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張碩 發布:2024-07-30 06:42:58
鮮亮的橙色,熾熱的初心
■解放軍報記者 范恩達 謝 菲
青春的色彩是什么?
對于那群堅守在平凡崗位的武警官兵來說,青春是一片低調的綠,似小草般平凡;青春更是一抹鮮亮的橙,似火焰般熾熱。
他們受命于危難之間,身著橙色救援服,奮勇出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工程救援兵。
夏日,南方傍晚的陽光依舊炙熱。武警廣西總隊某機動支隊訓練場上,中士何維維繞著跑道,一圈又一圈地不停奔跑,身上的體能服早已被汗水浸濕?!八捏w能肉眼可見在進步!”看著何維維奔跑的身影,班長巖省感嘆道。
誰能想到,剛進入軍營時,何維維體形微胖,體能成績十分不理想。然而,良好的體能是完成救援任務的基礎,無論使用救援設備還是轉移傷員,都對工程救援兵的體能提出很高要求。
“自己都跑不動,更別說背傷員了!”巖班長看似玩笑的一句話,卻深深刻進何維維心中。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超越自我,練出過硬的救援本領。
一次山火救援任務,官兵們從中午奮戰到深夜,撲滅了大范圍火情。巖省帶著隊員到山腳下休息,大家分散在各個點位輪流看守火場?!吧窖幇l現起火點,疑似樹木復燃,請立刻前往處置!”這時,對講機里突然響起緊急通報。情況危急,來不及做準備,巖省立即點了幾名隊員一同出發。
“班長,我也去,我可以的!”何維維的自告奮勇,讓巖省愣了一下。但現場確實人手不足,他同意了何維維的請求。
夜間,山林中路況復雜,官兵們只能扛著設備、提著工具奔向一線。就在巖省喘息的空隙,一個身影突然跨步向前,來到他前面?!昂尉S維?這小子的體能竟然這么好了?!”巖省心中一震,趕緊加快腳步追上去。
由于及時趕到,火情被成功處置??粗尉S維,巖省忍不住感嘆:“你小子好樣的!跑得挺快,我都追不上你了?!焙尉S維笑著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回答道:“班長,這是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可不想因為體能拖大家后腿。”
燈光下,救援隊員被山火熏黑的臉龐、被樹枝劃破的橙色救援服,輝映著那顆為了人民赴湯蹈火、奮不顧身的赤誠之心。除了何維維,還有更多奔波于救災一線的救援隊員憑著內心的熾熱沖鋒向前,勇敢無畏地穿梭在生死線上,只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那次撲滅山火,返程之前,老鄉們一起為他們送行。拉起的橫幅上,“英雄”兩個字格外耀眼。當記者問到被稱作“英雄”是什么感受時,巖省回答道:“哪有什么從天而降的英雄,我們不過是為了人民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風平浪靜時,他們身著低調的橄欖綠,在日復一日的枯燥訓練中提升本領,如小草般扎根生長;危險來臨時,他們穿著那抹鮮亮的救援橙,無怨無悔、向險而行,像火焰般為群眾照亮求生之路。
這,就是工程救援兵的青春色彩。
武警廣西總隊某機動支隊救援隊員展開救援訓練。圖為領取裝備趕往救援現場。劉 明攝
赴湯蹈火 向險逆行
——探析奮戰在搶險救災前線的工程救援兵能力之源
■許 東 陳 鑫 解放軍報記者 范恩達 謝 菲
