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明亮的食堂、琳瑯滿目的物資代購點、方便存取現金的銀行ATM機……近日,江蘇省軍區南京第二十七離職干部休養所生活服務中心完成改造升級,全新的環境、周到的服務讓老干部和老阿姨們滿心歡喜。
該干休所始終把贏得老干部“笑臉”作為工作出發點,堅持內部挖潛強能、外部整合聚能、信息技術賦能,構建形成“居家養老、親情關懷、醫療照護、義工幫扶、智能服務”立體式服務保障模式,老干部獲得感、尊崇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為老干部家中安裝智能助老設備。
邀請老干部參加《志愿軍:雄兵出擊》影迷見面活動。
“把服務做到老干部心坎上”
“要不是有你們,這矛盾真的是解不開……”近日,老干部遺屬胡汝賢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該干休所門診部,拉著護士何桂萍的手連聲道謝。原來在前段時間,何桂萍在巡診時發現胡阿姨愁眉不展、神情恍惚,后來通過交談得知這是因為她家中發生了財產繼承糾紛,讓胡阿姨一度十分困擾。對此,該干休所迅速啟動糾紛調解機制,指定專人全程跟進協調,最終妥善解決了這一糾紛。此類家庭涉法問題,該干休所近年來已先后調解30余件。
“要把服務做到老干部心坎上。”在工作中,該干休所堅持想老干部之所想、急老干部之所急,全方位精細化做好服務保障工作。他們把學習課堂設在老干部床前、把辦公地點搬到老干部家中,主動送學上門、送服務到家,工作人員時常與老干部老阿姨拉家常、頌黨恩。同時,他們還建立“一對一精準服務,一幫一包干服務,一跟一全程服務”的結對聯系責任制,把“等服務”轉化為“送服務”,確保了服務保障無死角、無盲區。
此外,該干休所細化明確了服務保障工作“首問負責制”,健全老干部服務臺賬做到事事有回應,制作“應急電話聯系卡”方便老干部隨身攜帶,每季度召開老干部情況通報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常態堅持節假日和日常走訪慰問制度,受到了老干部老阿姨的普遍歡迎。
“為服務插上信息化翅膀”
“‘金點子’座談會成效顯著,非常好!我們應該堅持辦下去……”不久前,年近百歲常年臥床的老干部邢忠浩利用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參加老干部管委會時興奮地說。
“讓服務插上信息化翅膀。”近年來,該干休所積極探索推開“互聯網+”服務模式,以智能化養老終端采集數據為基礎,以信息化和智能化呼叫服務為保障重點,整合駐地養老服務、醫療衛生和家政服務等優質資源,線上、線下互聯互動,讓老干部老阿姨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各類服務。
老干部任長盛因出行不方便,通過服務終端提出中醫理療需求,平臺根據他的住址派單給附近的簽約中醫服務機構并約定上門理療,耗時僅需5分鐘。任長盛老人感慨地說:“有了這個平臺,我們就可以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務了。”
筆者點開系統操作頁面看到,該平臺具備遠程醫療、家政服務、餐飲訂制、車輛調度、緊急救助、安全預警等功能,不僅能夠實時跟蹤老干部的日常出行、飲食健康等情況,也為干休所搞好服務保障和日常管理提供了有效管用的技術支撐,打破了老城區干休所場地、服務、條件的發展限制和壁壘,實現“沒有圍墻、服務到家”等方面的服務保障模式迭代升級。
“讓服務融入社會大舞臺”
“下面,有請我們的老英雄入場,大家掌聲歡迎。”去年國慶假期期間,在《志愿軍:雄兵出擊》南京影迷見面會上,曾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王順秀、任長盛、梁清娜、陳競芳4位老干部緩步進入電影放映廳,影迷們自發起立,現場頓時掌聲雷動。這是該干休所依托社會資源滿足老干部精神需求,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一項具體舉措。
“為了那一張張笑臉”,該干休所面對保障對象整體年齡偏大、醫療保健需求較高等現實情況,堅持“讓服務融入社會大舞臺”的理念,積極探索拓展社會化服務,用好醫療、養老和家政等社會資源,與專業組織、服務機構等簽訂協議購買服務,構建以干休所服務為主導、專業服務為支撐、志愿者服務為補充的工作體系,全面提升了干休所服務保障水平。
針對老干部老阿姨最關注的醫療問題,他們打出系列“組合拳”:與地方養老機構建立合作機制,承辦以養老助老服務為主題的活動和健康服務;與駐地多家三甲醫院簽署共建醫療服務協議,開設急診“綠色通道”;與社區醫院開展上門送醫送藥簽約服務,讓保障體系外的老阿姨們也能享受移動檢查詢診等個性化服務;與南京市某著名中醫館簽約,上門為老干部老阿姨提供中醫診療、保健、艾灸、足療等醫療健康服務,極大消除了老干部老阿姨的所憂所慮,使他們能夠放心舒心地安度幸福晚年。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