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統一:既繪“大寫意”,又描“工筆畫”——《中國國防報》國防動員宣傳實踐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
摘?要:國防動員是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播對培塑民眾國防觀念、促進軍政軍民團結、凝聚強國強軍磅礴力量有著積極作用。著眼提高國防動員宣傳報道傳播質效,本文結合《中國國防報》國防動員宣傳實踐提出,把握好政治性與新聞性、時效性與全局性、指導性與可讀性相統一原則,構建國防動員新聞宣傳新格局。
關鍵詞:國防動員;《中國國防報》;傳播實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健全國防建設軍事需求提報和軍地對接機制,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國防動員貫通經濟與國防、橫跨軍隊與地方、關聯平時與戰時,是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贏未來戰爭的重要戰略支撐。國防動員宣傳對培塑民眾國防觀念、促進軍政軍民團結、凝聚強國強軍磅礴力量有著積極作用,是塑造軍事主流輿論新格局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全媒體時代給國防動員宣傳提供了新機遇也帶來了新挑戰。本文結合《中國國防報》(以下簡稱“該報”)國防動員宣傳實踐,在分析全媒體時代加強國防動員宣傳的重要意義、構建國防動員新聞傳播新格局原則要求的基礎上,圍繞凸顯針對性、體現貼近性、增強可讀性,探討加強和改進國防動員宣傳的方法路徑,以期為提高國防動員宣傳報道傳播質效提供借鑒參考。
一、深刻認識全媒體時代加強國防動員宣傳的重要意義
國防動員是將動員潛力轉化為國防實力的重要舉措,動員的主體是國家,對象是一切可利用的各種資源,實質是轉化。宣傳不僅是動員的重要組成,也是其實現路徑。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全媒體時代萬物皆媒,內外環境的改變讓加強國防動員宣傳更為緊迫和必要。
(一)加強國防動員宣傳是時代之需
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未來戰爭越來越表現為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較量。作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動員平時是強大的威懾力,戰時是強大的保障力。打造國防動員輿論傳播新格局、凝聚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國防建設強大合力,是塑造軍事主流輿論新格局的題中應有之義,需要主流媒體主動作為。
(二)加強國防動員宣傳是改革之需
當前,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已全面落地,這是黨中央、中央軍委著眼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安排,充分體現了國防動員的戰略地位。加強新時代國防動員建設必須牢牢把握國家政略需要和安全戰略需求,把動員事業放在復興偉業中謀劃,把動員布局放在國家全局中謀篇,把動員方略放在強軍戰略中謀定。推進改革落地落實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完善的制度機制,也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作為保障。特別是2022年以來,省以下各級國防動員辦公室陸續在原人民防空辦公室的基礎上掛牌成立,國防動員建設站到新的起點上。做好國防動員體制改革落地的“下篇文章”,吸引公眾對新時代國防動員工作的關注、引導其行為選擇和情感投入,需要主流媒體奮發有為。
(三)加強國防動員宣傳是強軍之需
