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爱-第1页,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精品欧美一区免费观看α√,孩交精品乱子片免费

蔡略益

來源:中華英烈網 責任編輯:高千一 2018-02-09 08:51

蔡略益,1909年11月7日生于湖北省陽新縣國和鄉蔡賢村賈家山。賈家山青山環抱,風景如畫,是個美麗的小山村,全村只有20多戶人家。父親蔡艷修,是位教書先生,秉性耿直,極富正義感,頗受當地民眾的尊敬和擁戴。母親彭氏,待人真誠,心地善良。蔡略益為長子,還有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一家數口,僅有薄地數畝和一幢連山的土屋茅房,生活十分清貧。

蔡略益孩提時代,曾在本村讀過三年私塾,后隨父讀經館。由于他勤奮好學,進取心又強,故學習成績常常名列前茅。受父親的影響,他自幼性格剛毅堅強,愛打抱不平。

1926年2月,在武漢求學的青年學生、地下黨員黃美欽、段華風回家鄉鳳山地區開展工農革命運動。他們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孫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義,秘密發展黨員,并建立了鳳山黨支部(駐三溪口)。在黨的領導下,鳳山地區的農民革命運動日益高漲。在黨和革命運動的影響下,年少志高的蔡略益于1927年初毅然放棄學業,投身于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之中。他不畏嚴寒,跋山涉水,走村串戶,積極做好農民們的宣傳發動工作。當蔡賢村農民協會成立時,他被會員們推舉為宣傳委員。是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也公開叛變革命。一時,大江南北,富河兩岸,籠罩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之中。大革命雖然失敗了,但蔡略益仍然冒著生命危險,繼續秘密從事革命活動,堅信革命高潮一定會到來,工農革命一定會取得勝利。

1928年夏,中共鳳山區委恢復成立,書記彭裕霞。在區委的領導下,鳳山地區的革命運動又高漲起來了。由于蔡略益在抗租、抗債、抗捐、抗稅的“四抗”斗爭中立場堅定,態度堅決,成績突出,經共產黨員伍茂光和彭振飛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蔡略益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夜以繼日地開展工作。在他的積極努力下,蔡賢村率先成立了赤衛隊,他親任隊長。不久,隨著鳳山地區赤衛隊的迅速發展壯大,蔡略益調任鳳山區軍事委員。

1929年春,國民黨陽新縣政府捐稅局長舒逢時帶著狗腿子到大鳳區(1928年10月由大畈區和鳳山區合并而成)向老百姓橫征暴斂。蔡略益與縣游擊隊派回大鳳區的明安樓一起,率領手持長矛、大刀、土銃的赤衛隊員,夜襲了捐稅局長住所。舒逢時大驚失色,慌忙帶著隨從鼠竄而逃。這一斗爭,極大地振奮了大鳳區廣大農友的革命熱情,要求加入農民委員會(后又改稱農民協會)、“四抗”委員會和赤衛隊的人與日俱增。

1929年秋,陽新全縣組織的赤衛隊約有數萬人,但指揮不能統一,訓練缺乏。縣委遂開辦軍事訓練班,加緊培訓軍事干部,再把這些受了相當訓練的人分派各鄉,負責教練赤衛隊。蔡略益參加了軍事訓練班的培訓,考核成績優秀。是年底,縣委決定對全縣用舊式武器裝備起來的赤衛隊實行統一編制,全縣為一總隊,每區為一縱隊,每縱隊根據人數多少編為若干支隊。蔡略益任鳳山支隊支隊長。

1929年年關,鄂東南各縣普遍出現了嚴重的饑荒,絕大多數農民無糧過年。據此,大冶中心縣委決定開展“年關斗爭”。1930年1月19日夜,鳳山赤衛支隊同其他赤衛隊配合紅五縱隊攻打陽新縣城。時值隆冬,大雪紛飛,寒風刺骨,路滑難行。經一夜急行軍,部隊于20日中午抵達城郊,并立即發起攻擊。國民黨守軍鄧英部一觸即潰,棄城逃竄。紅軍和赤衛隊進城后,燒毀了縣署,救出了被捕同志和群眾數十人,沒收了豪紳地主的財物,并全部分給了貧苦民眾,使大家過了一個高高興興的年。

