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徐利民同志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他是忠實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先進典型,是傾情文化傳承發展的先鋒模范,是扎根泥土、心系群眾的優秀基層干部。
徐利民,許多讀者曾通過《一位宣傳戰士的上山情懷》一文對他有了更多了解。他的事跡深入人心,令人動容與敬重。
在徐利民的故事里,一萬年的上山文化,是最澎湃的音符;落入人民中間生根開花的一粒種子,是最溫暖的比喻;戴一頂草帽,仍被曬得黝黑,是最真實的形象;為人民謀幸福,為發展鼓與呼,是最誠摯的初心。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今天,我們再憶徐利民,是為了進一步地了解他、認識他、緬懷他,更是為了以“時代楷模”為榜樣,從中汲取奮進的力量、走好前行的道路。
一、一萬年上山
《習近平在浙江》記載,2006年11月,浙江省文物局簡報《浙江文物要情》第七期發表了一篇信息:《浙江誕生新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上山文化》,講的是距今一萬至9000年的浦江縣上山遺址的考古新發現。習近平同志看了之后作出批示:“要加強對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傳。”
一萬年前,上山人走出洞穴,開啟村落定居生活。遠古的先人們也許沒有意識到,他們一鋤下去,種出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在泥土里掩埋萬年,2000年秋冬之際,這個“偉大的時代”終于破土而出。上山文化從亮相的第一天起,就不斷給世界帶來驚喜。
這是世界稻作農業的重要起源地,是世界彩陶早期的重要發現地,是世界農業文化的重要發生地,也是中國農耕村落文化的重要源頭,還是中國“萬年文化”的代表。
“上山”的不凡,意味著任務的艱巨。此后,上山文化雖在保護研究方面積累了不少成果,但影響力的擴大卻是任重道遠。2019年,時任浦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的徐利民接過了研究、宣傳上山文化的“接力棒”。
是平平淡淡地按部就班,還是轟轟烈烈地大干一場?徐利民做出了抉擇。他坦言,研究和宣傳上山文化對于他而言有一種使命感和神圣感。他始終認為,上山文化應該走向世界。當時,他在日記里留下這樣一句話:前方路漫漫,關鍵要啟航。
這一啟航,就是雷厲風行、腳不沾地。他想方設法解決了編制、經費等現實問題。2020年,他更是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聯合上山文化遺址聯盟的4市11縣共同申遺。為此,他繪制了一張跨越15年的“申遺與建設路線圖”,力爭到2035年申遺成功……
憑借一股執著和真誠,徐利民還請到袁隆平、嚴文明這樣的泰斗級人物為上山文化宣傳助力;數次進京對接,推動舉辦“稻·源·啟明”國博展,上山文化也由此引起央媒、外媒的關注報道,逐漸成為備受矚目的一個考古文化IP……
徐利民就如上山文化的一名使者,奔走呼吁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期望更多人能讀懂上山“稻·源·啟明”的啟示。一粒米、一片彩陶、一碗曲酒、一座村莊,我們沿著上山人的足跡,可以溯源水稻十萬年的演化史,也可以聽到中華文明的遠古初鳴。
二、一粒好種子
如今,一粒一萬年前的炭化稻米,正靜靜躺在上山遺址博物館的展廳內。
這一粒米,引出了水稻從野生到馴化的10萬年連續演化史,猶如氣象萬千的書卷在上山遺址徐徐展開。
如果說,這粒米,作為上山遺址的獨特印記,將上山文化的影響力擴展至世界,并被學術界賦予了“世界上第一粒米”的深遠意義,那么,徐利民——這位一生致力于讓更多人認識到這粒稻米價值的人,又何嘗不是一粒蘊藏著巨大能量的種子?