全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主持人”。國防動員服務的是部隊、保障的是打贏,經驗告訴我們,涉軍問題自帶流量,容易成為輿情關注的焦點。特別是近年來,部隊實戰化訓演和遂行搶險救災等多樣化軍事任務日趨頻繁,依托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進行伴隨式動員保障也成常態,動員活動更多地走上前臺。在此過程中,國防動員宣傳一方面要在眾聲喧嘩的輿論廣場上占領主場,讓網民滑動屏幕的指尖能夠停留在產品上,凝聚起關心支持國防建設的蓬勃力量;另一方面,要掌握好發聲的時度效,減少公眾猜測誤解,防止不必要的炒作,防止細節泄密、過程泄密、大數據關聯泄密,避免負面影響。由此可見,加強國防動員宣傳事關全面提升國防動員支撐強軍勝戰能力全局,需要主流媒體善作善為。
二、準確把握構建國防動員新聞傳播新格局的原則要求
國防動員一頭連著部隊,一頭連著地方。該報在宣傳中注重兼顧軍地需求,既讓部隊官兵看了增底氣、提士氣,對打贏新時代人民戰爭堅定不疑;又讓地方干部群眾看了思路清、目標明,對保障子弟兵打勝仗信心十足。
(一)政治性與新聞性相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2月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增強政治家辦報意識,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牢記社會責任,不斷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這一論述為國防動員宣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該報密切關注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推動改革落地的具體舉措,推出諸如《北京市國防動員辦公室掛牌》《把國防動員擺上位主動抓》等系列消息和《黨政領導應當能文能武》等評論,不僅記錄改革落實進程,明確提出落實國防動員工作是地方黨委、政府的職責,而且梳理出工作抓手,給人以啟迪和借鑒,起到良好宣傳效果。由此可見,政治性是新聞的第一屬性,決定著傳播的方向;新聞是輿論形成的基礎和依據,決定著傳播的范圍效果。國防動員宣傳要力求政治性與新聞性的統一,要提供真實、及時、準確的信息,讓受眾了解國防動員的思想理念,滿足受眾知情需求;要依托所傳播的信息把一定的觀念賦予其中傳播出去,引導受眾理解和支持國防動員建設;要以“小開口、深挖掘”“一滴水見太陽”等方式,講好關心支持國防動員建設的故事,贏得受眾感染受眾,進一步爭取受眾對國防動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二)時效性與全局性相統一
時效性是新聞的基本屬性。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該報一方面緊跟時事,及時快速反映國防動員領域的信息、活動和理論,另一方面關注全局,密切把握信息發布的時機節奏。2023年12月18日,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軍地迅速展開聯合救援行動。觀察此次備受全國人民矚目的應急動員,該報2024年1月5日推出稿件《從積石山抗震看國防動員準備》,分析應急動員與應戰動員的相似性,并從應急行動中推導應戰動員的切入點與發力點,稿件被軍地媒體廣泛轉載。該報刊發的《“清涼驛站”暖兵心》一稿,則是“特意”滯后一段時間才推出的報道。其時,某部官兵遠程機動路過江西鷹潭,軍供站利用改造后的廢棄倉庫實施保障。這則新聞如果在軍供站保障部隊行動的同時刊發,可能存在關聯泄密、影響全局的隱患。待部隊完成任務后再推出,時效性雖然有所減弱,但并不影響整體效果。由此可見,新聞輿論工作中要把握好的“時”,是及時,更是適時,即重視時機和節奏。國防動員工作具有牽一發動全身的特點,國防動員宣傳要注重從全局上運籌和把握。對于一般性工作、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動員,要講究時效,在堅持真實準確的前提下,力爭第一時間發布新聞信息、第一時間報道權威表態,力求先聲奪人首發定調;對于因保密等形勢要求需要等一等的、因各方爭議較大需要緩一緩的,則應認真觀察思考,爭取在最佳時間節點刊發最適宜的內容。
(三)指導性與服務性相統一
