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爱-第1页,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精品欧美一区免费观看α√,孩交精品乱子片免费

曾德恒

來源:中華英烈網 責任編輯:高千一 2018-01-22 11:00

曾德恒,1905年生于江西省寧都縣東韶永樂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童年時代過著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的苦難生活。當時,他家僅有祖父遺留下來的幾間冬不遮風、夏不擋雨的土房和幾件簡單的農具,沒有半寸土地,全家主要靠租種幾畝地主的耕地糊口,生活十分凄苦。遇上旱澇災年,只得靠借高利貸度日。他7歲開始放牛、砍柴,10歲便被迫給地主打短工補貼家用。12歲那年,父親為使家中將來有個能支撐門面的文化人,借債供他去讀“夜學”。一年多后,父親大病一場,無錢醫治而溘然長逝。曾德恒失去了繼續求學的條件,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負。從此,他與年長自己3歲的哥哥曾以恒一道,苦心耕作租來的土地。農閑時,兄弟倆還外出捕魚打獵。苦難煉就了曾德恒剛強的性格、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漸漸成長為永樂村有名的硬漢子。

1927年初,中共寧都小組領導和掀起了工農運動。在革命運動影響下,曾德恒思想覺悟提高很快。大革命失敗后,共產黨員賴金聲、彭澎等相繼來到東韶地區,秘密開展革命活動,給一向沉寂的東韶山村帶來新的希望。在他們的啟發和幫助下,曾德恒很快地接受了革命道理,開始投身到革命行列。1928年6月1日,他積極參加了賴金聲、賴汝林等共產黨員領導的永村、橫江農民武裝暴動。這次暴動攻占了國民黨清秦鄉政府和東韶糧食辦事處,焚燒了國民黨鄉政府的公文,沒收了糧食辦事處的糧食,并當即分給貧苦百姓,還扣押了國民黨寧都縣政府派出的催糧員楊云泉。暴動有力地打擊了當地封建反動勢力,鼓舞了群眾的革命熱情。

從這次成功的暴動中,曾德恒看到了共產黨人的力量和勞苦群眾發動起來后的威力,革命信心更加堅定。同年冬,經賴金聲介紹,曾德恒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9年春,毛澤東、朱德等率領紅四軍轉戰贛南、閩西,兩次途經寧都,攻克寧都縣城。在紅四軍的指導和幫助下,4月底5月初,中共寧都臨時縣委、寧都縣工農兵革命委員會、寧都縣赤衛大隊相繼成立和組建起來,有力地推動了寧都土地革命斗爭的進程。5月16日,毛澤東、朱德等率紅四軍離開寧都前往瑞金后,國民黨軍隊進占寧都縣城,寧都黨、政、武裝組織轉入東韶地區。

永樂是一個遠離城鎮、落后閉塞的小山村,封建意識相當濃厚,要發動農民起來參加革命自然會遇到種種阻力。曾德恒想方設法把自己掌握的革命道理與本村貧富懸殊、土地為少數地主所霸占等不公平現實結合起來,用淺顯的語言告訴鄉鄰們。一兩個月后,永樂村40多位農民開始覺悟起來,組建了永樂農民協會,曾德恒任農協主席。接著,他積極率領農協會員開展打土豪、分浮財的斗爭。當時,永樂村的大部分耕地和山林都被曾烈章、曾祖珍兩戶大地主霸占,他們仗勢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農民對他們恨之入骨。這年7月底,曾德恒率農民協會圍攻兩戶大地主,沒收了他們300多擔谷子分給百姓,收繳他們700多塊銀洋作農協活動費用。這一革命行動,沉重打擊了地主的反動氣勢,使當地百姓嘗到了革命的甜頭,革命熱情和積極性從此日益高漲。曾德恒本人也獲得了本村群眾的依賴和支持,鄉里人稱贊他是“永樂貧苦百姓的領路人”。

在充分發動農民的基礎上,曾德恒積極在進步群眾中發展黨員。他首先介紹了積極參加革命活動的哥哥曾以恒入黨,接著又相繼介紹了李德秀、曾谷同、曾定吉等農協骨干入黨。到10月,永樂村建立了黨小組,曾德恒任組長。從此,永樂村很快成為東韶地區革命活動最為活躍的山村。

1930年1月23日,紅四軍在東韶召開前敵委員會代表會議。會議決定紅四軍分兵發動群眾(史稱東韶分兵)。在寧都的紅四軍第四縱隊,經過20多天的緊張工作,幫助寧都建立、健全了各級黨、政、地方武裝和群眾組織。2月上旬,東韶建立了鄉蘇維埃政府,曾德恒被推選為鄉蘇維埃主席。他不負眾望,成功地組織東韶鄉革命群眾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分配土地運動。同時,用半年時間,將原來只有十幾個成員、5支槍的東韶鄉赤衛隊,發展成為一支100多人、30條槍的赤衛隊。

