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沛亨,1903年4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陽新縣筠山鄉夏清村一個佃農家庭。他9歲就隨父親上山挖葛根、下湖摸魚蝦,飽嘗生活的辛酸。10歲時,父母節衣縮食送他進本村私塾。1917年,夏沛亨以優異成績考入陽新高等學堂。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新思想、新文化迅速在陽新高等學堂傳播開來。夏沛亨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大量進步書刊,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1921年,他在陽新高等學堂畢業后,回鄉務農。在勞動之余,他又研讀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革命思想日趨強烈。他常對農友們講:“中國民眾,外受列強掠奪,內受軍閥蹂躪,痛苦到了極點。只有打倒列強,掃除軍閥,建立共和,中國人民才有出路。”
1926年,在共產黨員柯清白領導下,筠山地區農民運動蓬勃興起。夏沛亨參加了農民協會,并被推舉為鄉農協會委員長。
1928年5月,夏沛亨參加了新成立的中共陽新縣游擊隊筠山分隊,任副分隊長(分隊長柯清白)。
當時,筠山西麓的長樂園有個大劣紳叫吳作造,平素橫行鄉里,無惡不作,且反革命氣焰十分囂張,組織“保衛團”,對抗革命,群眾對他深惡痛絕。同年6月,夏沛亨根據縣委指示,帶領游擊隊突襲長樂園,活捉了吳作造,當眾鎮壓。此舉使廣大民眾大為振奮,要求加入農委會、抗委會者與日俱增。長樂園和筠山一帶的“四抗”(抗租、抗債、抗捐、抗稅)斗爭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
1929年8月,夏沛亨由柯清白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夏沛亨被縣委選派到大冶中心縣委開辦的紅軍軍官訓練班學習。10月,赤衛隊福豐區縱隊成立,夏沛亨任赤衛隊支隊長。11月,他帶領赤衛隊配合李燦、何長工率領的紅五軍第五縱隊,一舉攻克陽新縣城,俘敵百余人,繳槍百余支,并抓獲逃往縣城的土豪劣紳50余名。
1930年8月,由于陽新縣警衛連已編入紅三師第五團,中共陽新縣委遂調集各區赤衛隊中的優秀分子,組建陽新縣警衛營。夏沛亨調任縣警衛營營長。
同年12月,國民黨武漢行營對以陽新為中心的鄂東南蘇區發動第一次“圍剿”。夏沛亨奉命率縣警衛營開赴長江南岸之黃顙口,配合紅七團作戰。12月9日,敵軍兩個團從黃顙口登陸。夏沛亨率部埋伏在蘆葦叢中,趁敵立足未穩,發起攻擊,打得敵人措手不及,大潰而逃。紅軍乘勝追擊,斃敵百余名。
1931年1月下旬,正當敵軍大舉進攻陽新西南部重鎮龍港之時,劉振山(紅七團團長)和夏沛亨分別率紅七團、陽新縣警衛營于1月30日夜悄悄從龍港撤出,急行軍百余里,直奔敵軍后方沿埠頭。1月31日凌晨,紅軍將沿埠頭團團包圍后,發起進攻。守敵從夢中驚醒,倉促應戰,潰不成軍。紅軍攻進沿埠頭,全殲守敵1個團和1個旅部以及1個民團,當場擊斃敵團長,擊傷敵旅長,生俘敵官兵290余名,繳獲步槍400余支、重機槍2挺、迫擊炮1門、子彈數千排。沿埠頭大捷,使入侵蘇區之敵驚惶失措,慌忙撤出蘇區。敵人的第一次“圍剿”宣告徹底失敗。
同年2月,中共鄂東特委調集陽新、大冶兩縣警衛營,在陽新龍港組建紅三師第九團,夏沛亨任紅九團團長。
7月上旬,敵人對鄂東南蘇區再次發動“圍剿”。紅軍采用“集中兵力,避實就虛,打敵弱點,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選擇木石港鎮為突破口。敵人在木石港駐有一個旅部和一個團,兵力雖然較弱,但工事堅固,且距陽新縣城不遠,援軍易到。紅軍若強攻,必難以取勝。因此,紅三師和紅十六軍第七師的指揮員決定,采用“圍點打援”,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具體部署是:紅三師九團埋伏在縣城通往木石港的要隘處——玉嶺山,打縣城前來增援之敵;紅十六軍第七師和紅三師八團圍攻木石港。戰斗打響后,駐縣城之敵急派一個營馳援木石港,行經玉嶺山,紅軍伏兵四起。夏沛亨、明安樓(紅九團政委)率紅九團,劉振山率紅七團,左右夾擊,將該營敵軍全部殲滅。隨后,揮師木石港,會同紅十六軍第七師和紅三師第八團,猛攻被圍之敵,將其全部殲滅。是役,共殲敵1000余人,俘敵300余人,繳獲800余支步槍、機槍20余挺、迫擊炮10門。敵人對鄂東南蘇區發動的第二次“圍剿”宣告徹底失敗。
1932年1月,根據湘鄂贛省委決定,紅三師編入紅十六軍。夏沛亨被留下來,負責鄂東南新兵訓練處的工作,為重建紅三師培養兵源。同年5月8日,紅三師在龍港重建,師長張燾(后叛變),政委葉金波,夏沛亨任副師長。
同年7月,蔣介石調集30個團的兵力對鄂東南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其策略是:集團進攻,步步為營,逐漸推進。紅十六軍和紅三師在郭子明、葉金波、夏沛亨等領導下,采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跳出敵軍包圍圈,轉為外線作戰,頻頻打擊敵人。7月10日,紅軍發起通山戰役,斃敵700余人,俘敵官兵900余人,繳獲步槍1000余支。7月16日,紅軍乘勝進攻官埠橋、馬橋,全殲敵軍1個團另兩個營,繳獲步槍600余支、機槍15挺、子彈2萬余發,俘敵營長以下官兵300余名。7月29日,紅軍攻打武寧橫路,擊潰敵軍1個團,俘敵百余人。隨后,又連續取得了燕廈的森家鋪、瑞昌的洪下源和柯東園、陽新的太子廟等數次戰斗的勝利,從而徹底粉碎了敵人的第四次“圍剿”。
在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紅三師與河北師、贛北師于1934年1月6日共同發起木石港戰役,三戰三捷,全殲敵軍1個旅部、1個整團和3個營,俘敵800余人,繳獲長短槍1000余支,摧毀敵碉堡13座,恢復木石港周圍縱橫幾十里蘇區。
木石港大捷使紅三師主要領導人產生了輕敵情緒,未按中共鄂東南道委指示及時轉移,而在木石港休整了7天。在這幾天內,敵第三縱隊調集1個師和3個旅的兵力,布下埋伏。紅軍北渡富河向黃沙鎮轉移,行至王文驛時,遭敵重兵伏擊,損失慘重。在突圍中,夏沛亨從犧牲了的戰友手中拿過機槍,指揮部隊邊打邊撤。在翻越紫荊山時,夏沛亨不幸身中數彈,腸子流了出來。他將腸子塞進腹部,繼續指揮戰斗,直至流盡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