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媒體時代電視紀錄片剪輯質效探析
摘?要:剪輯被稱為電視紀錄片生產的“最后一公里”,剪輯水平直接影響著紀錄片質量。著眼提高全媒體時代電視紀錄片剪輯質效,本文結合電視紀錄片剪輯實踐提出,電視編輯要站在“天安門”上想問題,厘清楚“為什么而剪輯”;要鉆進素材庫里找靈感,想明白“要剪輯出什么”;要瞄準制作鏈路謀創新,解決“怎么樣剪輯好”。
關鍵詞:電視紀錄片;剪輯;質效
如果說紀錄片腳本撰寫是一度生產,素材拍攝是二度生產,那么剪輯就是三度生產。作為電視紀錄片生產的“最后一公里”,剪輯質效高低直接影響電視紀錄片的整體邏輯性、結構嚴謹性、情節故事性、情緒準確性、思想表達性。著眼提高全媒體時代電視紀錄片剪輯質效,本文結合電視紀錄片剪輯實踐提出,電視編輯要站在“天安門”上想問題,厘清楚“為什么而剪輯”;要鉆進素材庫里找靈感,想明白“要剪輯出什么”;要瞄準制作鏈路謀創新,解決“怎么樣剪輯好”。
一、站在“天安門”上想問題,厘清楚“為什么而剪輯”
全媒體時代對電視紀錄片剪輯水準提出更高要求。電視編輯要提高政治站位、關注民生動態、研判輿情形勢等,厘清楚“為什么而剪輯”。
提高政治站位。電視紀錄片承擔著彰顯國家意志、傳遞時代精神、樹立文化自信的使命任務,具有較高的政治要求。如《永遠在路上》全景式記錄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的反腐敗斗爭歷程,《大國外交》展現中國外交領域的新思想新戰略新實踐,均從不同角度闡釋國家重大發展舉措,獲得受眾廣泛認可。這充分說明,電視紀錄片必須把正確的政治方向擺在首位。電視編輯要提高政治站位,學會站在“天安門”上想問題,時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要從政治高度思考剪輯內容,確保準確性、有效性,達到腳本、素材、剪輯的最強表達;要正確領會主題立意,防止出現“低級紅”“高級黑”。
關注民生動態。以人民為中心是電視紀錄片始終堅持的生產導向。近年來,《人間世》《生活萬歲》《舌尖上的中國》等作品記錄普通人生活百態,為大眾呈現了鮮活真實的中國,成為爆款。由此可見,電視紀錄片要滿足大眾精神文化需求,電視編輯就必須跳出剪輯本身,要俯下身沉下心,深入一線,深入生活,深入實際,尋找靈感;要了解民生動態,關注社會現實問題,走進普通人的內心世界;要熟知大眾語態,用普通人看得懂樂意看的剪輯手法,剪輯出接地氣、冒熱氣的作品,引起受眾共鳴。
研判輿情形勢。面對風云激蕩的輿論場,電視紀錄片既要講好中國故事,也要發出中國聲音。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紀錄片《永動的戰爭機器》選用美國一手資料素材還原事實,揭露“地球上最好戰的國家”的真實面目,借力打力,直擊要害。該片播放量達830萬,榮獲第33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一等獎。這啟示我們,電視編輯要具備國際思維和戰略視野,認清嚴峻復雜的國際輿論斗爭態勢;要研判輿情形勢,熟知哪些內容易被解讀攻擊,哪些內容易被炒作孵化,哪些內容易被丑化黑化;要準確把握斗爭原則,提升影像敘事能力,對“能剪”與“不能剪”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二、鉆進素材庫里找靈感,想明白“要剪輯出什么”
對于電視紀錄片生產來說,腳本素材是明線,視頻剪輯是暗線,雙線合一,才能準確表達意圖。這就要求電視編輯鉆進素材庫里找靈感,確定剪輯的思路和方式。
描摹細節,剪出故事性。被譽為我國影視界“第一把剪刀”的著名剪輯師傅正義,剪輯了《青春之歌》《紅樓夢》等眾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他一直把“剪出戲來”作為剪輯標準,這對電視紀錄片剪輯很有啟示意義。“戲”就是故事,講故事是電視紀錄片重要的敘事方式之一,而細節是故事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實踐證明,電視編輯在剪輯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并應用能夠反映人物精神和時代特征的細節素材,如眼神、表情、動作、語氣、語態等;要強調情節因素,在內容呈現上注重人文世界的深度挖掘;要以小細節見大情懷,如用故事化的口吻解讀國家大事,反映普通人的多彩生活。