綠色、橙色、白色——每當災難降臨,只要看見穿著這些顏色的身影逆行而至,總能帶給人滿滿的安全感。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救災現場,那些身著橙色救援服的官兵,正是負重前行的一員。
一次次沖鋒在水火無情的一線,一次次堅守在最危險的關口……他們以平凡之軀向險逆行,為人民群眾鑄就堅強防線。雖然也會害怕危險、恐懼死亡,但他們的字典里從沒有“退縮”二字。
前不久,記者走進武警廣西總隊某機動支隊某中隊工程救援排,聆聽他們在平凡崗位守護人民平安、點亮希望之光的動人故事。
價值觀
“因為被光照亮過,所以我也想成為其他人的光”
“班長,怎樣才能成為一名特戰隊員?”剛進軍營那天,懷揣“特戰夢”入伍的新兵夏世豪就迫不及待地問班長。“那得努力訓練才可以?!卑嚅L笑著對他說。
這句話,讓夏世豪干勁滿滿。新訓3個月,他憑借加倍努力,各項訓練成績都名列前茅,很快成為新兵里的佼佼者。臨近分配,夏世豪每天都在憧憬自己成為特戰尖兵的帥氣模樣,想象著未來戰斗時的颯爽英姿??伤f萬沒想到,自己竟然被分到了工程救援排。
夢想中戰斗沖鋒的熱血場景,突然變成灰頭土臉的破拆挖掘;手中握著的不是鋼槍,而是各種類型的救援工具……這讓一心想當特種兵的夏世豪情緒低落,面對那身橙色的救援服,他心里甚至有些抗拒。
改變,源于一次救援初級培訓。
那次培訓,夏世豪被選中扮演地震中的受困者。被埋在“廢墟”之下,夏世豪剛開始還覺得新鮮,但很快,他的內心便泛起恐慌。地下空間十分狹小,沒有水源,也沒有食物。時間一分一秒流逝,蜷縮在黑暗中,他的雙腿早已麻木。
聽著救援隊員的腳步聲靠近又遠去,夏世豪越來越害怕:要是一直被困在這里怎么辦?要是沒被救援成功怎么辦?
直到被生命探測儀發現,被救援隊員抬出“廢墟”——受困近5個小時,看見橙色救援服的瞬間,夏世豪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光。培訓后的復盤會,他向戰友分享自己的感受:“置身于‘廢墟’下時,我才明白救援的意義在哪里?!?/p>
從那天起,夏世豪不再執拗于曾經的“特戰夢”,下定決心精練救援技術:“我希望憑借自己的努力,救出更多身陷險境的人?!?/p>
進行救援訓練時,夏世豪腦海中常?;仨懫鸢嚅L的一句話:“只要在平凡崗位上做到極致,我們每個人都有特別的價值?!睂仍爢T來說,只有充分認識救援的意義、理解救援的價值,才能用百分之百的準備應對萬分之一的危險。
“因為被光照亮過,所以我也想成為其他人的光?!本仍鳂I手范明明始終記得孩童時的一段經歷。那年,他因為貪玩失足落水,在生死關頭被好心人從水中救起。從此以后,范明明幼小的心靈就悄悄埋下一顆種子。
18歲那年,由于未能如愿邁進軍營,范明明選擇進入消防隊鍛煉自己。他開始對救援事業有了更具象的認知:“救援的意義,在于絕不放棄任何一個生的希望。”一直到真正成為一名武警救援隊員,范明明始終把這句話刻在心里。
“時刻樹立救援意識,才能在危急時刻做出正確選擇?!闭勂鹁仍ぷ鞯膰烂C性,副班長耿富倉向記者講述了一個故事。
那次繩索上升下降訓練,一名新兵由于緊張忘記調整裝備下降裝置,眼看就要對“受困者”造成二次傷害。發現情況不對,一旁的耿富倉一把抓住吊在半空的繩索,快速進行固定。因為他及時反應,事故得以避免。這次經歷,也讓耿富倉對救援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錘煉救援意識不只限于任務中,更在平時的每分每秒。
“救援隊員這個崗位雖然平凡,但背負著人民的期許。只有真正認同崗位價值,才能順利完成每項任務?!惫⒏粋}說。
圖為攜搜救犬搜尋“被困人員”。劉 明攝
技術觀
