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靈關紅軍烈士陳列館中,陳列展示著一位特殊的革命烈士:他本是知識分子,以其不俗的條件,在舊中國完全能夠謀求自由且優越的生活,但他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革命道路;他在當時惡劣的政治社會環境中,敢于和善于克服重重困難,千方百計傳播革命思想,開展革命工作,無怨無悔;他一生四次被捕,始終矢志不渝,最后用熱血踐行了革命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執著追求,為后人樹立了一座難以逾越的人生豐碑。
可就是這樣一位為中國革命奉獻了一生,直至獻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卻在建國后的烈士認定工作中長期沒有被肯定,直到1983年陳云親自為其寫了證明材料,建議肯定他為革命烈士,記下他在護送自己出川前往上海執行黨中央特殊任務中的功績,他才逐漸為人們所熟知。
這位革命烈士是誰?
他革命的一生中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
他是怎樣與陳云扯上關系的?
陳云為什么要親自為他寫證明材料?
要揭開這些待解之謎,我們就得首先了解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乃至中國革命史上的傳奇事件:陳云出川。在傳奇故事背后探究不為人知而又耐人尋味的故事奧秘,汲取藏在歲月里永不褪色的精神營養!
1935年6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靈關鎮后,陳云突然在隊伍里消失。這時,有人說:陳云失蹤了!也有人說:陳云犧牲了……一時間各種不同猜測在紅軍隊伍中流傳著。其實,這些猜測都錯了。原來陳云是執行黨中央交給的秘密任務,奉命出川,前往上海,去恢復當時白區的黨組織,并且向共產國際匯報遵義會議的情況。因為當時上海有共產國際派駐的秘密代表。
當年,就在陳云奉命出川時,為阻止一、四方面軍兩大主力紅軍會師,蔣介石親自坐鎮西南督戰,國民黨中央軍、川軍層層布防封鎖,軍警特務遍地皆是。要想從這里出發到達遠隔千里之外的上海,可謂困難重重、危險重重。陳云離開長征隊伍,從靈關殿出發,經滎經、雅安、成都、重慶,取水路去上海,一路非常危險。陳云憑著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的豐富經驗和護送人員的機智勇敢,化解一次次驚心動魄的險情,順利出川。在陳云出川的故事中,就有這么一位被埋沒35年之久的烈士。他就是當年護送陳云出川的靈關殿小學校長——中共地下黨員席懋昭。
席懋昭,又名席哲明、席克進。1912年出生于四川省儀隴縣,15歲以優異成績考上縣城新辦的第一所中學——儀隴中學,接受新教育,17歲的他閱讀了回鄉學生的進步文章《青年的出路》《揭穿中國的黑暗》等,其思想逐步傾向革命,開始在學校開展學生運動,不幸被反動政府逮捕了。好在他在押解途中機智逃脫,但卻被開除了學籍,這是他第一次被捕。
他并沒有被反動政府嚇倒,隨后,他化名為席哲明,帶著對革命的一腔熱情,與女同學賀伯瓊一道,前往成都求學,分別考入天府中學和大同中學,積極參加進步活動。不久,地下黨了解了他的歷史,引導他走上革命道路。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后,他被組織派往邛崍、滎經一帶活動。不久,由于成都地下黨被破壞,他與黨組織中斷了聯系。
為什么席懋昭又會來到靈關呢?因為與黨組織失去聯系后,席懋昭決定去西康省天全縣投奔大哥席倫,借助其在川軍的關系,暫且棲身,等待時機尋找黨組織。經兄長推薦,國民黨天全縣長同意派他與賀伯瓊到靈關(原屬天全管轄)小學任校長和教導主任。他們到職后,很快與二音院(觀音寺)地下黨員魏守端取得聯系,從事靈關地下黨活動。
