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爱-第1页,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精品欧美一区免费观看α√,孩交精品乱子片免费

譚余保:扛起湘贛邊游擊斗爭旗幟

來源:學習強國 責任編輯:趙鐳餉 2024-04-05 14:18

譚余保(1899—1980),湖南省茶陵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茶安酃特區書記、茶陵縣蘇維埃政府主席、湘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書記、湖南省委書記兼黨校校長、中共中央監察委員、中南局監察組長、中南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等職。1980年病逝,享年81歲。

1934年8月,紅六軍團主力離開湘贛邊界后,中央決定由陳洪時、譚余保、彭輝明等組成新的湘贛省委,繼續領導湘贛邊界的革命斗爭。他們組織隊伍轉入武功山區。當時“圍剿”湘贛邊區的敵人有3個正規師,加上周邊各縣反動團隊共6萬人,兵力10倍于紅軍和游擊隊。敵人采取搜山、燒山、移民、封坑、包圍、“清剿”等手段,進行滅絕人性的殘酷“掃蕩”。紅軍和游擊隊的錢糧、醫藥、彈藥、被服及傷病員安置極其困難。幾個月時間,省軍區司令員彭輝明等大批指戰員犧牲,省委書記陳洪時、政治保衛局局長劉發榮、紅四團團長李宗保、政委曠珠權等相繼叛變,譚余保自己兩次遇險,幸得紅軍戰士劉永珍的母親周金嫂搭救和譚湯池、易湘蘇的及時幫助才脫離險境,整個革命根據地瀕臨崩潰的邊緣。

在湘贛邊界革命紅旗將要倒下的危急關頭,譚余保于1935年7月果斷通知四散的同志,到茶陵、攸縣、蓮花三縣交界的棋盤山集中,召開有40多人參加的會議。他在會上分析敵強我弱的形勢,宣布陳洪時、劉發榮等人的罪行,指明革命的前途。在與上級斷絕聯系的情況下,會議根據他的倡議,撤銷原有機構,成立中共湘贛臨時省委、省軍政委員會和游擊支隊司令部。他被推舉為臨時省委書記兼軍政委員會主席、游擊支隊政委,主持制定“保存力量,穩步發展,以待時機”的戰略方針和采用“敵人來得多,我在茅里坐;敵人來得少,我來跟你搞”的游擊戰術,同時決定成立中共茶攸蓮中心縣委,起草《告群眾書》。這次會議上,譚余保扛起了湘贛邊游擊斗爭的大旗,結束了湘贛邊界近一年的混亂局面,是湘贛邊界革命從失敗走向艱難發展的起點。

棋盤山會議后,散落在湘贛邊界各地的紅軍和游擊隊編成3個大隊,繼承和發揚工農紅軍打仗、籌款、做群眾工作的優良傳統。譚余保隨茶攸蓮中心縣委進入攸縣東部漕泊山區,開展工作。他們打垮敵人的催糧隊,設立3個秘密聯絡點,處決5個叛徒,建立了“白皮紅心”兩面政權,變沒收地主土地為允許地主收租收息,組織群眾移民并村,還里應外合搗毀敵人的碉堡。譚余保將漕泊的經驗及時推廣到其它地方,先后恢復和發展了蓮安萍(蓮花、安源、萍鄉)中心縣委、萍宜安(萍鄉、宜春、安源)中心縣委及九隴山、鐵鏡山、七古山等地黨的組織,游擊隊也由3個大隊發展到4個大隊和1個教導隊。1936年3月,他派人將茶陵八團龍頭鐵廠的大豪紳周紀勛抓到山上,申明大義,曉之以理,促使周紀勛為游擊隊籌辦槍支、彈藥、電筒、被服等價值萬元的物資,改善了隊伍的裝備和生活條件。兩年多時間,游擊隊先后在安??h嚴田、洲湖,吉安縣官田、油田,永新縣達屋,茶陵縣高隴、腰陂等地,取得了多次戰斗的勝利,鞏固了湘贛邊游擊根據地。

1937年10月2日,國共兩黨為合作抗日達成協議,將南方多個省13個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遵照中共中央東南分局的指示,譚余保于當年11月下旬將分散在各地的湘贛游擊隊集中到蓮花縣隴上整訓。1938年1月,游擊隊400多名戰斗人員編為新四軍一支隊二團一營,開赴華東抗日前線。譚余保被任命為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書記,率80余名地方工作人員留在湘贛邊區,準備建立抗日根據地。1938年9月,譚余保、易湘蘇一行數人奉命奔赴延安,開始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