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爱-第1页,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精品欧美一区免费观看α√,孩交精品乱子片免费

楊保身

來源:中華英烈網 責任編輯:高千一 2018-02-06 11:15

楊保身,1911年生于河北省南宮縣楊井村。由于家庭貧困,直到十幾歲才開始讀書。入巨鹿縣第三高小后,在校長張光弟(共產黨員)的影響下,開始受到共產主義思想的啟蒙教育,為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礎。

1931年暑假,楊保身高小畢業后,考入南宮鄉村師范學校(簡稱鄉師)。他勤奮好學,忠誠正直,待人熱情。當時,鄉師的黨組織已經建立,他經常與一些黨員和進步學生在一起閱讀進步書籍,談論國家大事,探討改造社會的真理。由于他思想進步,并在學生中有一定的威望,被選為學生自治會干部。從此,他便經常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黨領導的南宮學生救亡聯合會的活動,帶領學生上街游行,散發傳單,張貼標語,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積極投入到抗日討蔣的救亡運動之中。

通過實際斗爭的鍛煉和黨組織的啟發教育,楊保身逐步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勞苦大眾的黨,是救國救民的黨。參加黨的組織,已成為他最大的心愿。1932年春,經學生黨員曹連群介紹,楊保身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以心許黨,忠貞不渝。他將入黨時的神圣誓言記在心底,時刻激勵著自己努力工作,頑強戰斗。

1932年9月,在九一八事變一周年時,南宮鄉師、中學、女高的愛國學生發起成立了仇貨檢查團,并推舉楊保身為檢查團團長。他帶領數百名愛國學生,分別到城內各大商號、洋行、布莊進行檢查,一經發現日貨,便立即打印封存,不準出售,違者罰款或沒收。他還和馮化宣、邱春林等黨員學生在城內北街戲院通過自編自演的《臥薪嘗膽》等愛國劇目進行抗日宣傳,大大激發了廣大群眾的愛國熱情。

1933年春,在縣委領導下,楊保身與張霖之等9人籌建了南宮縣小學教員聯合會,發展會員240多人。接著,又和馮化宣、馬國瑞等人一起領導了鄉師的抗日反蔣罷課斗爭,在學生中成立了反帝同盟,組織學生寫傳單貼標語,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學生的抗日愛國行動使國民黨縣黨部非常恐慌,他們一面對學生進行威脅和誘騙,一面派出特務進行監視,禁止學生出校門。為保證罷課斗爭的順利進行,盡快與縣委取得聯系,楊保身巧妙化裝,機智地躲過密探的嚴密盤查,走出校門,及時取得了縣委的領導與支持,使這次斗爭終于獲得勝利。

楊保身還利用鄉師春節放假的機會,回到本村倡辦平民學校。他在課堂上不但向貧苦群眾傳授文化知識,而且經常講解國內外形勢,向農民宣傳黨的革命主張。這一辦學活動受到了全村群眾的熱烈歡迎,聽他講課的人越來越多,就連鄰村的不少貧苦百姓也紛紛慕名而來。他在家鄉的土地上注入了知識的力量,播撒了革命的火種。

這年年底,楊保身于鄉師畢業后,到南杜村任小學教員。他經常向學生灌輸進步思想,講解共產黨的政治主張,還利用周末和假期,在南宮、巨鹿一帶的中小學教員中進行黨的秘密活動,親自發展20多名黨團員,并先后建立了楊井村等農村黨支部。

1934年秋,中共河北省委根據冀南連年災荒,地主高利盤剝,國民黨苛捐雜稅繁多,日貨大量傾銷,10萬鹽民不斷反抗斗爭的形勢,指示直南特委要適時組織和發動農民進行武裝暴動。1935年初,楊保身任中共南宮中心縣委書記,在直南特委書記李菁玉直接領導下,滿腔熱情地東奔西走,把貧苦農民組織起來,對反動鹽巡和地主豪紳進行堅決斗爭,積極投入農民武裝暴動的準備和組織工作之中。

三四月間,直南特委改組后,分別在南宮、任縣召開會議,研究落實省委的指示精神,決定5月舉行暴動。暴動以“抗日討蔣”為旗幟,以“分糧吃大戶”為內容,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不久,聲勢浩大的農民武裝暴動在冀南大地相繼展開。根據特委要求,楊保身深入群眾,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發動工作,組織起無數“布袋隊”,迅速展開分糧吃大戶的武裝斗爭。在他的親自領導和指揮下,通過向富戶收槍、征收抗日救國捐買槍,以及砸敵人警察局繳槍等途徑,發展和壯大了全縣革命武裝力量。