1935年6月,席懋昭得知紅軍到了天全縣,他和魏守端帶領十幾個青年,為中央紅軍先遣隊作向導,避開敵人重兵把守的大路,跨過鐵索橋,進入靈關鎮。席懋昭、魏守端領著紅軍打開了地主的糧倉,把糧食分給鄉親們。整整一個星期,紅軍源源不斷地從靈關經過,繼續向寶興、夾金山方向前進。與此同時,席懋昭不僅和紅軍接上了關系,還正式加入了紅軍。
就在正式加入紅軍的第七天,席懋昭接到了光榮的任務——護送陳云出川。他告別妻子賀伯瓊,找到了陳云和另一位紅軍陳梁,他們考慮到從天全縣到上海,遠隔數千里,僅出川這段路程就要經過軍警特務戒備森嚴的雅安、成都、重慶三大險關。為避開迎面追擊的敵軍大部隊,他們決定繞道滎經縣,轉向雅安,再奔成都、重慶。
將陳云順利送達重慶后,席懋昭準備返回寶興追趕紅軍隊伍。步行10多天來到雅安后,等待渡船,無意中遇到靈關鎮的熟人。熟人告訴他有人向政府告發他們夫婦和魏守端是共產黨,其妻子已被抓走,魏守端被打死了,他正被四處緝拿。
席懋昭于是決定折回成都,在成都一連幾天都聯系不上組織。1935年7月,他決定先回家鄉儀隴,然后取道川北,到西北方找紅軍。不料卻在家鄉的小黃溝親戚家被逮捕,這時其妻子賀伯瓊也被押回儀隴,夫妻倆被關在同一所監獄里。20個月的監獄生活,席懋昭頑強機智地與敵周旋,頂住敵人嚴刑拷問,都沒有將護送陳云出川這一重要的黨的任務暴露。后來其兄長席倫設法營救,加上民主人士、原四川省長張瀾的聲援,他終于在1937年3月出獄。這是他第二次被捕。
出獄后,席懋昭依然堅持革命,他從《大公報》上得知紅軍到了延安的消息后,憑著對革命的執著追求,長途跋涉來到延安,見到了十幾名在天全縣認識的紅軍戰友。組織上把他分配到中央黨校學習。在延安時,席懋昭曾遇到從蘇聯回國的陳云,陳云還送給他一雙呢子拉鏈棉鞋和一聽罐頭。
1938年4月,組織派席懋昭回四川從事地下工作,他化名席克進,在家鄉儀隴縣以本地鄉長身份為掩護,懲治豪紳,修筑道路,開倉放糧,建立黨的支部,發展黨員。席懋昭從事的革命進步活動,遭到當地縣長的忌恨,撤銷他鄉長的職務。1942年10月,30歲的席懋昭第三次被捕入獄,第二年獲釋。
1944年,席懋昭轉到雅安、懋功、瀘定及天全一帶進行革命活動,又被當地的土豪劣紳聯名告發:“民國24年加入過赤匪,接受過組織重大派遣,是個共黨重要人物。”從此遭到敵人長期通緝。
1948年3月18日,為迎接解放,席懋昭在被派往蘆山做土匪頭子程志武的轉化工作途中,在雅安第四次被捕。席懋昭被秘密押往重慶渣滓洞關押。
1949年11月27日,席懋昭被害于大屠殺中。
重慶解放后,由于以前是秘密斗爭,采取的是單線聯系,無人證明席懋昭過去的工作,并且席懋昭有一個在國民黨當軍官的哥哥,所以因為成分問題,政府對席懋昭的情況不甚了解,又來不及做詳細的調查,因此其英烈事跡被埋沒了35年。
直到1983年4月,陳云偶然得知席懋昭犧牲在渣滓洞,便立即向中共四川省委詢問情況,并為復查席懋昭的問題提供材料和線索。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和中共儀隴縣委經過調查,很快查清了席懋昭的革命經歷,并將復查結果報送陳云。
1983年12月20日,陳云親自為席懋昭寫了證明材料,并建議“肯定席懋昭同志為革命烈士,并記下他在完成護送我出川這一黨的重要任務中的功績?!?/p>
1984年5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追認席懋昭為革命烈士,并追記大功一次。
席懋昭在短暫的革命生涯中,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一腔熱血,詮釋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執著革命追求。在那個白色恐怖時期,他以其學識能力和兄長的關系,原本可以衣食無憂生活下去,卻義無反顧投身革命,用盡心血千方百計堅持宣傳真理和同敵人進行頑強斗爭。
席懋昭雖先后四次被捕,受盡酷刑,飽受身體和精神上的折磨,卻不惜犧牲生命而始終堅持革命直至被國民黨反動派殘酷殺害,表現了一個堅定共產主義者的高尚情操和執著追求,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朱樊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