這年冬天,蔣介石發動了對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反革命“圍剿”。為粉碎敵人的“圍剿”,曾德恒率領赤衛隊深入群眾,開展戰前動員,幫助紅軍籌集物資,發動群眾組成擔架隊、運輸隊、向導隊、偵察隊、慰勞隊等各種組織。特別是在東韶戰斗中,曾德恒帶領革命群眾和赤衛隊,挖地窖埋藏糧食、衣物,實行“堅壁清野”,使進犯東韶的敵譚道源“圍剿”部隊陷入困境。此外,他還率領東韶赤衛隊襲擊進犯敵人。第一次反“圍剿”勝利結束后,1931年1月5日,曾德恒出席了在寧都小布舉行的祝捷大會。

1931年3月,根據蘇區中央局指示,中共贛西南特委和寧都縣委在東韶召開會議,提出向北發展開辟宜黃蘇區的計劃。4月,宜黃縣革命委員會在寧都吳村恢復成立。同時,從寧都北部各區鄉抽調了一批工作能力強的干部充實其領導力量。曾德恒這時被調任宜黃縣革命委員會軍事科科長。5月,宜黃獨立營組建,曾德恒兼任營長。他率領宜黃縣地方武裝深入宜黃南部山村,開展革命活動,為宜黃蘇區的開辟起了開路先鋒的作用。

在第二次反“圍剿”作戰期間,曾德恒率領宜黃縣獨立營和游擊隊圍攻、消滅宜黃地方反動武裝“守望隊”,配合紅軍主力攻打進占宜黃縣城的國民黨孫連仲部隊。隨后,在紅軍幫助下,他負責組建了有130多人、90多支槍的宜黃縣游擊大隊,并帶領這支部隊,積極支援和配合紅軍第三次反“圍剿”。

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后,宜黃縣南部蘇區得到鞏固和發展。1931年10月,中共宜黃縣委正式成立。11月,宜黃縣蘇維埃政府建立,曾德恒被推選為縣蘇軍事部部長。期間,他嚴于治軍,公正無私,贏得了宜黃蘇區廣大群眾稱贊和擁護。

這年冬天,曾德恒收到一封群眾來信,信中告發了他的哥哥、在獨立營任連長的曾以恒在塘仁打土豪時私自拿了一件羊裘。他當晚把哥哥找來,問明真相。曾以恒承認說,當時因無衣御寒,臨時拿來穿在身上,準備過幾天再交公,請曾德恒看在兄弟情份上,原諒他這一回。但曾德恒始終沒有答應。他知道哥哥的行為是違犯紀律的,將在群眾中產生不好的影響。盡管哥哥從小與自己相依為命,后來又與自己一道,沖破種種阻力毅然投身革命,不辭艱辛轉戰異地,為革命事業立下了不少的功勞。然而,自己是一名黨的干部,應帶頭維護黨的紀律。他說服哥哥,于第二天上午,召集了一次群眾大會,會上嚴厲批評了曾以恒所犯的錯誤,宣布收回那件羊裘,給予曾以恒撤銷連長職務的處分。

1932年2月,宜黃縣獨立營、游擊大隊合編成宜黃縣獨立團。按照上級指示,曾德恒又負責重新組建和擴大了宜黃縣獨立營、模范赤衛軍、游擊隊、保衛隊等地方武裝組織。他率領新組織的地方武裝,多次擊潰前來宜黃蘇區騷擾的寧都、南豐靖衛團,在戰斗中鍛煉了這支隊伍。

同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擴大紅軍的號召。曾德恒組織成立了擴紅宣傳隊,深入各區鄉進行鼓動宣傳。1932年下半年,宜黃蘇區有2600多名少先隊員和青壯年加入了紅軍,超額完成了上級分配的擴紅任務。其中,東陂區在擴紅中因超額完成任務而受到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的表彰。

宜黃縣是第四次反“圍剿”的主戰場。為做好反“圍剿”的戰前物資準備,解決主力紅軍戰時物資供應,曾德恒與宜黃縣黨政領導一道,開展了籌糧籌款、慰勞紅軍運動。1932年7月上旬,宜黃蘇區發行戰爭公債1.9萬元。是年冬,全縣籌集糧食2000多擔,并全部運送到指定地點。反“圍剿”期間,曾德恒還動員和組織群眾為紅軍送豬、送雞、送蛋、送油,發動婦女不分晝夜為紅軍趕織草鞋、麻鞋、布鞋。神崗鄉婦女一次編草鞋670雙,送給了前線紅軍。