勾勒節奏,剪出思想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制作的電視紀錄片《新時代中國人權》集故事性與思想性于一體,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金句”展開理論闡釋,有機融入人物采訪、故事講述和史料數據,通過節奏明快的剪輯手法,將抽象的人權理念具象化,吸引上億人次觀看。該片獲第33屆中國新聞獎新聞紀錄片一等獎。由此可見,電視紀錄片要激發受眾的觀看興趣,電視編輯就要避免平鋪直敘、照本宣科的剪輯手法,要通過起承轉合的節奏強化內容的層次感、氛圍感;要善于借助畫面暗含的隱喻、轉喻關系和象征性意義來闡述抽象的思想等;要突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化主題和思想內涵。
渲染意境,剪出藝術性。湖南衛視等出品的電視紀錄片《中國》再現華夏歷史,為觀眾呈現了悠悠千年古國的精神圖騰。該片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在視覺上呈現出極致的寫意風格,如秦始皇立于礁石、面朝大海的畫面,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波濤洶涌,“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意境激蕩人心。實踐證明,電視紀錄片不能虛構,但可以運用藝術手法創造含蓄的意境。電視編輯要合理運用長鏡頭展現不同的時空、環境、人物關系,體現紀錄片獨有的藝術氣質;要通過跳切等剪輯手法渲染情緒,呈現人物的內心狀態,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要注重素材組接背后的表意性,留給觀眾想象、回味的空間。
三、瞄準制作鏈路謀創新,解決“怎么樣剪輯好”
從確定主題、取景拍攝到后期剪輯、發行播出,一部電視紀錄片的誕生要經過一系列嚴謹的制作流程。對于電視編輯而言,要想剪輯出一流的作品,僅專注于剪輯遠遠不夠,要瞄準整個制作鏈路謀創新。
工作前置,從幕后走到臺前。電視紀錄片蘊含著深刻的思想,電視編輯應盡早介入前期工作,以便于快速尋找合適的拍攝素材。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電視臺制作的紀錄片《兩彈結合風云錄》,電視編輯參與了大量前期調研工作,查閱百余份史料資料、走訪百余位親歷者,真實再現了老一輩航天人“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精神風貌,獲得較高收視率。這啟示我們,電視編輯要將工作前置化,通過參與策劃拍攝等前期工作,從而更深入了解作品的構思立意;要建立導演、編劇思維,運用景別、角度、光色、焦距去構建影響觀眾視聽感受與情緒的故事;要打破腳本的束縛,賦予鏡頭語言鮮活的生命。
精準取材,構建剪輯的“四梁八柱。“四梁八柱”原本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筑結構術語,指的是建筑的主要支撐結構由四根梁和八根柱子組成。這個建筑類術語包含的道理也體現在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一部時長15分鐘的電視紀錄片,通常需要300-600小時的拍攝素材,后期剪輯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應融入“四梁八柱”理念,即拍攝素材和主題思想一一對應,分門別類、建檔立卡,從而提高剪輯速度,贏得制作時間。實踐證明,“四梁八柱”理念不僅能使電視編輯精準把握內容整體框架結構,還能對與之相匹配的素材了然于心,在最短時間,以最快速度找到最能表達主題思想的拍攝素材和資料素材。
技術賦能,突破傳統生產邊界。隨著人工智能飛速發展,AR/VR、AI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電視紀錄片。如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紀錄片《超時空尋找》第一集《望·重逢》中,為幫助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士田威彌補和已故戰友韋加民在河南汝南城擦肩而過的遺憾,該片借助“實時動捕+VR”技術還原韋加民樣貌,虛擬兩位老人再遇敘舊的場景,令觀眾動容。由此可見,新興技術與電視紀錄片的有機結合,可以突破傳統紀錄片生產的邊界,電視編輯要緊跟智能化發展趨勢,始終保持對技術的敏感性和前瞻性;要善用技術提高剪輯質效,實現“1+1>2”的效果;要活用技術帶動呈現形式的創新,增強產品的吸引力。
(作者單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電視臺)
責任編輯:唐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