1930年3月18日,是北京三一八慘案四周年紀念日。為了紀念這個可歌可泣的日子,紅五縱隊黨委和大冶中心縣委決定開展“三一八”武裝大示威,進一步殲滅各縣的反動武裝。3月26日,蔡略益帶領鳳山赤衛支隊,再次配合紅五縱隊攻打陽新縣城獲勝。此仗,繳槍80余支,俘敵百余人。

1930年7月,中共鄂東特委(1930年5月成立)根據中部軍區關于“鄂東成立紅軍獨立第三師,在大陽一帶成立第七團,江北準備成立第九團”的指示,以陽新游擊大隊為基礎,以紅八軍留守處的干部為基干,加上陽新、大冶、通山、鄂城等縣赤衛隊的骨干力量,在陽新大鳳區之太平地正式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三師第七團,團長劉振山,副團長蔡希賢,政委郭子明。蔡略益參加了紅七團,成為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并先后任班長、排長、連長。

1930年12月,武漢行營代主任何成浚為配合蔣介石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的第一次反革命“圍剿”,對鄂東蘇區也發動了進攻。12月9日,國民黨第二十六師郭汝棟部向黃顙口發動攻擊。紅七團在劉振山、郭子明的指揮下奮起反擊,重創敵軍。11月,武漢行營急令四十四師蕭之楚部的第二五九、二六〇兩個團,以及機槍連和迫擊炮連,由副師長華文選率領增援黃顙口。根據敵強我弱的客觀形勢,為保存力量,紅七團和赤衛隊便主動向大王殿、白沙、三溪、龍港轉移,誘敵深入,尋機殲敵。

1931年1月30日夜,天下著鵝毛大雪,紅軍官兵不畏冬夜的嚴寒,不怕一切艱難困苦,由龍港出發,奔襲駐沿埠頭的國民黨郭汝棟部第二旅第五團。31日天色微明,紅七團已進抵沿埠頭街口,在數千赤衛隊、游擊隊員的配合下,立即發起猛烈的攻擊。這時,敵人尚在睡楚之中,被打得措手不及。戰斗僅兩個小時,第五團幾乎全部被殲滅。在這次戰斗中,擊傷敵副旅長一名,擊斃敵團長袁幫銓,生擒反動民團團長佘召臺,俘敵官兵260余名,繳獲長短槍400余支、重機槍兩挺、迫擊炮一門、子彈數千排。

沿埠頭大捷,使敵軍驚恐萬狀,為之喪膽。沿埠頭大捷,使紅七團軍威大振,戰斗力增強。蔡略益作為紅七團的一名連長,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受到紅七團的表彰。

第一次反“圍剿”斗爭一結束,為進一步加強各級領導機關的安全,蔡略益被調任陽新縣警衛營營長。蔡略益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忠心耿耿,盡職盡責,健全規章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嚴密的保安防范措施。他工作吃苦耐勞,作風深入細致,不管刮風下雨,堅持查崗查哨,確保了縣委和縣政府的安全和正常工作秩序。

1931年8月14日,鄂東南特委擴大會議決定,正式成立鄂東南警衛團,由蔡略益任政委,黃光臺任團長。同月,中共湘鄂贛省委第一次執委擴大會議召開。大會決定充實紅十六軍的力量,于1932年1月對紅三師實行改編,除留下少數軍政干部外,紅三師全部改編為紅十六軍第九師第九團。紅三師政委郭子明調任紅十六軍參謀長。

紅三師改編后,1932年1月鄂東南道委改名鄂東道委,加緊“擴紅”工作,為重建紅三師積極創造條件。1932年5月8日,新成立的紅三師在龍港宣告成立。師長張燾,政委葉金波,副政委蔡略益,政治部主任張向明,參謀長童友軍。下轄三個團,全師4000余人,槍3000余支。

1932年6月,蔣介石對各蘇區發動了第四次反革命“圍剿”。武漢行營調集了郭汝棟的第二十六師,劉夷的第三十二旅、第三十七旅、新七旅,謝彬的新編第十師和袁英部等共30個團的兵力,進攻鄂東南蘇區。

