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珠(1925—1949),1925年1月8日,生于馬尾快安村一個商人家庭。因父親早逝,家道中落,念完小學后便輟學。1943年,18歲的陳可珠嫁與本村大學生劉大起,不到兩年丈夫病死,陳可珠成了寡婦。因不滿婆家的封建壓迫,在一位族親的保薦下到福州梅亭小學任教,后又轉到馬尾君竹小學教書,以微薄的薪金贍養母親和幼女。
1947年4月,在閩浙贛區黨委城市工作部副部長林白的引導下,陳可珠走上革命道路,并很快入了黨。陳可珠以教師身份作掩護,積極籌集地下黨活動經費。同年8月,她請求黨組織派她到連江開展工作。為了做好群眾工作。陳可珠換上農裝和群眾一起織網、勞動,向他們宣傳革命道理,不久,一些要求革命的青年農民在她引導下入了黨,很快在定安、曉澳秘密成立黨的聯絡點。
1948年4月,中共閩古連羅林五縣中心縣委決定成立魁岐工委,并組織50多人的魁岐游擊隊(武工隊)開展反霸分糧斗爭。8月,因魁岐游擊隊配合劉文耀等同志在福州的武裝活動,敵人準備向魁岐游擊發動進攻。陳可珠探得這一情報后,幫助工委把游擊隊“化整為零”,避開敵人的進攻。8月中旬,林白在魁岐澳門山召開會議,決定在原魁岐工委的基礎上成立連江沿海地區工委,陳可珠為工委委員。會后,工委轉移到定安村,深入到貧雇農家里,與群眾同甘共苦、建立感情,宣傳政策,把貧雇農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為開展游擊戰爭和反霸分糧斗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1948年10月,陳可珠在定安村貧雇農中首先成立貧農團。緊接著,曉澳、道澳、湖里、長沙、赤灣等村鎮也相繼組建貧農團。至1949年1月,黨領導的農村貧農團組織星羅棋布于林(森)、連(江)、羅(源)三縣沿海地區。陳可珠根據工委的決定,組建了林、連、羅沿海地區貧農聯防委員會,會員發展到1萬多人。并開辟了方圓120多里的游擊根據地。她還發動蛤場工人200多名向場主開展面對面的斗爭,取得勝利。這期間,沿海工委開辦了黨員干部訓練班,陳可珠兼任黨訓班支部書記,先后在定安、赤灣、湖里、洋西、云居寺等地輪訓了400多名黨員和干部。1948年10月,原魁嶼武工隊改編為連江沿海游擊支隊,集中在山門后進行軍事訓練,為解決槍支彈藥問題,陳可珠和她的戰友們積極設法開辟水上、陸上交通線,從福州購運槍支彈藥。
1949年1月,國民黨連江縣保安隊與駐守在長門要塞的海軍陸戰隊共200多人,分別從水陸兩路偷襲定安村。面對十倍于己的敵人,陳可珠毫不畏懼,沉著部署戰斗,利用夜幕彌漫設下疑兵,使水陸兩路敵人相互殘殺了兩個多鐘頭,才發覺中計。在這次戰斗中,繳獲一批武器、彈藥,俘獲敵兵兩名。同年2月,陳可珠組織群眾100多人,成立貧農團和游擊中隊,打敗了水上保安團,嚇得曉澳地主自衛團只好乖乖地交了槍支彈藥和一批資財。陳可珠用繳獲的黃金購買槍支,武裝游擊隊;把糧食分給貧苦的漁民。4月,人民解放大軍揮戈南下,國民黨軍隊計劃從海上逃跑,企圖控制閩江出海口。五縣中心縣委決定針鋒相對,展開整頓組織,除奸反霸,出擊敵人。4月初,游擊隊全殲敵駐北茭的一個水警中隊,挫傷敵人銳氣。敵不甘失敗,省保安司令部派軍、憲、警分三路向北茭、定安、道澳進攻,以一個營主力包圍道澳村,封鎖了閩江口岸。由于陳可珠機智指揮,使敵人一無所獲,我游擊隊安全轉移。5月,陳可珠任縣委副書記,她帶領游擊隊包圍襲擊了曉澳地主自衛團團部。6月,國民黨軍隊與民團分五路向定安地區發動大規模“清剿”,在這危急關頭,陳可珠帶領游擊隊鎮壓了各地反革命,救出被捕的同志,打垮圍攻浦口、湖里的敵保安中隊,迫使敵人縮回連江縣城。
7月,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一軍司令部,派偵察班與連江縣委取得聯系,了解敵情。陳可珠派人收集敵軍事情報,為人民解放軍制訂攻城方案,提供可靠的資料。8月12日,中心縣委決定凌尚武、陳可珠率隊撤出定安。當游擊隊撤退到才溪村時,遭到敵人一個團的伏擊,戰斗中陳可珠為掩護中心縣委代表鄭蔭敏、凌尚武等安全轉移,與敵人奮力搏斗,終因彈絕而落入敵手。敵人對她軟硬兼施,她始終堅貞不屈。由于叛徒的出賣,在8月15日,連江解放的前一天,陳可珠英勇就義,時年僅2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