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蔡廷鍇
■新華社記者 李雄鷹
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富”字形布局,青磚包泥磚、磚瓦木結構,這就是蔡廷鍇將軍故居。
蔡廷鍇,1892年出生在廣東省羅定縣。因家境貧困,他自幼失學,少年時即投身軍旅。在上級陳銘樞等人的影響下,蔡廷鍇投身孫中山的革命活動。1922年3月,孫中山在韶關督師北伐,在攻占信豐城的戰斗中,蔡廷鍇奉命星夜追擊退卻的敵人。他帶領全連強行軍一日一百多里,突進襲擊將敵軍擊潰繳械,北伐軍順利占領信豐城,蔡廷鍇被記功一次。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蔡廷鍇升任第四軍第十師第二十八團團長。不久,第四軍擴編,蔡廷鍇升任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副師長。1930年,蔡廷鍇被任命為第十九路軍軍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蔡廷鍇聽到消息后,率第十九路軍三萬多官兵,在贛州宣誓反對內戰,團結抗日。
1931年底,蔡廷鍇召集全軍旅長以上干部密商,打算在1932年2月率部沿津浦線奔赴東北,援助正在抗日的馬占山、丁超、李杜。但此時日本蓄意擴大對華侵略,派遣軍艦三十余艘和陸戰隊數千人在上海登陸,并且不斷制造事端,上海局勢緊張,蔡廷鍇留在淞滬加緊備戰。
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對上海的進攻,制造了一·二八事變。第二天,蔡廷鍇與蔣光鼐、戴戟三人聯名向全國各界發出抗日通電,表示身為軍人,“惟知正當防衛,捍患守土,是其天職,尺地寸草,不能放棄,為衛國抗戰而抵抗,雖犧牲至一卒一彈,絕不退縮”。經過近四十日的浴血奮戰,19路軍苦撐月余,粉碎了日軍“四小時占領上海”的狂言,使其多次更換主帥、增加援兵。一二八淞滬抗戰,沉重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斗志,為以后的全面抗戰提供了寶貴經驗。
由于堅決主張抗日到底,反對南京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不愿繼續與紅軍作戰,1933年11月20日,蔡廷鍇與陳銘樞、蔣光鼐等人一起,發動了著名的福建事變,建立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蔡廷鍇任軍事委員會委員、人民革命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他們抵抗合圍福建的國民黨嫡系部隊,與紅軍簽訂了抗日反蔣的初步協定。這一正義行動,在當時產生了巨大影響。
事變后,蔡廷鍇流亡海外。1935年,蔡廷鍇在香港與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等組織中華民族革命大同盟,主張聯合各黨各派一致團結抗日。全國抗戰爆發之初,蔡廷鍇領導軍隊參加了昆侖關戰役等,但后來被蔣介石奪去了軍權,他空有滿腔愛國之情,卻無處實現殺敵報國的志愿。
抗日戰爭勝利后,面臨反對內戰、爭取和平的形勢,蔡廷鍇與李濟深、何香凝等一起籌組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積極參加民主革命斗爭。此后,他積極投入到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反對國民黨發動內戰的政治斗爭。1947年,他參加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籌建活動,1948年初,民革在香港成立,蔡廷鍇被選為中央常務委員兼財政委員會主任。
1948年9月,蔡廷鍇作為民促的首席代表,應中共中央的邀請,到達東北解放區,參加“新政協諸問題”座談會等活動。
北平和平解放后,蔡廷鍇和其他民主人士到達北京。他先后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和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了共同綱領的制定等工作。
新中國成立以后,蔡廷鍇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等重要職務。
1968年4月25日,蔡廷鍇因病在北京逝世。
(新華社廣州2019年8月1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