反“圍剿”斗爭一開始,紅三師仍采取“集中兵力,避實就虛,打敵弱點,各個擊破”的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打速決戰,打殲滅戰,在運動中消滅敵人。7月10日,乘通山駐敵謝彬部率先向陽新龍港進攻,通山縣城守備比較空虛之機,紅三師和紅十六軍相配合,攻打通山縣城,并派一個團埋伏在通山至咸寧的要道兩旁,以斷敵退路。當紅軍向通山縣城發動猛烈攻擊時,守敵不支,急向咸寧方向逃竄,正中埋伏,全部被殲。是役,斃敵700余人,俘敵官兵900余人,繳獲步槍1000余支,機槍四挺。7月16日,紅三師和紅十六軍乘勝分別攻打咸寧之官埠橋和馬橋之敵,均獲大勝。紅三師俘馬橋之敵營長二名,斃敵營長一名,僅敵團長幸免,俘敵300多人,繳獲機關槍15挺、駁殼槍30支、子彈2萬多發。7月29日,紅三師、紅十六軍合攻武寧橫路,斃敵連長三名,俘敵百余人。

上述幾次戰斗的重大勝利,使國民黨武漢行營大為震驚,立即調派新七旅、第三十七旅、湖北保安師、第二十六師等部,分三路向鄂東南革命中心——龍港發起進攻,并于10月4日占領龍港。但此時,鄂東南黨政軍機關已安全轉移到了沙洲店。

龍港失陷后,紅三師轉入敵后打擊敵人,連續取得了燕廈森家鋪、洪下源、柯樂園、太子廟、官埠橋數次勝利,鞏固了鄂東南蘇區和恢復并創造了一些新蘇區。

1933年3月18日,紅三師奉省委命令,抵達江西萬載的玄村,與全省紅軍集中行動,在萬載小源之株木橋打垮了敵彭仁部三團及濟陽保安團,殲敵1000余人,繳槍1000多支。5月中旬,紅三師返回鄂東南。5月23日,進攻咸寧官埠橋之敵二十二師第三營,獲全勝。7月,紅三師東進陽新、大冶,在當地游擊隊配合下,與敵徐源泉部一個團大戰石灰窯,重創敵軍。至此,敵人長達一年多的第四次“圍剿”被英勇的蘇區軍民徹底粉碎。

1933年10月,鄂東南道委在通山石門召開執委擴大會議,紅三師張燾、葉金波、蔡略益等主要領導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總結了一、二、三、四次反“圍剿”斗爭的經驗教訓,部署了第五次反“圍剿”斗爭。12月,紅三師在燕廈之戰失利后,道委決定紅三師、贛北師(后改稱紅一師)、河北師(后改稱紅二師)進攻木石港之敵新七旅李宗鑒部。1934年1月,三支紅軍部隊和當地赤衛隊一起,將敵分割包圍。贛北師首先攻占何子恕,接著河北師攻占了湖田畈,然后三支紅軍隊伍合擊木石港之敵,獲得全勝。這一仗,計炸毀敵碉堡13座,殲敵一個團另三個營,俘敵800多,繳獲長短槍1200余支、機槍20余挺,收復并發展了木石港及其周圍蘇區。

木石港戰役后,紅三師負責人產生了驕傲輕敵思想,沒有遵照道委決定向瑞昌、武寧發展,而是就地休整七天,后向黃沙轉移。在此期間,國民黨第三縱隊司令陳繼承速調第二十六師、新四旅、第三十七旅及新七旅殘部集結在陽新紫荊山一帶,布下埋伏,以待紅軍。當紅三師在排市北渡富水河向黃沙進軍途中,在紫荊山附近的王文驛遭敵伏擊。紅三師倉促應戰,損失慘重,蔡略益被俘。

蔡略益被俘后,關押在大冶監獄。敵人因捉到了紅三師的副政委,反動氣焰極為囂張。他們一面上報領賞,一面組織“法庭”審判,妄圖從蔡略益口中得到黨和紅軍的機密,做著他們升官發財的黃粱美夢。

敵人在軟硬兼施全落空,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于1935年5月23日,將蔡略益殺害于大冶的官山腳下。蔡略益犧牲時年僅2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