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爱-第1页,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精品欧美一区免费观看α√,孩交精品乱子片免费

夏理遜:與白求恩柯棣華并稱“三個志愿軍”

來源:學習時報 責任編輯:趙鐳餉 2024-02-21 13:08

夏理遜:與白求恩柯棣華并稱“三個志愿軍”

■吳耀明

蒂爾森·萊孚·夏理遜(1881—1947),是解放戰爭期間犧牲在中國的加拿大醫生,被新中國衛生事業先驅馬海德譽為與白求恩、柯棣華并列的“三個志愿軍”之一。他們都為援助中國人民進步事業獻出了生命,體現了為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偉大國際主義精神,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頗具傳奇經歷的國際主義戰士

1881年,夏理遜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蒂爾森堡鎮。他出身名門、家境優渥,其祖父是當地有名的銀行家。夏理遜十幾歲離開家鄉,立志在外闖出一番事業,先是從軍入伍,后在1903—1907年于多倫多大學學醫,是白求恩的學長。

一戰期間,夏理遜再次入伍,跟隨加拿大軍隊醫療隊前往歐洲前線,給為協約國勝利作出貢獻的中國勞工治病。在此期間,他開始接觸中國語言習俗,對其他西方士兵歧視中國人的行為加以制止,體現了強烈的正義感。此后,他長期從事國際戰災救援工作,足跡遍布土耳其、敘利亞、埃及、愛爾蘭以及拉丁美洲等地,經歷了不同地區的多場戰爭,逐漸形成了人道博愛的國際主義精神,也成為他放棄富裕生活、不遠萬里援助中國人民進步事業的內在動力。

多次來華支持進步事業

夏理遜最早來華,是到廣州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從此與中國革命和進步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20世紀30年代,夏理遜到上海、天津等地從事醫療工作,救治了大批受疾病折磨的中國民眾。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他受中國紅十字會的派遣,為新四軍輸送醫藥和手術器械,開展醫療救護工作。這段時間雖然不長,但中國共產黨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的優良素質給夏理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從心底對這支隊伍產生了好感。1939年5月,夏理遜回到上海繼續行醫,不斷受到日軍的監視和威脅。1941年,夏理遜不得不離開上海,取道香港參加英國海軍,直至二戰結束。

1946年,夏理遜再次來上海,參加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的工作。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的章程規定,在救濟物資分配方面,不得因政治信仰之不同而有所歧視。中國解放區在長期抗戰中受到的破壞和損失更為慘重,理應首先得到救濟,但由于國民黨一心準備內戰,一手壟斷救濟物資、排擠解放區,運到解放區的救濟物資只占到很小一部分。夏理遜對這種不公平的分配表達了不滿,對共產黨在醫療物資不足的條件下自力更生深表欽佩。夏理遜積極為解放區開展募捐,多次長途跋涉,將數千噸醫療物資運進解放區,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給予了全力支持和幫助。

同年3月,夏理遜押運物資由上海起程,乘船到煙臺轉陸路運往解放區。途中遇到國民黨軍隊攔截檢查,夏理遜挺身而出、毫不畏懼,掩護了船上80多名前往解放區的地下黨員和進步學生,保護他們安全抵達目的地。

6月,國民黨公開撕毀雙十協定,悍然發動全國性內戰。戰爭的進行,更讓夏理遜感到了向解放區運送物資的急迫性和必要性。8月底,夏理遜籌集到280箱藥品和醫療器械,要親自護送到邯鄲。臨行前,時任北平軍調部中共首席代表葉劍英宴請了他,并留下了珍貴的合影。

9月,夏理遜經過艱難跋涉抵達邯鄲,受到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薄一波等的親切接見。鄧小平見到夏理遜非常高興,對他說:“這些箱子是替我們打勝仗的箱子。”這些物資大大緩解了解放區物資匱乏的困難,為劉鄧大軍揮師南下、挺進中原提供了醫療保障。

在解放區期間,夏理遜考察了邯鄲國際和平醫院,看到該院在嚴重缺醫少藥的條件下仍堅持醫療工作,還在群眾中推動衛生保健工作,深受感動。他認為:“這里的工作是任何醫院都不能比擬的,在戰爭時期,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在缺醫少藥的困難條件下堅持工作,還建立起健全的醫療制度,并在人民群眾中掀起了衛生保健的普及教育運動。這一切都推進了醫學為人民服務計劃的實現。”離開邯鄲時,他主動提出,要再送一批醫藥器械支援解放區。

回到上海后,夏理遜把自己在解放區的所見所聞,向中國解放區救濟總會、中國福利基金會等單位作了詳細報告。他在報告里寫道:“(解放區)一隊隊共產黨的戰士和他們的長官一起在莊稼地里干活,槍支架在田邊。所有的共產黨的村莊中,充滿著幸福快樂和滿足的氣氛。”通過親身經歷,夏理遜被中國共產黨人身上為人民服務、廉潔勤政的作風所深深打動,覺得自己一路上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12月,夏理遜履行諾言,將幾十噸醫藥器械和紡織品經鐵路由上海運往邯鄲。正常路程原本只需三四天,但由于國民黨百般阻撓,卻走了16天。國民黨故意刁難,扣押火車,不給御寒的衣被,沒有食物和飲水,夏理遜的身體受到嚴重傷害。盡管如此,他還是一心想著解放區急盼這些醫藥物資,堅持帶病完成運送任務。由于饑寒交迫、積勞成疾,夏理遜不幸于1947年1月10日病逝在山東省陽谷縣張秋鎮,終年66歲。

長眠于中國大地

1947年1月11日,駐張秋鎮的人民解放軍黨政機關與群眾3000余人召開“夏理遜同志追悼大會”,隆重悼念這位為支援中國人民進步事業而犧牲的國際友人。2月7日,夏理遜大夫逝世紀念會在上海舉行,中國福利基金會主席宋慶齡出席了紀念活動,與會各界人士高度評價了夏理遜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為紀念夏理遜,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決定在邯鄲和陽谷各建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醫院(夏理遜又譯作哈勵遜、哈利生)。后來,邯鄲的哈勵遜醫院遷到了衡水市,發展成今天的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陽谷的哈利生醫院后來遷往聊城,成為聊城人民醫院的前身之一。夏理遜原來的安葬地在河南省開封市禹王臺區醫院前街小學院內,后來遷往開封烈士陵園。為紀念夏理遜,醫院前街小學更名為“夏理遜小學”。

1987年,鄧小平親筆書寫了“夏理遜大夫紀念碑”的題詞,被分別鐫刻在上海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的夏理遜銅像碑座和開封烈士陵園的夏理遜墓前紀念碑上。

夏理遜離開我們已經70多年了,但他的名字,連同他維護正義、甘于獻身的國際主義精神,必將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