袁隆平曾說:“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何謂“好種子”?鍥而不舍直至破土而出,向上生長不忘向下扎根。“泥土干部”徐利民將袁隆平的這句話記在心里,終其一生都在努力做一粒好種子,把自己“種”在了家鄉浦江。
不論是推動上山文化進入公眾視野、走向世界舞臺,還是俯下身子、用心用情為老百姓解決難題,徐利民心中一直深藏對家鄉和百姓的熱愛。他走遍了浦江的山山水水,蹬著自行車走村串戶下鄉采訪,走進直播間幫村民吆喝滯銷農貨,帶領大伙兒克服萬難拓荒山修水庫……他從一粒種子,逐漸成長,破土而生,將最深的眷戀撒向這片土地。
“好種子”徐利民走了,但是穩步推進的上山申遺事業,以及為民盡責、公而忘私的精神,又何嘗不是徐利民播在人民心中的兩粒“好種子”?這些種子將繼續生根發芽,激勵人們不斷前行,繼續做好這名基層干部未竟的事業。
一名好干部就是一顆好種子。像種子一樣扎根大地無私奉獻,是所有黨員干部應該有的情懷和追求。毛主席說:“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中國共產黨志在千秋偉業,要始終不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三、一個實在人
徐利民是一個怎樣的人?徐利民的女兒從小在外讀書,她也充滿著疑惑,父親走后這幾年,為什么有那么多人送別他、緬懷他?
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一句句他人的話語中。
“這哪是干部,分明就是農民”。徐利民的生活一直很節儉,買了新西裝也不舍得穿,平時穿的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便服,腳上不是旅游鞋就是布鞋,鞋子總是沾滿了泥土。無論是下基層,還是為訪客介紹上山文化,夏天,他總是戴著一頂草帽,卻仍被曬得黝黑。在老百姓眼中,這活脫脫就是最樸素的農民形象。
“徐書記就像自家人,說得上話”。在浦江當地,徐利民“泥土干部”的名聲是出了名的。前明村的邱源樞前些年家里并不富裕,卸任村黨支部書記后,靠做點小工貼補家用。徐利民把老邱的事記在心中,常去他家了解困難,坐在門口的破凳子上聊天,像極了老友串門。有一次串門,徐利民還留下了1000元現金。而在更早些時候,徐利民還在浦江縣虞宅鄉任職時,他也常常邀請來縣城趕集的村民到自己家里吃飯,一坐就是兩三桌,很是熱鬧。
“我們沒人敢找他‘開后門’”。只要對老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有再大困難,徐利民都要去做。他常說:“認真可以把事情做對,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但是對家里人,徐利民卻十分“狠心”。他曾對母親說:“不能以為你兒子當了官,就可以怎么樣。”幾年前,有親戚因為違法建筑找他通融,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有人說,你要做一個怎樣的人,需要用一生去探索。徐利民用有限的時間為他的生命做了最好的注腳: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平凡人,他用自己的熱心溫暖著每一個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他的名字——“利民”。
2022年9月20日,52歲的徐利民倒在“上山”路上,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一個心懷群眾、滿懷熱愛、樸實無華的平凡人。這是徐利民的求索,相信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一定也能從中感悟一二。
四、一顆利民心
扎根基層33年,徐利民總是充滿了干勁。他是一個閑不住的人,病重住院,只要身體稍有好轉,就找來被家人收起來的手機布置工作。在手術前夕,他還囑托申遺專家來浦江指導。
他常說這么一句話——人總是要為什么而燃燒的。在徐利民看來,這種燃燒,源于對事業的熱愛,對使命擔當的不放棄。
徐利民的事業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功成名就的傳奇。他用最樸實的拼搏向人們展示了,共產黨員那顆一切為了人民的初心,迸發出的能量有多大。
袁隆平去世后,徐利民在日記里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最好的緬懷是奮斗。徐利民是這樣踐行的,而在他之后,接棒的人也是這樣踐行的。
如今,研究和宣傳上山文化已是同舟者眾。截至今年3月,已探明的浙江省上山文化遺址達24處。今年5月24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機構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發布了上山文化重要研究成果,中國作為“世界稻源”獲國際權威認證。
利民為民,人如其名。徐利民的事跡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座可以仰望的豐碑,更有值得我們每個人踐行的道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盡可能地活得有意義。當我們迷茫時,不妨停下腳步,問問自己要為什么而燃燒,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為什么而活,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