓他一手拿槍、一手拿相機拍照,他問上級為什么選中他,答案是因為他“敢沖鋒”。在張崇岫看來,志愿軍取勝的關鍵在于“強大精神力量”,隨軍攝影記者只有具備過硬的戰斗素養和拍攝技藝,才能做到“拿起照相機在炮火硝煙中拍照,手不會發抖?!薄案覜_鋒”是一種舍生忘死的品質,因為“敢沖鋒”,他抓住了轉瞬即逝的拍攝時機,拍下了見證歷史的關鍵時刻。而“敢沖鋒”背后,是他扎實的戰斗素養和拍攝技藝。

張崇岫剛被分配到兵團宣傳科從事攝影工作時,他認為自己既有戰斗經驗,又有文化基礎,更適合擔任基層政治干部,“不愿意”做只是用相機記錄戰爭的“旁觀者”。領導對他說:“我們就是要選你這樣有連隊生活經驗,經過戰火錘煉過的人,將來能夠沖到戰斗一線去拍攝?!?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除了《涉江追擊敵人》,從張崇岫的諸多照片也能明顯看到其“敢沖鋒”的特質,不論是美軍坦克爆炸、帳篷燃燒的瞬間,還是我軍發起進攻等畫面,在光照不足、設備并不精良、人員劇烈運動等多種拍攝受限的條件下,這些影像都重點突出、表意明晰,一些畫面中坦克履帶上的紋路都清晰可見,少數畫面甚至是連貫的,鏡頭同步跟拍志愿軍戰士的作戰行動,從沖鋒、子彈打出,到敵軍倒下、投降,再到最后打掃戰場,都一一呈現。

全媒體時代,照片的獲取更趨多元、便捷,比如谷歌街景攝影能讓每個連接網絡的人只需動動手指就能截取某一確切位置的實時景象。軍事記者是否還需要像張崇岫一樣“敢沖鋒”的品質?答案是肯定的。張崇岫拿起照相機已有70余年,他依然清晰記得剛接觸攝影時因錯過拍攝解放上海時我軍露宿街頭的畫面,師傅陸仁生的惋惜:“歷史一瞬間就過去了,我們搞新聞攝影只要抓住時間、地點、新聞事件,就能拍出獨一無二的照片,過了就永遠無法拍到?!毙畔⒈ǖ慕裉欤跋瘾@取方式、數量的“多”并不能保證拍攝情況的“真”,從某種意義上講,越是信息海量,越容易淹沒事實,也就越需要報道真實,“敢沖鋒”無論在過去、現在、未來都是獲取真實的硬功夫,沒有捷徑可走。

二、“敢創造”才能留存獨一無二的關鍵時刻

1950年12月,中美雙方在長津湖已經激戰9個晝夜。在這個過程中,張崇岫拍過一張清晰記錄夜晚志愿軍戰士向美軍陣地射擊的彈道軌跡照片。照片構圖之巧妙,意蘊之深遠,就算基于今天的技術、器材等,也少有人能夠達到。在構圖上,整個畫面被筆直的雪線和向上的彈道分成了雪地、戰壕、黑夜3個三角形區域,清晰交待了志愿軍戰士的作戰時間和地理背景;在拍攝手法和呈現內容上,張崇岫冒著暴露自身位置可能帶來的危險,果斷點燃鎂粉以照亮前景,呈現出志愿軍戰士英勇戰斗的姿態,同時大膽采用慢門拍攝技巧,用較低的快門速度將子彈的彈道軌跡、美軍帳篷起火的過程完整濃縮到了照片中。

通過照片,我們能夠強烈感受到志愿軍戰士旺盛的革命斗志和與敵人戰斗到底的必勝信念;更不難想象,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和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張崇岫要在夜晚與戰士們沖鋒的間隙,憑借直覺、依靠本能用凍僵的手指設置參數,拍攝一張主體清晰、重點突出的照片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能拍出這樣完美構圖的照片,除了張崇岫“敢沖鋒”,還離不開他“敢創造”。這是張崇岫戰地攝影的另一個重要特點。他不循規蹈矩于照片構圖、不刻板拘泥于拍攝參數,積極主動創造拍攝機會,立足現有條件創作極致畫面、最佳內容。他曾說:“現在在攝影界流行的觀念攝影、主題攝影,我覺得半個多世紀前,在部隊里,或者起碼說在我的個人認識里,就已經在踐行了。”

張崇岫回憶,隨軍解放上海后,在與蘇聯攝影師的交流中,他發現蘇聯攝影師會專門去拍攝勝利會師的一刻—“那是他們特別喜歡的表現勝利的手段”,對于鼓舞動員兵心士氣有著積極作用。這次交流給了他很大啟發,他也要拍攝一張表現我軍勝利事實的照片。長津湖戰役中段,當張崇岫得知咸興港取得大捷后,立刻帶上相機和一把手槍,不顧路途中可能遭遇殘敵、被打黑槍等危險,只身步行七八個小時、五十多公里,在中朝部隊集結前趕到現地,成功拍下了《中朝人民軍隊勝利會師東海岸邊》,記錄下志愿軍某部與朝鮮人民軍勝利會師的歷史瞬間。畫面中可以清楚看到倉皇逃走的美軍軍艦,以及中朝部隊的戰友們激動得握手、擁抱,并鳴槍慶賀等細節,清晰反映了美軍從東海岸咸興港敗逃,勝利屬于中朝人民的事實。這幅極具象征意義和歷史價值的作品,曾被國內外報刊競相登載,也在1952年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兩周年時,與《涉江追擊敵人》一起被印制成郵票在全國發行,成為中朝友誼永恒的見證。