“914套工具,每練精一套,就可能多救一個人”
車庫內,一輛體形龐大的救援車格外引人注目?!斑@是我們最可靠的‘戰友’?!本仍鳂I手文爭指著救援車對記者說。
打開車廂,琳瑯滿目的工具讓人眼花繚亂?!斑@里有914套救援工具,要是挨個鋪在地面上,連起來足足有100米長?!闭勗掗g,文爭如數家珍般,向記者介紹這些救援隊員的裝備。
文爭入伍前當過汽車修理工,對各種工具的使用都有獨到見解,被戰友們稱作“工具大師”。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工具大師”也曾因不會使用工具被嚴厲批評過。
剛入隊時,由于基礎較好,文爭使用工具迅速達到訓練大綱上的標準。
“班長,這些工具就像我的雙手一樣熟悉,不用再練了吧?”文爭自信滿滿地對班長說。沒想到,他很快就被現實上了一課。
一次實戰訓練,救援隊員需要在規定時間破拆預制水泥板,并保證預制水泥板下“受困人員”的人身安全。命令下達后,文爭立即拿起破拆器開始救援。飛揚的塵土間,他急得滿頭大汗,預制水泥板卻沒有絲毫損傷。
規定時間將至,救援任務眼看要宣告失敗,班長一把拿過文爭手中的破拆器進行作業。沒過多久,預制水泥板被成功破拆。原來,班長只是稍微調整破拆器的使用角度,就高效完成了任務。
“光有蠻力,沒有駕馭裝備的技術,不掌握裝備使用的技巧,再厲害的工具交到你手里也是徒勞。”班長嚴肅地對文爭說,“如果這是真實救援,受困者的生命很可能已經岌岌可危?!甭牭桨嚅L的話,文爭羞愧地低下頭。
自那以后,文爭一有時間就背理論、記參數,研究各種工具的使用技巧和極限性能。“救援工具就是救援隊員手中的‘槍’。如果沒有技術加持,空有一腔熱血,不但無法救出受困者,還會給救援任務添麻煩。”他感慨道。
為了避免工具損壞耽擱救援時間,文爭還自學了維修技術。每次工具發生故障,他都會將其拆開仔細研究。怕拆完裝不回去,他就用手機拍下拆卸過程,再對著照片進行安裝。一遍遍拆卸組裝,文爭拍下幾千張工具照片,逐漸全面掌握這些工具的使用維修,真正做到對工具“像雙手一樣熟悉”,也因此收獲了“工具大師”的美稱。
當被問到為什么如此執著于學習各種工具時,這個大大咧咧的小伙子認真回答道:“914套工具,每練精一套,就可能多救一個人。技術,對每一個救援隊員來說是看家本領,是生命保證,給人生的希望。”
和文爭一同進入工程救援排,救援隊員賈雨農卻沒有文爭那么好的工具基礎。他曾經自嘲,自己是隊里訓練“失敗次數最多的人”。
一次集訓,賈雨農所在小組需要在狹窄管道內進行向上破拆訓練。由于管道積水、空間狹小,電動破拆裝備有漏電風險,內燃機破拆裝備也無法使用。賈雨農和戰友只得對15厘米厚的預制水泥板進行人工拆除。
粉塵不斷透過面罩鉆進鼻腔,潮濕悶熱的環境幾乎讓人透不過氣。持續向上作業,賈雨農感到雙臂酸脹不已。但奮戰了近5小時,他們依然沒能拆除預制水泥板,任務以失敗告終。
看著扮演受困人員的戰友近乎虛脫的模樣,賈雨農心中滿是懊惱。
“只有在失敗中不斷學習成長,才不會在真正救援時感到無力?!焙髞?,遇到專業技術比武,賈雨農總是積極報名。每次訓練失敗,他都會認真總結、反復思考。慢慢地,賈雨農的技術水平與日俱增,還在支隊組織的專業比武中榮獲佳績。
“專業的工具是我們的神兵利器,冷靜靈活的頭腦是我們的制勝法寶。只有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不斷提高救援技術,才能真正錘煉出與死神博弈、與時間賽跑的過硬本領?!辟Z雨農說。
時間觀
“不能寄希望于最后一秒營救成功,必須要‘搶回’每一秒”
“8分鐘內攜帶裝備器材,做好出動準備!”午夜,哨音乍響,官兵們從床上一躍而起。領取器材、出動車輛、打包物資……所有人各司其職,迅速奔向自己的戰位。