運用報紙指導工作是軍隊媒體的優良傳統。該報按照“既報做法、又報想法”的思路,探索指導性與可讀性相統一的方法路子。一方面,以飽蘸激情的筆墨為改革中走在前列的單位畫像,推出的諸如《以昂揚姿態跨入新賽道》《由人民防空向國防動員拓展》等消息,介紹先進經驗、宣傳典型做法,使各地國防動員辦公室學有標桿、干有榜樣;另一方面,針對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邀請專家和基層一線的同志集思廣益,析事明理。如針對少數受眾對國防動員與擁軍支前的聯系與區別分辨不清問題,推出《讓國防動員與擁軍支前相得益彰》等相關稿件,從概念上、制度建設上、組織實施上等多個方面指出二者的不同,并提出應著眼提高全民國防建設對人民軍隊戰斗力的貢獻率,探索二者同頻共振、相得益彰的方法路子,有讀者留言“長知識、受啟發”。實踐證明,全媒體時代運用報紙指導國防動員工作,要寓指導性于知識性中;寓指導性于可讀性中;寓指導性于服務性中。
三、不斷探索加強和改進國防動員新聞傳播的方法路徑
“平時不見一人,戰時雄兵百萬。”該報針對國防動員寓軍于民的鮮明特征,不斷改進方法路徑,努力向受眾呈現“地平線以下的東西”,提高國防動員新聞傳播質效。
(一)做好調查研究,凸顯針對性
看得透、研得深,才得講得清、說得準,進而傳播廣、影響深。當前,縣以上政府設立專職辦事機構,縣以下的國防動員工作誰來做怎么做?為此,該報刊發《不增一個編制?建起三支隊伍》《各機構設全,專兼職合理》等稿件,介紹浙江嘉興用好網格員隊伍、江蘇鹽城建立基層國防動員工作站促進國防動員工作末端落實的具體做法。基層工作人員表示“及時”“解渴”“管用”。這從另一個側面告訴我們,國防動員宣傳中,對于國防動員需求方—部隊,要讓其了解改革進程,使其愿意提報需求、知道向誰提報;對于國防動員供給方—地方相關部門和人員,要幫他們了解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做到取他人之長補自家之短。這啟示我們,權威性和針對性是提高工作報道傳播質效的關鍵。這提示我們,主流媒體要緊跟上級指示精神、緊跟黨委工作思路、緊跟階段性工作重點、緊跟一線工作實際,避免報道中說空話、套話、外行話;要通過與基層建立熱線聯系、深入采訪調研等方式,洞察把握工作整體情況;要著眼解決問題,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遴選出有參考價值和新聞氣息的線索“解剖麻雀”,提高稿件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二)對接受眾需求,體現貼近性
信息爆炸的全媒體時代,如何在眾聲喧嘩中讓傳播內容脫穎而出,成為主流媒體面臨的嚴峻挑戰。該報找準共鳴點交匯點,以貼近性吸引注意力。如稿件《老舊防空洞變身窖藏》《背簍菜市場供需兩旺》,將人民防空工程戰時保護生命、平時服務生活的獨特功能娓娓道來,業內專家稱“看似普通的報道貼近了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這啟示我們,全媒體時代,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傳統傳播方式面臨傳播力偏弱、觸達率不佳等困境。改變大水漫灌式的泛化傳播,通過精準投放和靶向推送,把對的信息傳遞給對的人,成為提高傳播質效的必然選擇。要“因人而傳”,根據不同受眾的特點進行信息定制和發放,有的放矢增強傳播效果;要“因時而傳”,轉變話語,從目標受眾視角出發,把政治話語、理論話語轉變為受眾語言,善于使用受眾喜歡聽、聽得懂、記得住的平實語言、感人故事、生動案例;要“因事而傳”,既緊貼工作唱好“四季歌”,又聚焦變化凸顯時代感,通過細節描摹讓受眾在“年年歲歲花相似”中感受到“歲歲年年人不同”。
(三)適應時代特點,增強可讀性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該報注重通過講故事、列圖表等方式,增強可讀性,強化受眾對國防動員的感性認識和感情認同。如前文所述反映江蘇鹽城建設基層國防動員工作站經驗的稿件《各機構設全,專兼職合理》,專門配發圖表,詳細介紹工作站人員構成情況。不少基層單位表示,“簡潔直觀,方便學習借鑒”。由此可見,提高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質效,不僅文辭要適應時代審美,表達方式和技巧也要貼近時代要求。要善于通過講故事等方式,借由故事敘事搭建橋梁,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關系,形成想象,讓有意義的報道更有意思;要善于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用圖表、漫畫等承載信息內容,多維度加強報道,幫助受眾加深對新聞內容的理解;要善于通過有味道的語言,讓意義深度更加拓展,在不知不覺中深入人心。
(作者單位:解放軍報社)
責任編輯:張和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