戰爭年代,相機、膠卷、鎂粉等都是稀缺的軍事資源,這對攝影技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全媒體時代,AI影像等技術逐漸普及,諸多軟件讓以往高難度的照片變得唾手可得,以繪畫工具Midjourney為例,只要輸入想象的文字、對應的攝影師姓名等信息,就能在短時間內生成以假亂真的“照片”,完全顛覆了攝影“眼見為實”的特性。盡管如此,軍事記者依然需要張崇岫一樣“敢創造”的進取精神。技術的智能化會帶來信息的同質化,也就越需要主動創造來傳遞“獨有”。張崇岫的戰地攝影實踐所形成的觀點、經驗在戰爭時期無疑是超前的,對于今天新聞攝影實踐仍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只有主動創造才能打破同質,也只有眼里的世界與別人“不一樣”,才能拍出讓受眾印象深刻的“這一張”。

三、“敢深入”才能定格戰斗現場的生動畫面

1951年,在通往漢城的公路上,一名從裝甲車里走出來的美軍士兵不情愿地舉起雙手向志愿軍投降,張崇岫及時抓住了士兵正對鏡頭的瞬間,拍攝了《不得不舉起手來》組照。其中一張照片,前景是一具美軍士兵尸體和被丟在一旁的鋼盔,另一名投降的士兵雖然頭戴鋼盔、腳穿皮靴,身后是載有先進武器裝備的裝甲車,卻不得不接受被俘的事實而舉起雙手。志愿軍戰士端著槍站在車旁,頭戴布帽、腳打綁腿、神情嚴肅、不怒自威,與裝備精良卻狼狽投降的美軍士兵形成鮮明對比。還有一張照片,張崇岫抓拍到了美軍士兵跳下坦克,志愿軍戰士端著沖鋒槍命令其投降的瞬間,將我軍用“小米加步槍”打敗美軍的事實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很多次拍攝都面臨著生死的考驗,張崇岫回憶,這些照片是在美軍撤退的混亂中拍下的,當時“子彈、炮彈都沒停,我不下去拍,那就抓不到這個場景了”。最危險的一次拍攝,他和另一位記者挎著相機被敵人發現,急忙鉆到橋洞中躲避,4架飛機圍著大橋兩邊轟炸,橋洞兩側被炸得一塌糊涂,他們躲了20多分鐘,逃過一劫,張崇岫說:“我一直相信,只要注意點,子彈是能躲得開的……”

在朝鮮的兩年多時間里,張崇岫始終深入一線抓拍戰斗場面?!案疑钊搿币惨虼顺蔀樗麘鸬財z影實踐的特點之一。他曾說:“要想拍到別人很難拍到的戰斗照片,必須自己創造機會,到戰爭第一線去,跟著先頭部隊走,與突擊穿插的戰士們肩并肩,和敵人面對面?!?/p>

如果說“敢深入”一線記錄戰場宏大場面是對張崇岫膽識和技能考驗的話,那么“敢深入”那些看似抓不到轟動新聞的場景捕捉不同尋常的新聞,則是對張崇岫新聞視角的檢驗。戰斗間隔,他深入營地、田間地頭,捕捉到了一幅幅溫暖的畫面?!吨驹杠姂鹗繛樽约嚎p補軍鞋》是其中的代表作—位于前景的志愿軍戰士面帶羞澀的微笑,雙腿并攏夾緊,略有些緊張,粗糙的雙手一只手拿著繡花針、一只手認真穿著線,身旁放著一只殘破的軍鞋;位于中景的志愿軍戰士則開心地看著身旁正在縫補軍鞋的“局促”的戰友,目光充滿了對于戰友的愛戴。照片中,輕松的笑臉和危險的存在、手上的繡花針和身前子彈箱、整潔的著裝和雜亂的戰場等多對彼此沖突的“矛盾”,賦予了整個畫面不尋常的視覺張力,讓本來平常的畫面變得不凡,殘酷的戰爭仿佛也因這兩名戰士陽光的笑容而給人以和平的希望和重生的力量。

除此之外,張崇岫還記錄過志愿軍戰士為迎接農歷新年到來,在坑道口張貼春聯的畫面;拍下過女文工團員為休整的戰士們表演文藝節目的照片;捕捉過中朝部隊勝利會師后,中朝兩國女戰士高興得相擁起舞的瞬間。這些珍貴的影像,為鼓舞士氣、穩定軍心、爭取民心、增進中朝友誼、瓦解敵軍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戰爭年代,因傳播條件滯后、人員器材制約、敵方信息封鎖等,深入一線是戰地記者采集素材、及時取證的必備素質和客觀要求。全媒體時代是否還需要像張崇岫這樣的“敢深入”?答案是肯定的。獲取信息的便捷并不意味著感受情感、揭示真理的便捷,深入一線是為了深入人心,對于軍事記者而言,真正有價值的畫面,要靠真情換取,真情也需要通過真情傳遞。深入一線意味著要用真心對待官兵、用真情謳歌真理,這個“一線”不在互聯網的搜索引擎里、不在別人提供的匯報材料里,也不在辦公室的電話里,而在人跡罕至的哨所、硝煙彌漫的前線、基層官兵的身邊,正如張崇岫所說:“只有貼上去,才能拍出好照片?!?/p>

(作者單位: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

責任編輯:唐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