隨著最后一名隊員登車,秒表按下暫停,值班員巖省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這是他們本周第3次緊急拉動,用時比上次又縮短了。
對救援隊員來說,“24小時”是災難發生后的黃金救援時間。可一旦遇到深夜低溫等情況,黃金救援期就會大幅縮短。因此,每名隊員入隊后,都會在上衣左邊口袋放一塊表,用來提醒自己救援時間的寶貴。
2022年10月,一次山火救援,巖省正帶著幾名戰友巡邏,突然接到赴某區域開辟隔離帶的指令。趕到現場后,巖省倒吸一口涼氣:這是一片縱深近100米的樹林,5個人要想在4小時內開辟出隔離帶,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然而,無情山火在前,萬家燈火在后,容不得半分退縮?!氨WC完成任務?!被貜屯晟霞?,巖省和隊員迅速拎起裝備投入戰斗,摩托鋸的轟鳴聲瞬間響徹山林。
置身火場一線,巖省與戰友們連續奮戰多日,幾乎沒睡過一個完整的覺。在妻子眼中,巖省是個慢性子,做事總是不慌不忙;在戰友眼中,他卻是典型的急性子,“生死救援”的時間觀已經被他牢牢刻進骨子里。
“一秒兩秒,有必要糾結嗎?”對于巖省的時間觀,一級上士周維德曾經并不理解。在他心中,一秒只是一次眨眼的時間。周維德沒料到,短短一秒鐘,竟然會導致救援行動失敗。
那次跨區拉動演練,周維德與戰友連續機動十幾小時,剛到達現地,就聽見遠處傳來該地“村長”的呼救聲。隊員們扛著裝備,跟隨“村長”腳步,快速趕往事發區域——只見一口直徑不足50厘米、深度30米的井中,一名“男孩”正困在里面。
井底氧氣含量低,救援工作迫在眉睫。周維德與戰友決定,采用倒立下井方式展開營救。沒有氧氣,人最多只能堅持5分鐘;倒立下井,這個時間還會因為腦部充血大打折扣。
第一次,周維德被狹窄的井壁卡住,營救失??;第二次,下潛速度太慢,氧氣不足,再次失敗;第三次、第四次……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周維德越來越絕望。他咬緊牙關,決定再嘗試一次。
“1、2、3、4、5……”周維德在心中默默數著時間,一點點接近“受困男孩”。在數到第203秒時,他終于成功救起“受困者”,現場導調人員卻告訴他:“超時一秒,任務失??!”
聽到結果,周維德第一次感到,短短一秒鐘竟然如此沉重——那是生命的重量?!拔覀儾荒芗南M谧詈笠幻霠I救成功,必須要‘搶回’每一秒?!蹦谴斡柧毢螅K于真正理解了工程救援兵的時間觀。
走進中隊案例分析室,一幅幅災害現場處置分析圖被張貼在墻面?!懊看伟咐治?,大家都會為怎么快一點、怎么穩一點激烈爭論?!敝嘘犻L胡鴻林告訴記者。中隊部電腦里,存放著上千份大大小小的行動預案,救援隊員們將每次訓練與任務的成果總結梳理出來,只為在實戰中快上一秒。
一次案例分析,針對“某地發生房屋坍塌,如何解救受困者”的議題,班長宋輝與周維德爭執不下:一方覺得應該采取高空救援,另一方則傾向于加固房屋結構,通過定點破拆展開營救。兩人誰也不服誰。
為探索哪個方案更好、更快、更符合實際,他們直接展開實踐測試。夜色漸漸遮蓋住天穹,兩組隊員作業的煙塵彌漫在整個場地,讓人一時分辨不清現場進度。
“報告!”隨著周維德的聲音響起,他帶領小組隊員率先完成任務,證明了自己方案的可行性。
“像這樣的比拼每天都在進行,沒有最快、只有更快。”周維德說,“這是我們救援隊員應有的時間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