為了幫助紅軍獲得國民黨軍事情報,曾德恒多次選派得力干部以小販、走親訪友的身份進入白區探聽敵情。同時,為嚴防敵人混入蘇區,加強蘇區赤色戒嚴,組織少先隊員在每鄉每村的路口設立步哨,盤查來往行人。對蘇區內的地主、反動嫌疑分子進行管制。紅軍總司令朱德曾贊揚:宜黃的“群眾站在我們這一方面,東陂、黃陂均為宜黃縣蘇維埃政府及獨立團所占領,封鎖住了消息,決戰區域內均無反動勢力為難紅軍”。

1932年10月,宜黃獨立團編入江西軍區獨立第四師。曾德恒迅速把犁溪、東陂、神崗、黃陂等區新成立的游擊隊組建成宜黃新獨立團,親任團長。他加緊新獨立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軍事訓練,使其很快成為一支具有相當戰斗力的武裝力量。第四次反“圍剿”戰爭打響后,曾德恒率領宜黃新獨立團與紅軍主力并肩作戰,共同殲敵。1933年2月,曾德恒率領新獨立團奉命牽制、引誘、麻痹國民黨軍隊第五十二、二十九師,為紅軍主力殲滅這兩師敵人創造了有利戰機。在3月的東陂戰役中,曾德恒率領新獨立團充分發揮其熟悉地形、人少輕便的優點,積極引誘和襲擊敵人,配合紅軍主力取得了東陂大捷。

1933年春末,曾德恒調任中共樂安中心縣委軍事部部長。他知道這是黨組織對他的信任和重用,他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比以前重大。他切實加強宜黃、樂安、崇仁3縣地方武裝的建設,日夜操勞,盡職盡力。

1934年春,曾德恒出任宜樂獨立團團長,指揮宜樂新獨立團轉戰于宜、樂、崇山區,與進犯之敵展開了持久的頑強拼搏,始終戰斗在最前線。

1934年9月,面對日益惡化的反“圍剿”形勢,留在家鄉東韶的母親和妻子,托人給曾德恒捎去一封信,要他一定抽空回家見一面。曾德恒離開母親和妻子已經兩年了,本應回去看看他們,然而前方離不開他,他拿起筆給母親回信:“我一顆心永遠不變,永遠跟共產黨干革命。我現在不能回來,因這里前線非常需要我。如果沒有革命的大家庭,也決不會有我們幸福的小家庭。”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實行戰略大轉移。同年11月,宜黃、樂安、崇仁3縣蘇區大部失陷。國民黨反動派實行“恩威并重,剿撫兼用”的反革命策略,對蘇區在政治上搞種種欺騙宣傳,瓦解紅軍和革命群眾,在軍事上大搞“圍剿”和屠殺。留在中央蘇區堅持游擊戰的曾德恒和紅軍游擊隊,幾乎喪失了一切正常的生活條件,處在十分艱難的環境之中。為了便于領導,江西軍區第二分區留下的部隊與3縣地方武裝在樂安金竹山進行混合整編,組成一個抗日先遣營。12月上旬,先遣營在樂安金竹山遭敵重重包圍,曾德恒與李福槐等人機智勇敢地指揮先遣營突圍,大部分部隊于次日集結于安珠,進行休整。

此時,抗日先遣營內的一些意志薄弱者開始動搖,認為紅軍主力遠去,游擊隊難以有發展前途,有的甚至主張解散先遣營。曾德恒與其他領導分頭深入部隊,開展耐心細致的教育說服工作。隨后,先遣營改編為獨立團,下設3個營,曾德恒擔任獨立團第二營營長。

1935年2月,曾德恒率領的第二營在樂安與新干交界的上大村遭到敵軍包圍。在掩護部隊突圍時,曾德恒左手腕和右大腿兩處中彈,被送回寧都東韶親戚家中養傷。由于叛徒告密,曾德恒不幸被寧都地方反動武裝逮捕,并送往寧都縣城國民黨看守所。在敵監獄中,曾德恒被釘上20多斤重的腳鐐手銬,連連受到審訊。

起初,敵人企圖以金錢、權勢為誘餌,勸曾德恒說出紅軍游擊隊的情況,但曾德恒決斷地回答:“我只做一朝人,不做二朝人,別幻想從我口中得到什么!”隨后,敵人不顧曾德恒傷勢嚴重,對他采用踩杠、毒打、灌辣椒水等毒刑,企圖逼迫曾德恒就范。然而,曾德恒依然毫不屈服。

4月10日,國民黨寧都駐軍按照上級密令,將曾德恒押到縣城西北的黃土崗上槍決。看到沿路敵軍戒備森嚴,曾德恒感覺到最后的時刻到了,他昂然走向刑場,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慷慨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