1935年秋,直南特委決定南宮中心縣委改為中共巨(鹿)南(宮)中心縣委,領導巨鹿、南宮、清河、寧晉、冀縣、棗強等縣黨的組織,楊保身任書記。他遵照特委的統一部署,指揮并參加了砸國民黨警察局的戰斗。一天傍晚,他帶領游擊隊員,頭蒙白毛巾,一身短打扮,來到王道寨東南門的一個旅店里。經過簡短的戰斗動員,隊員們很快摸到警察局門前,沒等守門警察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將其捆綁起來鎖在門房里。楊保身手持撅把子槍,帶頭沖進院內,時間不長便結束了戰斗,12個警察全部被俘,繳獲了12支長槍和子彈。他們隨后撤離,消失在夜幕中。接著,曹家莊等警察局也先后被砸。戰斗的勝利,不僅擴大了黨的影響,而且由于省委派王光華主抓游擊隊的組建工作,先后在滏東地區組建了冀南紅軍第四、第五和第十二游擊支隊。

到這年冬,冀南暴動已經以任縣、巨鹿、南宮、廣宗為中心,波及周圍20多個縣。為了加強游擊隊的統一指揮,迎接中央紅軍東征,根據省委指示,1936年1月28日,直南特委將整個暴動建立起來的游擊隊合并組建為華北人民抗日討蔣救國軍第一軍第一師。

楊保身在每次斗爭中,都是身先士卒,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讓給同志。一次,游擊隊夜間行軍時與敵人相遇,他命令大家火速撤離,而他自己留在最后掩護。他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他舅父是個地主,家中有一條大槍。為了黨的利益,他不顧親人的反對和壞人的挑撥,毅然動員舅父把槍獻給了游擊隊,還交了300元現大洋的抗日救國捐。

冀南農民武裝暴動,引起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驚慌和恐懼。1935年冬,國民黨冀察政務委員會主席宋哲元委任南宮行政督察專員兼縣長劉必達為“剿共聯防司令”,對冀南人民展開了殘酷的反革命“圍剿”。時任巨(鹿)南(宮)中心縣委書記的楊保身,成了敵人的重點搜捕對象,他家里先后被抄過三次。1936年春節期間,劉必達的“剿共”專業隊闖進村里搜查,楊保身因事先有準備,才沒被敵人抓到。他的父親和哥哥被作為人質押走,家產亦被搶劫一空,逼得他家財盡人散,最后只剩下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妹妹相依度日。

面對敵人的瘋狂圍捕,楊保身依然不肯離開自己的崗位,在腥風血雨的殘酷環境里繼續堅持戰斗。舅父拿來錢,苦口婆心地勸他去外地做生意,暫時躲避一下,他說:“遇到困難哪能開小差?組織上會對我負責的。”國民黨縣黨部的一個頭目托人對他說,只要洗手不干,不但既往不咎,而且還保證給個官做。他冷笑著回答說:“官還是留著他們自己做吧!總有一天我們會抓住他,殺他的頭。”白天他潛伏在沙河的樹林里和荒野的墳地里,晚上繼續從事革命活動。惡劣的環境,敵人的屠刀,并不能使他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了他戰斗到底的決心。

1936年春,形勢一天天惡化,臨時北方局指示直南特委,在敵人大規模鎮壓,處于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退卻,以保存力量,等待時機”。根據這一指示,直南特委決定,暫時“插槍”,疏散隱蔽,遂決定讓楊保身轉到省委(在天津)工作。在他奉調天津過程中,因壞人告密,敵人也跟蹤到了天津。兩個月后,楊保身在一家旅館突遭國民黨偵緝隊逮捕,羈押于拘留所。敵人軟硬兼施,用盡了圈套,妄圖讓他供出有關黨的活動情況。但他寧死不屈,始終守口如瓶,嚴守黨的機密。在法庭、在牢房,處處都變成了他同敵人面對面進行斗爭的戰場。由于敵人毒刑的折磨,他身體日漸衰弱,終至重病不起,病逝于天津監獄,年僅25歲。楊保身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實踐了入黨時的誓言。

歷時年余的冀南農民暴動(或稱直南農民游擊戰爭)使直南黨的組織得到了迅速發展,經過暴動培養和鍛煉了一批后來投身抗日的干部和群眾;有力地牽制了國民黨的軍隊,配合了紅軍的北上和東征;打擊了直南的封建勢力,震撼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地方政權。暴動雖然暫時失敗了,無數前輩為此犧牲了,但暴動的歷史經驗、前輩的功績,將永遠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

全國解放以后,黨和人民政府將楊保身烈士的遺骨安葬于冀南烈士陵園。烈士的名字和革命業績,將永遠銘刻在人民心里。

(張冷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